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一句话点燃MAGA内战!反中鹰派忧川普转向

风传媒 2025-10-06 07:51+-

“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号角声还言犹在耳,但华府的反中抗中风向却正在悄然转变。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曾在上个任期颠覆数十年外交传统、全面改写美中态势,但这位发动贸易战的“屠龙派”掌门人,如今似乎已经改变心意。

彭博新闻6日指出,随著川普寻求与北京达成一项新的贸易协议,华府的对中鹰派正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寒意——他们担心自己正在被边缘化,而科技巨头的影响力也随著川普对“一笔大交易”(a big deal)的渴望与日俱增。

川普预计未来几周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的消息传出后,对中鹰派的担忧变得更加迫切。北京在此之前已经提出一系列可能颠覆美国数十年政策的“交换条件”,包括要求放松对中国投资的限制,换取更多资金流入美国市场,甚至影响美国对台湾的支持,要求川普明确表态“反对台湾独立”。对鹰派而言,接受这些条件无异于与虎谋皮,更让他们心惊的是,川普似乎已准备好再次无视他们的警告。

“北京正处于最佳甜蜜点”

许多当年“让子弹飞”的鹰派策士们,心中最大的惊叹与隐忧或许就是“川普变了”。从确保TikTok在美生存的交易,到允许AI芯片巨头辉达(Nvidia)继续经营中国市场,川普的一系列决策,都像是在鹰派的伤口上撒盐。不仅如此,川普大刀阔斧地“清洗”了国家安全委员会(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NSC)中许多主张对中强硬的顾问,并将国安会的角色与权力削弱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

安全与科技专家们忧心忡忡,如今川普政府的权力核心之中,似乎已无人能够或愿意挺身而出,对抗那些寻求与北京建立更紧密商业关系的“拥抱熊猫派”。曾在川普第一任期担任副国安顾问、主导国安会对中政策的博明(Matt Pottinger,中文名博明)对彭博(Bloomberg)语气沉重地表示:“北京现在正处于一个最佳的甜蜜点(sweet spot),白宫似乎没有意识到,它的TikTok政策和对芯片出口限制的放宽,是对中共巨大的让步。”

彭博指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川普的立场转变或许并不令人意外。毕竟,他一向以愿意与国际上被普遍排斥的对手——例如俄罗斯的普京(Vladimir Putin)和朝鲜的金正恩(Kim Jong-un)——达成交易而自豪。然而美中关系的赌注远非俄、朝可比,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的深度纠缠,以及中国在人工智慧(AI)、半导体和网络技术等领域挑战美国霸权的强大能力,使得任何一步棋都可能引发全球性的连锁反应。 

他的一句话点燃MAGA内战!反中鹰派忧川普转向

美国总统川普。(美联社)

川普第一任期曾以“国家安全”为名,对从铝、钢到厨柜等一系列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但与此同时,他也曾多次否决幕僚阻止对中销售的努力,甚至痛斥他们口中的“国家安全”是个“虚假的术语”(fake term of national security),使得美中贸易战依旧开了后门、谈了协议。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模式,如今似乎正以一种更令鹰派不安的方式重演。

“无耻徽章”vs.“中共代理人”:一场由芯片点燃的科技内战

这场对中路线之争近日再次被彻底点燃,引爆点是辉达执行长黄仁勋在一档Podcast的惊人言论。黄仁勋如今被视为川普在科技与中国政策上一位极具影响力的非正式顾问,他在节目中猛烈抨击华府的对中鹰派,甚至批评他们佩戴的是“无耻的徽章”(badge of shame),根本谈不上“爱国”。此言一出,犹如在鹰派的火药库投下一枚燃烧弹。

川普的前白宫战略长、极右翼鹰派代表人物巴农(Steve Bannon)立刻发动反击,怒斥黄仁勋是“中共代理人(an agent of influenc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并呼吁将其逮捕。支持川普的科技投资家乔・朗斯代尔(Joe Lonsdale)则在社交媒体上发文,骄傲地宣称自己就是一名“对中鹰派”,并直指“中共是一个邪恶、残暴的独裁政权”——这些反应赤裸裸地揭示了川普阵营内部的深刻分歧。

以黄仁勋与担任川普政府“AI与加密货币沙皇”的大卫・萨克斯(David Sacks)为代表的“商业派”认为,对中鹰派的策略完全错误。他们主张让北京“沉迷”(hooked)于美国的先进科技,才是符合美国利益的最佳路径。如此一来,可以防止中国企业在其他市场累积足够的实力与市占率,进而反噬美国公司。

“这种试图在政府内部将中国鹰派与商界人士对立起来的叙事,是基于一种错误的二分法。”萨克斯在一次访谈中辩解道,“我们都同意必须在AI竞赛中战胜中国。问题在于战术。我们相信,获胜的方式是通过支持美国的创新、基础设施、能源和出口。”

今年八月,川普政府推翻了先前对辉达和超微(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AMD)部分AI芯片的销售禁令,交换条件是政府将从中抽取15%的销售分成。尽管更高阶的AI芯片仍被禁止销往中国,但这一举动已被鹰派视为重大让步。随著华盛顿与北京谈判的继续,未来还有多少先进技术的出口限制会被放宽,没有人说得准。

究竟是“对中强硬”还是“生意至上”?

面对排山倒海的质疑,白宫方面坚称川普对中国的立场依然强硬,并以今年对中国商品征收的严厉关税为证。白宫发言人安娜・凯莉(Anna Kelly)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回应:“正如总统所言,他与习主席有著良好的关系,他依靠这种关系为美国人民争取更好的结果,例如在不损害我们国家安全的情况下,达成为数百万美国人民和企业挽救TikTok的协议。”白宫官员显然认为,川普完全有能力在商业利益和国家安全之间取得平衡。 

不过彭博也注意到,白宫今年9月在没有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撤回了对兰登・海德(Landon Heid)的提名。海德原本被提名为商务部负责出口管制的国际安全局(Bureau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助理部长。他曾是美国驻北京的外交官,直到今年二月,他还是众议院“美国与中共战略竞争特设委员会”的技术政策专家,该委员会以对中强硬立场著称。

在今年4月的提名听证会上,海德曾发出警告,称中国对新兴技术的追求“对美国的经济和国家安全构成了深远的威胁”。一位熟悉情况的人士透露,海德在白宫内部被视为“过于鹰派”,他的提名被撤回,象征著白宫与众议院中国问题委员会之间日益扩大的分歧。尽管白宫方面坚称撤回提名与其政策立场无关,但这一事件无疑加深了外界的疑虑。

与此同时,川普政府一些著名的对中怀疑论者,如国务卿鲁比欧(Marco Rubio)和副总统范斯(JD Vance),在中国政策议题上大多选择了沉默,似乎正将精力投入到其他战场。

华府的“既视感”:历史倒转回2015年?

对华府的资深中国观察家来说,当前的氛围让他们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既视感”(déjà vu),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川普第一任期之前、那个由商界利益主导对中政策的年代。彭博直言,川普当年正是凭借著打破华府亲商、绥靖的对中政策共识而崛起,进而成功塑造两党在“强力反制中国”议题上的华府新共识,如今这项共识却在他自己的手中一步一步被侵蚀。

保守派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自称“对中鹰派”的史剑道(Derek Scissors)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基本上就是2015年川普改变对中政策基调之前,主导中国政策的那群人”、“这其中存在的讽刺之处是,川普改变了关于中国问题的对话基调,而现在你却看到,这些人正在他担任总统期间,又把这个基调改回去。” 

尽管如此,仍有对中鹰派人士相信,他们最终能赢得这场斗争。保守派智库哈德逊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的中国问题专家迈克尔・索博利克(Michael Sobolik)表示,在华府内部,对北京以及那些为中国游说的商业利益集团,仍然存在著一种根深蒂固且强大的怀疑:“相信我们可以在不牺牲安全的情况下实现利润最大化,这种想法确实很有吸引力,但中共就是有办法曝露这种论调的的谬误。”

  • 最新评论
  • Sans2000

    五毛們就信瘋傳媒(大外宣),又淫了。

    屏蔽
  • 摩诃笨蛋

    川大嘴除了大嘴巴吹牛,做事根本沒有長期戰略,只有眼前利益。

    屏蔽
  • 维多利亚

    哈哈!只要中共给金毛狗的钱足够多,让他拿到手软,别说是让他转变态度,让丑陋国卖给中共都行!

    屏蔽
  • 川流忙着呢

    大傻的愚蠢让天天发帖写博意淫他脱钩断链抗中灭共的信徒们情何以堪

    屏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