重大泄密!有人背后向习桶刀子
1、重大泄密!有人背后向习桶刀子
11月26日,中共国务院系统突然发布一则人事公告——国家保密局局长李兆宗与副局长史英立同时被免职。没有原因,没有年龄到线,甚至连另有任用都没有。如此干脆利落的撤换方式,在中国政坛极为少见,更是在保密系统中闻所未闻。而就在前一天,六四“抗命将军”徐勤先长达6小时的审判录像首次在海外完整曝光。录像中,他拒绝执行“六四清场命令”的原声,再次回荡在舆论场。
两件事摆在一起,让外界不禁怀疑:“保密局高层双双被撤”,与这次史无前例的重大泄密,究竟是不是巧合?
一、国家保密局突然“掉两名大员”,为何如此震动?
国家保密局向来深居幕后,与“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由蔡奇直接管理。它的主要职能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党国所有最不能外泄的档案、影像、军机,都在它手里。
而李兆宗自2021年起任局长,是习近平亲自提拔的二十届中纪委委员,被视为政治可靠。史英立则来自中办人事系统,2023年升任副局长,同样属核心圈。
两人任期均未满,也不存在所谓年龄到线。这种一二把手同时被拉下马,在整个保密系统历史上几乎没有先例。除非出现了极其严重的政治安全事故。
二、徐勤先六四审判录像外泄:可能是引爆点
录像内容为何惊动高层?原因有三:
1. 这是军委层级的绝密档案,终身封存。
徐勤先的审判属于军法程序,按军委规定其录像为:
“绝密级档案,终身不得外流。”
不仅是高度机密,甚至连内部观看都需要最高级别批准。
这种级别的视频流出,不是一般的泄密,而是顶级失守。
2. 内容直击习近平最敏感的“军权神经”
录像中徐勤先陈述拒绝执行六四命令的理由:
“军队不能听从个人指令”
“这样的命令可能使人成为历史罪人”
“我无法执行,请另找别人”
然而,习近平上台后不断强调的,是:“主席负责制”、“军队绝对忠诚于核心”。徐勤先的话,与习近平的核心叙事直接对冲。在军队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清洗之际,这段录像爆出,无异于往火药桶里扔火星。
3. 流出时机极其微妙:军队一年内大地震
过去一年,火箭军、高层装备部、军委办公厅层层倒下;习近平在军中的信任度被严重侵蚀。就在此时,出现一个“拒绝个人命令”的军中典型人物:人民解放军历史上唯一一位因拒绝开枪而被审判的将军。让人不得不怀疑:有人在军队内部“放风向”,是在故意挑战习近平在军中的权威。
三、保密局两名高官被撤:是否因录像?三层可信度判断
第一层:80%可信度,确实出现重大泄密事故
双开式免职几乎可以确认:中央保密系统发生了政治级别的泄密。
这种级别的问责,通常只见于:最高领导人安全信息外泄、军委绝密档案流出、与党史重大敏感事件相关的泄密,徐勤先录像符合上述所有特征。
第二层:50–70%可信度,泄密与军队历史档案高度相关
徐勤先录像不仅是军方档案,更是“政治禁区中的禁区”。再加上释放者匿名、海外平台首发、时机卡在习军权不稳传言四起、舆论传播迅速被全面封禁,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军内敏感派系的动作”。
第三层:30–50%可信度,这次撤换就是因徐勤先录像
目前没有官方证据直接链结,但逻辑上完全对得上:泄密规模巨大、政治敏感度爆表、与习近平的权力脉络直接相关,舆论强烈关注,而保密局作为监管方必须“有人负责”在中共体制中,责任链条永远不会查到最终源头,但替罪羊一定会出现。而李兆宗与史英立,很可能就是这次的“牺牲品”。
四、更大的信号:习近平的统治神经已经高度紧绷
观察这一系列动向,会看到三个趋势:
趋势一:所有“刀把子”机构集体上前台
这意味着中共内部的政治焦虑正在飙升。
趋势二:对军队的不信任到达新高度
火箭军大洗牌后,仍有绝密档案流出?这说明:军队并不如表面上那样“绝对忠诚”。内部有人愿意冒巨大风险放出录像,这不是偶然,而是一种态度。
趋势三:习近平可能正处在“权力生涯最危险的阶段”
在中共政治中,当统治者开始把一切都视为威胁、当“安全”凌驾经济、外交、社会之上时,往往预示着一个阶段正在走向终点。
徐勤先录像的出现,像是一记响亮的警讯:体制内有人开始向习近平的权力结构发出挑战。当一个政权连自己的“核心机密”都无法控制时,它最害怕的不是泄密本身,而是泄密意味着系统出现了裂缝、
裂缝意味着忠诚不再稳固、忠诚不稳固,意味着权力开始走下坡路。
国家保密局这次的大地震,也许只是风暴的序章。
2、又一日本巨头宣布:关闭中国工厂
因市场环境恶化,日本知名光学仪器制造商“佳能”(Canon)宣布,设在广东中山市的工厂停止营运。11月26日多家媒体报道了佳能中山工厂停运的消息。
根据网上流传的佳能公告指出,近年因为市场环境急遽恶化,激光打印市场持续萎缩,中国BP品牌快速崛起等,公司经营困难,虽然多方努力调整,仍无法扭转局面,总部慎重考虑后做出艰难决定,于11月21日停止公司生产经营。佳能承诺妥善处理后续各项事宜,最大限度地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公告还称,11月24日至28日,公司临时放假。在此期间内,公司将与工会依法展开协商,公司将考虑员工的合理诉求与意见,经双方协商一致后,正式确定本次解除劳动关系的方案。佳能中山工厂成立于2001年,是日本Canon株式会社在广东中山投资设立的外商独资企业。
一位墙内博主表示,日本几家公司几乎垄断了全球90%以上的高端光刻胶市场,尤其是制造最先进芯片所需的EUV光刻胶,中国现在有1200多台EUV光刻机,有90%都需要依赖日本佳能、尼康的售后,中国业内测算,存量光刻机备件库存也只能维持3-6个月左右。有专家预测,如果中国缺少日本的光刻材料,在半导体产能方面很可能会倒退五到十年。
资深财经人士老蛮坦言,佳能的中山工厂彻底撤出中国,这也是中国加入世贸之后第一批在中国落地的工厂。它的离去具有标志性的意义。此前,北京在马来西来谈判中华丽的跪下,让全世界都看明白了,中国已经不行了,必须要尽快撤离、尽快切割,不要再有任何的留恋。于是11月份以来,又爆发了一波外资企业的撤离潮。
《日经亚洲》11月26日报道,日本帝国数据银行上周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拥有海外业务的日本企业中,仅有16.2%的企业将中国视为最重要市场,低于2019年的23.8%。同时,将中国视为最重要市场的企业比例也从25.9%下降至12.3%。该调查于10月20日至31日进行,涵盖了1,908家企业。这一转变与过去几年对华贸易额下降的趋势相符。
3、史无前例!北京突遭当头棒喝
在中、美、日领导人本周初连续两度通话后,台湾总统赖清德随即高调宣布,将投入400亿美元强化国防并采购美国军备,并首次明确指出“北京可能在2027年以武力统一台湾”。这是台湾当局首次公开提及中共可能采取武力行动的具体时间点。
多名专家分析,赖清德此举是在利用当前紧张的国际局势,争取台湾内部对于提升国防预算的支持,同时回应美国长期要求台湾增加军费的呼声。此举也被视为台、美、日未来两年可能展开更紧密安全合作的讯号。
赖清德于11月25日在《华盛顿邮报》发表投书,表达感谢川普,并宣布将提出规模高达400亿美元的国防特别预算,用于采购美国先进武器。同日,他召开国安高层会议后对外宣布,政府正制定“国安行动方案”,国防预算将逐年提高,明年将突破GDP的3%,并在2030年前提升至5%。赖清德强调,台湾是第一岛链关键环节,绝不能成为区域安全的破口。
台湾政治大学教授李世晖表示,赖清德此时强化军备,反映台湾在“台湾有事”论述上的态度转变。先前台湾在中日争端中刻意保持低调,强调“台日友好”;但随着中共将美国纳入冲突叙事,台湾采取更坚定立场已属可预期,也试图将两岸问题提升为区域安全课题,连结日本、澳洲、菲律宾等国家。
美国方面也迅速表达支持。美国在台协会处长谷立言当天在脸书发文表示,欢迎赖清德宣布特别预算,并强调支持台湾是美国跨党派的长期优先事务,期待台湾各政党在此议题上形成共识,与欧美及印太伙伴协力。美国近日也批准两项总额逾10亿美元的对台军售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