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BBC丑闻看英国民粹主义
就误导性剪辑美国总统川普国会山骚乱前后演讲丑闻,英国广播公司(BBC)主席沙(Samir Shah)11月10日正式道歉。被揭露知情却无作为的BBC总裁戴维(Tim Davie)和新闻部门首席执行官特尼斯(Deborah Turness)11月9日宣布辞职。BBC节目《全景》(Panorama)在纪录片《川普:第二次机会?》中,把川普讲话的两个片段拼接在一起,让他看似煽动支持者参与2021年1月6日的国会山骚乱。川普15日确认,会起诉BBC求偿10亿美元至50亿美元。
事件被形容为BBC成立103年以来最大丑闻之一,严重打击这家享誉国际媒体的公信力,同时凸显在民意两极化的时代下,大众媒体“左右为难”的严峻处境。舆观(YouGov)国际网络市场调查和数据分析公司11日公布的民调发现,50%英国人认为BBC新闻有政治偏见,其中31%认为BBC立场偏向极左,19%则认为BBC立场偏右,只有19%认为BBC的报道没有政治倾向性。
数据也反映出,英国民众对BBC的看法,与他们原持有的党派立场大体一致,即52%保守党支持者和73%改革党支持者认为,BBC偏袒左派观点。除了纪录片造假,BBC另两个被指报道具倾向性的指责,涉及新闻报道袒护恐怖组织哈马斯并敌视以色列,以及不报道不利于跨性别极左意识形态的新闻。
这个可怕后果可能已经出现。舆观10月28日的另一个民调发现,英国两党体制已然崩溃。若当下举行大选,民意四分五裂:改革党27%、保守党17%、工党17%、绿党16%、自由民主党15%,不但显示社会高度撕裂,更突出代表民粹主义的改革党一马当先,支持率明显超过了传统保守党和工党。保守党和工党至今轮流坐庄的政治格局可能将一去不复返,来势汹汹的改革党很可能如同政治素人川普,一举打破现有体制,颠覆英国民主政治。
成立于2018年的改革党,在5月2日的英国地方选举一鸣惊人,在1600个地方议会席次赢得677个,并且控制10个地方议会。工党籍英国首相斯塔默在选后承认,感受到民意的愤怒。改革党党魁法拉奇主张限制移民、削减中小企业税率、取消净零排放政策、禁止学校教导跨性别意识形态、取消BBC缴费等。法拉奇的政治主张,类似川普“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两人也是相互站台的政治伙伴。为遏制民粹主义势头,英国政府11月17日宣布重大移民政策改革,旨在降低英国对非法移民的吸引力,并让遣返非法移民变得更容易,以控制非法移民人数的涨势。
除了纪录片造假,BBC另两个被指报道具倾向性的指责,涉及新闻报道袒护恐怖组织哈马斯并敌视以色列,以及不报道不利于“跨性别”极左意识形态的新闻。 (路透社)
BBC丑闻无疑给英国民粹主义政治火上浇油,进一步削弱民众与精英的政治互信。同情BBC的一方指出,由于董事局对丑闻的判断莫衷一是,就到底是剪辑失误还是承认存在系统性政治偏见举棋不定,导致BBC在东窗事发一周后才表态。而且反应的迟缓加上欲语还休的公开道歉,加深体制在短时间内无法有效回应危机的负面印象。英国的民粹主义趋势因而不易改变,政治将持续动荡。英国经济停滞不前,已经被一些西方媒体形容为“欧洲病夫”。
作为备受尊重的国际媒体,BBC丑闻暴露英国政治文化的败坏。与美国一样,精英的意识形态偏离基层大多数民众,让民粹主义有机可乘。媒体公信力被意识形态挟持,具体暴露社会上下之间的价值鸿沟和政治分歧。在更深的层面,这种政治文化的败坏也腐蚀体制效能,导致政治撕裂和经济衰退,足以让他国引以为戒。它说明,越是在极化的国际环境下,精英与民众越须合力营造条件,让务实、理性、中道的理念能为社会稳健发展提供压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