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驻华记者:谁将是习近平的接班人?
本周,大约370名中国共产党高级官员在北京开会,制定中国的下一个五年计划,预计将讨论家庭支出、老年护理和机器人等问题。我和我的同事、报道中国逾20年的资深记者储百亮(Chris Buckley)谈了谈,探讨一个虽未列入议程却牵动无数人心的问题:谁将是习近平主席的接班人?
毛泽东执政直至82岁逝世,当时他因病已无法胜任。其继任者邓小平推行了国家主席两届任期制。邓小平的继任者江泽民又增设了高层官员强制退休年龄——最初定为70岁,后降至68岁,但为自己破了例。
习近平将这两个规定都取消了。他今年72岁,比川普总统(79岁)和俄罗斯总统普京(73岁)都年轻。储百亮最近写了一篇文章,讨论这个他所称的“禁忌问题”。
我很相信会是他。
如果我们研究习近平的言论和政策,会发现其中展现出中国在2035年及更远未来的雄心与愿景。这释放出一个信号:只要身体状况允许,他希望继续留任。
他谈过接班计划吗?
没有。这是中国政治的禁忌之一。他不会谈论这件事。没有人真正谈论它。但人们会研究字里行间的意思。目前中央领导层中尚未出现可能接替习近平的人选。
让接班人到位需要数年的时间,这样他们才能获得正确的经验,承担正确的任务。鉴于我们没有看到较为年轻的人士担任这些关键职位,我们可以推断这个过程还没有开始。习近平甚至还没有开始在棋盘上布局。
你认为他为什么如此抗拒选择接班人?
其中一部分原因无非是政治上的盘算,跟其他地方并无不同。一旦指定继任者,人们的注意力甚至忠诚度就会开始转移。
有些人可能认为这完全是自私的考量,但习近平深信自己是注定的领袖,在机遇与危机并存的时代担当大任,肩负着确保中国与共产党存续发展的使命。理解这种历史使命感,方能真正理解习近平。
这与过去中国领导人的做法有何不同?
从某些方面看,习近平的做法打破了他的最近几位前任开始形成的模式。胡锦涛和江泽民都在执政约十年后卸任——江泽民的任期稍长。(习近平自2012年末执政至今。)
胡锦涛鼓励这样一种观点,即虽然中国没有民主化,但现代化进程也让中国变得更倾向集体领导,更受规则驱动,更加可预测。他极度注重实现干净利落的权力交接,而他的继任者恰好是习近平。
习近平上台后,其立场逐渐明朗:他认为集体领导制是错误的——这种模式助长了党内派系斗争、腐败现象、对中央领导人的不敬,最终损害了党的根本利益。因此习近平回归了毛泽东和邓小平时代不受约束的中央集权领导模式,形式有所不同。但这种模式使权力交接变得更为复杂。
你认为这对中国政治有什么影响?
目前习近平权力如此之大,似乎短期内没有卸任的迹象。
但假设五年或十年后,体制内人士可能会开始更多思考这种安排的长期稳定性,并质疑习近平推迟权力交接是否在埋下动荡的种子。终有一天,习近平的年龄将迫使官员们正视这个问题,即便他们无力改变现状。届时不同潜在接班人阵营之间可能出现权力角逐。
老年领导人拒绝让出权力曾是苏联政治的一个主题,对吗?这可能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习近平细致研究过苏联历史。他把苏联的垮台归罪于选错了领导人——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结果证明他是一个修正主义的改革者。
但是,虽然中国的领导层确实在变老,但它还远不是一个完全的老人统治。领导层正在培养和提拔出生于70年代的干部。有一些40多岁甚至30多岁的年轻官员身居省级和市级要职。
这表明高层意识到需要代际更替——当然,这不适用于习近平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