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口公开抗命 习家军坍塌

萬維讀報 2025-10-29 13:34+-

1、宣传口公开抗命 习家军坍塌

我们首先来关注中南海内部的最新裂痕。不久前结束的四中全会,中共高层并未出现大幅度的人事变动,习近平仍然保留党政军三个职位,似乎印证了习的权威依然稳如泰山。但有观察家分析,习近平的人事主导权已遭到削弱,他追求连任呈现僵局,高层权力将再平衡。此外,铁板一块的宣传系统也已经出现“叛变”,习的权威严重出现裂痕。

习近平人事主导权被削弱也可以从近日突被撤职的国防大学政委钟绍军看出。钟绍军曾是习近平的贴身大秘。2024年,他从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的职位被调任国防大学政委。但是此消息不是由官媒率先发布,而是以“出口转内销”的形式发布,因为钟绍军落马,夏志和取代钟绍军的消息受到了由蔡奇控制的中共宣传系统所“压制”和遮蔽。

中共驻朝鲜大使馆官网发布消息,10月25日晚上,中共驻朝鲜使馆举办中共军队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招待会。正在朝鲜访问的由国防大学政委夏志和率领的中共军方代表团等140余人出席。最值得注意的是,钟绍军曾长期担任习近平的军委大管家,其仕途动向将是外界观察中共高层内斗态势及习实际权力,尤其军权地位的重要风向标之一。海外时评人士陈破空指出,习近平亲信落马的事,中共现在是尽量隐瞒不公布,因为顾及习的面子,之前有苗华和何卫东,现在是钟绍军。秦生祥、钟绍军和方永祥这习近平军中三任大秘都倒台,加上习提拔的大部份上将也倒台,所以习的军中势力已被瓦解,习家军也坍塌了。

中共驻朝鲜大使馆的官方网站发布的上述报道图文并茂和有声有色,不仅提了夏志和的名字,还提了他的官衔。报道里还大段引用了夏志和中将的讲话。这无疑是在向全世界宣告,习最信任的大秘书钟绍军的时代结束了。但是,此消息到了党媒《新华社》这里却被“阉割”了。《新华社》在第二天凌晨静悄悄地发布了一则“阉割版”的通稿。海外时评人士江峰分析指出,这说明了主管宣传的最高层,也就是分管中宣部的政治局常委蔡奇,依然在试图执行习近平的意志,他们的策略是弱化处理、信息遮蔽,想弱化和遮蔽钟绍军这位跟随多年的“军中大秘”、“监军”被拔掉的事实,因为这对习近平来说是奇耻大辱,是军权旁落的铁证。钟绍军被撤职一事,宣传口的紧急任务是“丧事喜办”,不提、不报、不渲染 ,假装一切正常,企图用沉默来掩盖这场政治地震,为全党全国定下统一口径。但是,从这一事件也可以观察到,中共铁板一块的党宣系统“叛乱”已经开始了,隶属于外交系统的驻朝鲜大使馆打响了对国内统一口径的公开抗命的第一枪。这一巴掌打在了中宣部的脸上,彻底暴露了高层内部的指令已经不再统一,这是更重要的观察点。也可以说,宣传系统的叛变,不仅是习近平权威出现严重裂痕的最真实、最牢固的证据,也成了中共体制分崩离析的重要迹象。

与此同时,习近平的党内人事主导权也遭到削弱。资深媒体人王剑分析,理论上习近平会阻止张升民升军委副主席,而且是全力以赴的阻止,结果没拦住。把张升民推到军委副主席位置上的力量比习近平还要大。从此事可以看到,习近平对人事的主导权被削弱了。而且这不是今天的事,从去年开始就明显可以看到。在军队系统和外交系统,习近平在军中的人马呈崩盘的局面,外交系统也差不多出现崩盘。首先是秦刚,另外一个是刘建超,当年习近平悉心栽培两人,但这两人,习都没保住。王剑进一步分析,从整个过程来看,中国政局现在呈现出“顶层是稳住的,内层是分裂的,系统是乱的,方向是不明确的”。习近平的政治地位仍然被制度化的加以维护,但与此同时,习实际控局的能力正在出现系统性的减弱。这种力量对比的变化使得现在的中共政局进入一个新的结构性的僵局。未来一段时间,整个政局会出现一个效率越来越低的局面。毫无疑问,习近平在追求连任,因为一旦下台,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党内现在的实际情况就是,习近平追求连任处于一个僵局的情况,权力有再平衡的现象。习和反习力量的对抗将会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它也会改变中国政治的基本面貌。

2、川普习近平韩国交易提前曝光

就在北京内部暗流涌动的同时,在朝鲜半岛南端,一场国际“巅峰会晤”也即将上演。川习会10月30日即将登场,北京率先宣布将在韩国釜山会面,但根据白宫最新发出的行程通知,川普将于30上午11点在庆州与习近平会晤。美国总统川普10月29日表示,他与习近平的会晤预计将持续三到四个小时。川普稍早时在乘坐“空军一号”前往韩国途中向记者表示,预计将降低美方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以换取北京承诺遏制芬太尼前体化学品的出口。川普当时说道,“我预计会降低这个数字,因为我认为中方将协助我们应对芬太尼问题”。川普表示,预计中共当局将采取行动,并与他直接合作,共同应对芬太尼制造过程中关键前体化学品的出口问题。不过,川普未就关税减免的具体幅度提供更多细节。

在川普上述表态前,华尔街日报提前披露,北京预计将承诺对用于制造芬太尼的前体化学品出口实施更严格的管制。作为回报,美方可能将其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20%芬太尼相关关税削减多达10个百分点。如果美国将对华商品征收的与芬太尼相关的关税降至10%,那么对大多数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的平均关税将从目前的约55%降至约45%。这将使中国商品的平均关税税率更接近于其他贸易伙伴的水平。此外,预计美中两国还将相互降低对方船只的港口费。对于外界关注的稀土问题,最终谈判结果还不得而知。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川习会前一刻,中国国企中粮集团购买了三船美国大豆,这是中方首次采购今年美国大豆。一位为中国压榨企业供货的国际贸易公司贸易商介绍称:中粮集团甚至在两国领导人达成贸易协议前就开始采购美国大豆了,但中粮集团预订的货量并不大,目前只有三船。贸易商称,北京仍可能在12月至明年5月期间,通过中粮集团等国有企业采购约800万吨美国大豆作为战略储备,这笔交易价值将会在约40亿美元。

对于这次川习直接谈判,华尔街日报的评论指出,关键在于,北京方面本周做出的让步是战术性的,并未触及根本。任何购买美国大豆的协议都只是回归现状,而非结构性调整。这些妥协反映了习近平为川普2.0设计的新策略:用精打细算的让步来安抚川普,同时在核心利益问题上保持坚定立场。这次休战并未解决川普第一个任期内引发对抗的核心问题,即中共的巨额国家补贴、知识产权窃取以及由国家主导的对技术主导地位的追求。对川普而言,他可以以此为契机,塑造擅长与主要对手打交道的交易大师形象,以此表明是他通过强硬的对华立场将北京拉回谈判桌的,而且完全是按照他自己的条件。对习近平而言,若能对华盛顿进行国事访问,则将大力提升他在世界舞台的形象。在国内经济持续不确定的时期,这样的排场将不啻为一份厚重的政治礼物,可以对内展示,中共已成功经受住美国的对抗风暴,并迫使华盛顿方面重返谈判桌。

3、比尔盖茨突然改口了

就在政治舞台上暗流涌动之际,资本世界也出现了一次出人意料的“立场逆转”。微软共同创办人比尔盖茨向来是减碳倡议领军人物,但他10月28日最新发表了一篇引人注目的长篇备忘录,主张气候变迁不会导致人类灭绝,全球应将资源从对抗气候变迁的战场转移,扩大对疾病防治与饥荒等其他领域的投资,成为对“世界末日派”气候行动人士的震撼性反击。

这份备忘录被外界视为盖茨立场的大转向,与他几年前专注于洁净能源企业与政策游说组织的论调,形成鲜明对比。盖茨表示,过去为达成“零碳排”所做的努力,已取得实质进展,此前投入气候变迁上的部分资金方向错误,太多宝贵资金被用于昂贵且成效可疑的计划。盖茨坦承,外界可能批评他伪善,但他否认立场转变意味著他放弃过去的气候主张。盖茨主张,川普政府删减预算,导致国际社会必须立即调整焦点,增加投资与资源来支援那些被迫中断的援助行动,气候变迁、疾病与贫穷都是重大问题,我们应该按照它们造成的痛苦程度,按比例加以处理。部分批评者认为,盖茨最新观点制造出一种错误的二分法,他强调要优先解决的许多苦难,其实直接或间接源自气候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