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是小镇做题家的尽头 LA就是华人跑路的尽头
今日感恩与复盘,LA 第五天,总结一下感受,
一
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因为每天都在这个大车棚里开来开去,每一个要去拜访的华人爸爸的距离都太远了。
但还是很爽,这里好看的各色人种好多,感觉每天走进这个比弗利山庄 Vibe 都好像在看奈飞。
身材是昂贵的,因为需要空闲 + 意志力,健身房是闲暇的爱马仕,而不是一种刚需。
看到他们这么好的身材反而不会身材焦虑,和看到小红书博主不一样,是一种对另外一种生活方式的赏心悦目,
我知道我根本做不到,所以再也不强迫自己做到什么体脂率、什么好身材,
我的身体是用来承受这么高强度的旅途、访谈、学习、思考、输出的,就应该胖一点,否则怎么搞。
二
在这短暂的几天,访谈了 20 个人,留下了 20 条短视频,高产如我,一路狂奔地把日程塞满,感觉特别爽,因为这样才不会在旅途中无所事事。
我发现旅行是一项高难度的项目,要么躺平无所事事,要么特种兵疯狂打卡,可是我都不想要,
我只是换一种环境来感受世界。
LA 是华人赚美元的另外一个天花板。今年过年在硅谷认识的 50 个社畜、创业者聊 AI、聊科技、聊股票、也聊房子,
他们来自同一种路径,好学校、好头脑、中国和美国科技浪潮下的最大受益者,
20 万刀一年真的是他们的贫下中农,是北美的另一种金手铐、另外一种老婆孩子热炕头,
湾区硅谷大厂打工人,甚至创业者,谈吐、语料都出奇一致地惊人,和他们交谈是一种和精英交谈的愉快,
感觉硅谷是中国大陆应试教育的延伸,他们走出中国,但他们仍然擅长考试,仍然很擅长高标准要求的华人,华人输出就是很猛烈,
斯坦福其实和这些特质无关,华人在硅谷就不是力工了吗,还不一样的是。
只不过没有那么多人,因为门槛在这里,但整个产业链的力工角色就是华人啊,华人就是擅长输出和运营不是吗?
三
LA 呈现的是另外一种 Vibe,加州第五国的魔幻现实,在这里真的不养闲人,
不论是玩儿横的、留在美国当月嫂的,还是在这里专门做贸易的保税仓大哥们,
还是意气风发来这里出海的 10 亿美金大佬们,还是来这里赏心悦目养胎的小三们,还是在这里非常艰难地养号转型的,
还有在这里做各行各业的,从贸易出发,有了 500 万华人的第一站,就有了 500 万华人这黄金一般的中产阶级飞地,
因为有了贸易,所以有了华人的聚居,有了房地产、有了月子中心、有了中餐馆、有了物流、有了针对华人这个种族的一切服务,
中国人更懂中国人,所以洛杉矶比硅谷更狂野、更跑路、更多元、更不标准化。
日落大道的比弗利不是华人眼中的洛杉矶,可能丁胖子广场才是华人第一站,
第一波是清朝来挖矿开铁路的,第二波是民国来逃难的,第三波是内战,第四波是风波时期,第五波是加入世贸留学浪潮,第六波就是本世纪前 20 年正在发生的,
在微观层次上,似乎中国人一直在不厌其烦地来到美国掘金,就一个点,美元是 1:7 的,
中国人和印度人,还有中东人,还有墨西哥人,还有各种第三世界的精英们,或者普通人们,因为各种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各种各样的渠道和原因,
来美国赚美元,然后就不回头地在洛杉矶落脚呆了下来。
四
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潮和中国大陆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国在大洋彼岸,几乎藏了另外一个水下的中国。
到了美国才知道,中国和美国的庞大。
美国的庞大在于是几个世纪延续没有打断的复利积累的发展,世界第一不是一天练成的,是几百年的建国历史一直积累起来的公司资产,
美国服务业、零售业、金融业,都是世界顶级的第一,通透、简单、粗暴、直给、不在乎任何人,
它就是一个工具,全世界有预算、有能量翻开这一页的人们,来这里嫖它,它也嫖精英的脑子、劳动人民的汗水,还有世界其他地方的所有能量,
无情无义的美国,吃掉一切。
但同样可以感受中国的伟大和磅礴,这样 14 个亿的中国人,居然可以造就这么多人,有能力去探寻更好、更大的世界,
我原以为我们是农耕文明,但为了更好的生活,高能量华人从来都是世界的游牧者,他们去国怀乡,畏首畏尾,但还是坚定地留下来,
中国的内循环不好,也会影响这边华人的大盘,全球华人都是联动的,经济联动、能量联动、感情联动。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地缘政治,种族的地位和影响在美国这个公司的华人的地位,种族决定阶层,
这个世界在宏观逻辑下还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三体,在微观层,人人都可以有爱和链接,跨越种族的陌生,
在美国,充满种族墙,但却又没有种族墙,真的对于我,是一种大观园。
啊,好爱这样的 LA,
在清晨的阳光下跑步机上的我,在想,我可能还是会在背靠中国大陆赚钱,经常来美国大陆采风,脚踩香港,面向世界,
看了美国后,世界更近了。
以上,下一篇记录我在洛杉矶的各路奇葩访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