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朦胧坠楼事件真相大白 3人被查处
9月21日晚,警方发布了于朦胧坠楼事件的警情通报。
这是一份很长、很详细的通报,重点讲了两件事。
第一是向公众还原事实真相、叫停怀疑和猜测。
第二个点是辟谣。通报主要篇幅给到辟谣和查处,有三个人编造于朦胧被他人组局侵害后跳楼、被丢下楼,以及于朦胧母亲被控制等谣言被惩处。
注意,这里出现了一个重点。
以往看到辟谣的蓝底通报,处罚措施多是“行政拘留”,但这一次的措施是“采取强制措施”。
说法不同,结果和力度有很大差别。
我查了一下,简单来说行政拘留是行政处罚的一种,本质是对违法行为的惩戒,具有惩罚性。
但行政强制措施是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或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目的在于预防和控制,而非直接惩罚。
行政拘留差不多是结果,强调惩罚性和教育性;“采取强制措施”本身是维护公共秩序,保证后续调查的进行,意味着对通报中三个造谣者的调查追究还没完,他们将承担相较以往更严重的后果,这也和通报第一段“立案查处”相呼应,强调打击力度升级。
到了这里,总算明白为何这次警情通报用词不是简短精练,没有把事件放在开头,而是以“净网—2025”起笔。
至此,于朦胧坠楼事件画上句点,怀疑和猜测可以停停了。下面聊下坠楼事件牵连的无辜受害者。
我依然认为,基于正常人的认知和客观事实,有猜测和怀疑无可厚非;但编造谣言、将和事件无关的人牵扯进来,造成无可挽回的名誉损失和巨大的精神伤害,是绝对错误行为,造谣者应该为此付出相应代价。
首当其冲的就是电影人方励,也就是警方通报中“大佬要潜规则他”谣言的受害者。
警方已经通报事实真相,不妨把那些造谣的“罪证”列一下,那些躲在键盘后面,恶意用谣言蹭流量、伤害他人的账号,应该也不怕被曝光吧!
比如这两条,编造方励和程青松将于朦胧推下楼的谣言,不但发帖造谣,还持续在平台的评论区扩散,恶意带节奏,扩大负面影响。
除了小某书还有某音,这个名为“圣火芝士酱er”的网友,将谣言截屏发布博取流量,点赞量近两万,流量被她赚到了,警方发通报后已将这条内容删除。
微博上也充斥着大量谣言,比如名为“自由诗zz”的网友,当时持续扩散有关方励和程青松的谣言,截至发稿她已经将造谣文字删除,但转评赞暴增,都是造谣生事换来的。
还有“Leviarthan”、“淇止毅颗糖”等人,当时的造谣文字都得到大量的转评赞,他们造谣的话术相近,甚至素材排列顺序都相同,警方通报发布后,他们迅速抹除证据,或删除、或改名、或注销账号。
方励这10天来,不但遭受谣言持续带来的名誉损害,还持续遭受评论、私信的恶意谩骂和诅咒。比如名为“月月”的人,持续几天不断发私信骚扰,甚至有网友直接将名字改成“我是你奶奶和妈妈”发私信用极端恶毒的词汇诅咒方励。
其实在于朦胧意外坠楼的第二天,方励留意到了针对他的谣言,他第一时间在微博和小某书上发文,不但强调自己不认识于朦胧,还公开了自己当天去重庆的行程,是去处理纪录片立项事宜,晚上八点半就回到了北京,同时也回应了他和程青松的关系。
结果直到现在,评论区第一条那个“就算是去了下面,也不会放过您的”恶意诅咒都没有删除,还是挂在那。
同时还是有不少网友,甚至对警方的通报置若罔闻,依然在评论区冷嘲热讽,说方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他们不是看不到真相,他们是只愿意相信自己以为的真相。
他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谣言,集合到一起就是扑向方励的惊天巨浪,但他们对自己造成的伤害视若无睹,他们是躲在阴暗、肮脏角落里暗箭伤人的刽子手。
方励多年来为电影鞠躬尽瘁、为《里斯本丸沉没》卖掉房子,却遭遇这样的不白之冤,警方已经辟谣了、他的公司也选择报警了,可不但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向他道歉,反而是谣言和诅咒仍在继续!
“净网—2025”真的还要继续开展、还要加大力度,现在看来,杀一儆百都没有用,一网打尽才真的会有威慑力,希望方励报警能取得预期效果,还方励一个公平、还社会一个正义、让恶意造谣者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