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关系内里的乾坤
万维读者网(Creaders.net)林孟编译报道:美国《亚洲时报》网站发表《国防优先事项》亚洲事务总监戈德斯坦(Lyle Goldstein)的文章说,本月早些时候,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接待了俄罗斯总统普京,两位领导人在北京观看了中共国的阅兵式。看到这些,人们可能会认为,北京和莫斯科正在危险地接近,损害美国的利益,但这是情有可原的。
考虑到中共国在阅兵式上充分展示的军事力量,这一点更加令人担忧。虽然解放军确实不是纸老虎,但北京的奇观引发了一个明显的问题:如果中共国和俄罗斯真的步调一致,为什么目前乌克兰战场上没有使用这些可怕的中共国硬件?
华盛顿的专家们很少停下来思考,为什么俄罗斯军队没有得到中共国“志愿军”或军事装备和火力的支援。事实上,中共国对克里姆林宫侵乌战争的支持只是不温不火。虽然这让一些莫斯科战略家感到沮丧,但却反映了北京的谨慎、克制和更根本的信念,即应该极力避免针对西方的“新冷战”。这在最近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SCO)会议上可以看出。中共国和俄罗斯等国都出席了具有外交和经济色彩,但军事议程很少的会议。
上合组织成立于2001年,传统上关注边境安全和极端主义,而不是广袤亚洲地区的次要主题,尤其是在苏联突然解体之后。值得注意的是,该组织放弃了加入美国平定阿富汗的努力,尽管许多人呼吁它“挺身而出”,以应对这种复杂且最终徒劳的局面。上合组织成员国及其两个创始大国中共国和俄罗斯,似乎对该组织主要作为“空谈店”存在的重大新承诺和内容持谨慎态度。天津商议中关于共同研究跨国犯罪,特别是毒品贸易的新协议,并没有预示一个组织正在策划区域侵略。
朝鲜派军参与侵乌战争北京未仿效
中俄相互依存关系正在增长,但速度并不是特别匆忙,在某些方面,双边关系仍然严重发育不足。例如,横跨两国黑龙江的第一座公路桥直到2022年才完工。尽管中共国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高铁系统,但在中共国和俄罗斯城市之间仍然不可能乘坐高铁,而且这种情况不会很快改变。
当然,仍然有理由担心。俄罗斯(和苏联)的工程技术在提高中共国的空中和海上力量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用。两国在太空合作方面有着非常雄心勃勃的格局,甚至包括联合建立月球基地的任务。值得注意的是,朝鲜金正恩在北京与习近平和普京会面,这一事态发展可能预示着中俄在朝鲜半岛可能出现协调。
尽管如此,中共国和俄罗斯已经非常明确地决定,不选择可能威胁西方的全面军事联盟。虽然俄罗斯可能对这种近期升级持开放态度,但中共国拒绝了这种做法,北京牢牢地掌握了这种双边关系的主导权。中共国领导人凭借客观的远见得出结论,新冷战无论多么夸大其词,都将危及中共国的繁荣和国家安全。
不幸的是,美国在过去二十年中不断对俄罗斯和中共国施加压力,是促成中俄这种“准联盟”的一个因素。然而,如果华盛顿现在选择配合北京的克制,就可以确保中俄关系保持在目前这种温和且没有威胁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