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不均恶化酿成美国K型经济?真正原因是…
当前市场最盛行的论述,除了人工智能(AI)题材外,就属“K型经济”,即所谓所得分配不均恶化加剧,导致如今富裕家庭几乎包办美国所有的消费成长,劳工阶级消费支出则退潮。果真如此吗?
外媒分析指出,市场论述十分重要,不仅因为把各种不同事件串连起来,还放大趋势和型态让投资人不注意也难。例如,若是听信“去美元化”论述(其实是谬论),投资可能押错方向;“成长全靠AI数据中心驱动”(部分属实)的论述不仅推升AI超大规模巨头股,连形形色色跟AI产业只沾一点点边的股票,也水涨船高。
K型经济现象由来已久
当前美国经济确实见到所得水准不同的消费者,支出行为也迥异。可口可乐首席运营官布洛恩最近就指出,鉴于“中低收入消费者承受压力”,因此顺势推出“迷你罐”饮料。麦当劳首席执行官坎普斯基也观察到顾客基础“分叉”现象,低收入消费者第3季客流量降幅接近二位数,而较高收入消费者来店人流成长接近二位数。
美国经济呈K型分叉现象由来已久,最近更恶化了吗?其实,就财富或家庭净值而论,美国所得分配不均的不平等现象多年来一直如此。联准会(Fed)的数据显示,三组人(位于财富金字塔顶端1%者,位于90%~99%者,以及50%~90%者),分别持有全国约三分之一的财富,底层50%的人口分配到的资源则少得可怜。
换言之,财富中上的美国家庭,相对来说几乎拥有一切,而中下阶层则几乎一无所有。
财富与所得不均近年“变动”不大
但问题是,近几年来,美国财富不均程度虽居高不下,但那种程度的“变动”不大--过去几年并未增加。数据显示,底层50%美国家庭的财富占比和绝对财富,在2011年至2022年期间,反而随房价上涨而稳定攀升。但后来大致持稳。
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也指向类似趋势:2019年至2024年,位于财富底层一半的美国实质家庭所得大致走平,中上所得家庭也只稍微好一点。所以,不平等差距尽管过去几年扩大,其实恶化速度却比过去半世纪缓慢。衡量所得分配不均的标准指针“Gini系数”显示,2020年至2024年此系数变化不大,只在0.47%~0.49%区间狭幅升沉。(系数走高显示不平等加剧;0表示所得完全平等,1代表某人囊括全部所得)

由此可见,即使近几年财富或所得不均绝对程度变化并不显著,或许另有其他因素导致消费者行为分歧。原因可能出在平均薪资成长停滞,指相对于民生必需品价格涨幅而言。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前到现在,美国劳工整体所得(以平均时薪计算)成长极微,财富和所得分布位于底层那一半的家庭,却眼睁睁看着股价和房价大涨,若是既没持股也没房屋,觉得自己变得更穷,可以理解。
其实,疫后经济解封期间,所得最低的劳工薪资涨速最快;只是在过去一年左右这种情势已逆转,反映企业减少招聘,换工作者也不再享有薪资大幅提高的待遇。
K型消费与经济“展望”更有关联
综合研判,若真有“K型经济”,原因与其说是与财富缩水或失业人口增加有关,不如说与未来展望更悲观更有关联。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经济虽稳定,但希望不再。”
一部分原因是消费者债务展望更晦暗。姑且撇开复杂的学生贷款不谈,最近美国消费者债务违约出人意料的发展,是信用卡和汽车贷款违约案激增,在2024年中升到相当高的水准,之后已回稳。
这种景况与消费者信心调查结果相符。密歇根大学调查显示,2022年以降,较高收入者信心回升,低收入者信心依然低迷不振。这两组人今年第2季信心双双陡降,可能反映“解放日”关税效应。如今,收入较高者信心已从低点翻扬,低收入者信心持续下滑。
结论是:在美国经济概况(从财富和所得水准角度观之)大致持稳下,疫后这几年所得分配不均情形并未显著加剧,但未拥有不动产或金融资产的较低收入者,对未来收益(不论绝对值或相对值)的展望更悲观了。这种情景与低收入户家庭支出转趋谨慎的行为一致--即使失业率仍低,工资持续攀升,经济整体而言仍在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