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急赴海南 福建号入列现重大异常
1、习急赴海南 福建号入列现重大异常
中共政局风雨飘摇,军中震荡尤为引人关注。习近平从韩国出席APEC峰会返国后,立即南下海南三亚,为中共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主持入列授旗仪式。然而,值得玩味的是,这场发生在 11月5日 的仪式,直到 两天后的11月7日 才由官媒公开报道;主持仪式的并非资历最深的军委副主席张又侠,而是刚刚升任的张升民。张又侠的缺席,再度引发外界对中共军中高层人事变动的猜测。
一、 张又侠再度缺席 军中权力版图重绘
据新华社通稿,11月5日,习近平、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出席了福建舰入列授旗仪式。仪式由新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升民主持。
张升民在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上接替了落马的前军委副主席何卫东,成为军委第二号人物。然而,在张升民晋升时,他并未被递补进入政治局,这在中共体制内极为罕见。
过去一年,习近平多次出访或视察部队,张又侠频频缺席——无论是三月昆明接见驻军代表,八月西藏会见军官,或九月新疆慰问部队官兵,都未见其身影。那段时间,何卫东已“失踪”,这一系列反常迹象,被认为反映出军中权力格局的剧烈动荡。
二、 军中“塌方式整肃” 四中全会暴露军队震荡
近年来,中共军方高层接连“出事”,形成所谓“塌方式整肃”。不少曾被视为习近平亲信的将领相继落马。在刚过去的四中全会上,多达 27名军方中央委员缺席,创中共历史新高。如此密集的清洗,凸显出中共军队的内部斗争与高层权力博弈的残酷性。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习近平南下海南为“福建舰”授旗的新闻显得格外敏感。官方刻意延迟发布时间,或许并非单纯的安保考虑,更像是权力斗争下的谨慎操作。
三、 福建舰入列延迟发布 舆论猜测四起
11月7日,新华社报道“福建舰入列授旗仪式5日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举行”,但并未说明为何延后发布。此前一天,官媒报道习近平在三亚听取海南自贸港建设汇报,却未提及航母仪式。
港媒早在此前预告,习近平可能在三亚主持福建舰入列仪式,然后赴广州出席11月9日开幕的全国运动会。然而在官方公布前,中共国内自媒体已纷纷传播“福建舰入列”消息,真假难辨,官方既未辟谣,也未封禁相关言论,反常的“沉默”引发更多揣测。
回顾以往,2012年辽宁舰、2019年山东舰入列当天,官媒均同步报道,并发布习近平或胡锦涛登舰视察的画面。唯独此次福建舰入列,消息被延后公布,被港媒形容为“官方冷处理”。
有评论认为,这一做法可能出于安保考虑。有分析指出,习近平近年所有国内视察新闻几乎都延后一至两天发布,“他现在最怕的不是泄密,而是暗杀”。延迟曝光成为惯常的防范手段。
四、 福建舰的象征意义与战略意图
福建舰舷号18,被称为中共首艘 完全国产化的弹射型航母。过去一年多,它已进行多次海试,舰载机包括歼-15T、歼-35和空警-600等新型机型,均完成弹射与着舰训练。
学者分析,“福建舰”不仅在技术上是中共海军的象征,在政治上更具有特殊含义。命名为“福建”,一方面是因为福建是习近平的政治发迹地;另一方面,这一命名也带有对台“示威”的意味——福建舰未来可能被定位为主攻台海的航母编队,用以对抗美军在西太平洋的航母力量。
五、 军工系统腐败频发 航母命运蒙阴影
福建舰的建造方是中国船舶集团江南造船厂。该集团近年高层人事动荡频仍。与此同时,海军系统同样问题丛生。海军政委袁华智已落马,司令胡中明缺席四中全会,南部战区两任海军司令鞠新春、李鹏程以及参谋长李汉军等人均传被查。军工、军队两大系统的震荡,使外界普遍怀疑,福建舰的建造与装备体系也难以独善其身。
六、 航母隶属战区模糊 海军体制改革陷僵局
最引人注意的是,中共官方至今未明确福建舰隶属哪个战区。评论人士杜文指出,这是全球海军史上极为罕见的现象。
中共有东、西、南、北、中五大战区,其中北部、东部、南部三大战区各辖一支舰队——北海、东海、南海舰队。以往,辽宁舰隶属北海舰队,主要承担训练任务;山东舰则归南海舰队,但在多次跨区演训中,其归属也逐渐模糊。
过去两年,中共曾推动“兵种主建、战区主战”的改革,试图建立类似美军的联合作战体系。但习近平对军队的持续整肃,使得改革陷入停滞。航母战斗群需要庞大的附属编制与后勤体系,任何人事动荡都会导致战斗群指挥权与保障体系混乱。
有消息称,目前三大航母战斗群均已被“直属海军总部”,由中央军委统一指挥,不再固定隶属某战区舰队。换言之,中共传统的三大舰队体系正被弱化。但由于军中人事频繁调整、派系复杂,这一体制改革推进极其困难。
据部分军方内部消息,山东舰名义上隶属南海舰队,实际上已由中央军委直接管理;福建舰则暂编入东海舰队,其护卫舰群也主要来自东海系统。东海舰队的核心任务恰是“对台作战”,这进一步印证了福建舰的政治象征意义。
七、 结语:政治不安与海军焦虑
福建舰的正式入列,本应是中共展示“强军梦”的高光时刻,却因通稿延迟、战区不明、军头失踪而蒙上阴影。外界普遍认为,这艘航母不仅是军事工程,更是中共内部权力结构的缩影。
在习近平主导的“整肃军队”与“防政变”背景下,军方高层的频繁变动已成为政治安全的晴雨表。福建舰的未来航迹,也许不仅取决于它的动力系统和舰载机,更取决于中南海的权力博弈能否暂时止息。
2、北京放宽稀土出口限制 未达川普期望
最新消息,中共当局已开始设计新的稀土出口许可制度,该制度可能加快出口速度,但不太可能完全取消限制,这与华盛顿方面的期望不符。据悉,中共商务部已告知部分稀土出口商,未来它们将能够申请新的经过简化以改善效率的许可,并在行业简报中概述了所需文件。
出口限制已成为北京在与华盛顿贸易对抗中最有效的筹码。在美国总统川普与中共领导人习近平韩国达成协议后,北京上周表示将暂停10月份实施的限制措施一年。然而,对于4月份出台、曾引发全球供应链动荡的更广泛管控措施,中共商务部尚未公开表态。白宫此前宣布,北京已同意实施一般许可证制度,并称此类许可标志着中共稀土出口管制实质性终结。对此,中共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1月7日在记者会上称,“稀土等相关物项具有明显的军民两用属性,中方依法依规开展许可审查,对符合规定的申请予以许可。”。
据路透社披露,中共官员私下表示正在处理许可证事宜,但可能需要数月时间。不过,新许可证的发放并不意味着今年4月实施的全面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已被取消。消息人士称,新许可证有效期为一年,且可能允许更大的出口量。他们表示,企业正在准备相关文件,这将要求客户提供更多信息。预计年底前北京将有更明确的政策,但部分中国稀土企业表示尚未收到政策变更通知。同时,部分行业人士称,涉及国防或其他敏感领域的用户,可能更难获得一般许可证。中共当局今年4月出台并于10月份扩大的稀土出口管制规定要求出口商为每批货物申请许可证,自4月份以来,欧盟企业提交的2000份申请中,仅有略超过半数获得批准。
3、马斯克重大宣布
特斯拉执行长马斯克11月6日表示,随着该公司增加在人工智慧与机器人领域的投资,特斯拉很可能必须兴建一座能月产能高达100万片的“超大型晶圆厂”,以满足其日益成长的半导体需求。
特斯拉目前与台积电和三星合作,但马斯克不排除与英特尔联手的可能。他对在场的股东表示:也许我们会与英特尔展开合作。虽然尚未签署任何协议,但值得进行磋商。马斯克没有提供晶圆厂如何兴建的细节,但强调特斯拉自研芯片将具备低成本、高能效,以及为特斯拉软体深度优化的特性,预计功耗仅约辉达旗舰Blackwell芯片的三分之一,制造成本则仅其10%。
特斯拉正在设计第五代AI芯片以实现自动驾驶蓝图。马斯克表示,AI5芯片将于2026年将小量试产,2027年才有望大规模量产。他还透露,下一代AI6芯片将沿用相同制程,性能提升约两倍,预计2028年中开始量产。就在同一天,马斯克取得重大胜利,股东正式批准他未来十年总额达1万亿美元的薪酬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