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国拒了 美贸易代表气炸 中美最坏情况是…
中国商务部无预警收紧稀土出口管制令美国震惊,总统川普扬言对中加征100%关税作为反制,美中贸易战战鼓再响。美国贸易代表葛里尔12日透露,他跟外界同时间收到消息后要求与中方通话碰了软钉子,愤而形容北京这是“夺权”。分析人士普遍不看好美中关系前景,最坏的情况是中国踩定强硬立场,隔岸观火看川普在年底感恩节与耶诞节前因155%对中关税拖垮美国经济。
“我们事前完全没有收到通知,从公开消息得知后,立刻联系中方要求通话,”葛里尔12日接受福斯新闻周日时事简报(Sunday Briefing)访问表示,“但他们推迟了”。他更形容,中方这次是“夺权作为”(power grab)。
葛里尔发表这番言论后,川普似为缓解外界疑虑,在社群发文表示“别担心中国,一切都会好起来!”川普还说:“备受敬重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生只是遇到坏时机,不想自己的国家陷入萧条,我也不想。”报导指出,川普并未说明所谓“坏时机”或“萧条”是什么,但言下之意似乎暗示任何摊牌最终将使北京受创更深。
分析人士则质疑川普是否又会上演TACO戏码,先叫阵后退缩。顾问公司Signum Global Advisors合伙人毕夏普(Andrew Bishop)表示,“川普很可能不会真的执行这些威胁,最大的风险在于他可能高估了自己的筹码”。
美中新一轮贸易战火也让10月底亚太经济合作(APEC)庆州峰会的川习会前景蒙上阴影。“目前尚不清楚双方是否愿意为挽救这场双边会晤而选择降温,”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副总裁、前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卡特勒(Wendy Cutler)指出,“北京的态度日益强硬,并认为自己在双边关系中占上风”,但“这场游戏,双方都会玩”。
卡特勒表示,除了提高非关税壁垒,川普还可能要求中国全面开放稀土出口、公开取消出口限制,并恢复大规模购买美国大豆,这些都是北京难轻易让步的筹码。
政策研究机构Pangaea Policy创办人海恩斯(Terry Haines)表示,“几乎可以肯定,美中不会达成任何重大,甚至次要的贸易协议”。
毕夏普针对美中僵局提出3种情境分析。
最坏情况是中国坚持强硬立场,隔岸观火看川普“在感恩节与耶诞节前因155%的关税拖垮美国经济”;除非川普自行撤回关税威胁,否则难以收场,不过这恐怕不容易。
较为乐观的情境是,中国以购买波音与大豆换取美方降关税与放宽科技软体出口限制。毕夏普认为,川普迫切要稳定农民选票以迎明年期中选举,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采“先升高冲突、再藉谈判降温”的策略,而这一招是行得通的。
介于两者之间的情境则是美中暂时冷静,重回先前日内瓦、伦敦会谈的稀土共识框架,以换取局势稳定。“直到下一次再破裂,”毕夏普补充说,他认为美中关系恶化的可能性仍高于任何短期改善。“正如我们长期所指出的,美中经贸关系前景并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