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只有2种, 不是500多种 加国爆发百万大游行

加国无忧 2025-09-20 14:51+-

据多伦多太阳报(Toronto Sun)报道,今天(9月20日),加拿大全国的省级、联邦政府大楼,包括多伦多的女王公园和渥太华的国会山,将被上百万家长包围!

他们为了自己的孩子而发声,将游行称为“百万儿童大游行”(Million People March 4 Children),口号是“保护家长的权利”和“保护孩子不被洗脑”。

多伦多市政府雇员可免费做变性手术

虽然这场大游行的主要目的,是反对政府在学校推行“另类的性教育课程”,但参加的人也打算顺便抗议多伦多市政府最近的一个决定——用纳税人的钱替市政雇员支付变性手术的费用。

加拿大的组织者Kamel El-Cheikh说:“全国很多家长都转发这条消息。我们要求多伦多市政府停下这个计划。要做变性手术,那是个人的选择,应该自己负责。”

他还说:“我们很担心,多伦多市民可能要为这笔高达4亿加元、甚至更高的费用埋单,因为手术可能带来并发症。这边加拿大正有很多无家可归的人,通胀严重,物价飙升,政府应该把钱用在修基础设施、服务市民上,而不是去推什么跨性别理念……问题是,界限到底画在哪里?为什么要让纳税人来买单?”

可以想见,这次游行肯定会闹得很热。

性别只有2种, 不是500多种 加国爆发百万大游行

性别只有2种, 不是500多种 加国爆发百万大游行

往年9月20日多伦多市中心的盛况 图源:X@Harry__Faulkner

性别只有2种, 不是500多种 加国爆发百万大游行

性别只有2种, 不是500多种 加国爆发百万大游行

图源:Toronto Sun

性别只有2种, 不是500多种 加国爆发百万大游行

多伦多今年9月20日游行海报 图源:X

组织方相信,今年的“百万儿童大游行”会比前两年规模更大,可能创下新纪录。

El-Cheikh说:“人要不要出来参加,当然是自己决定,但我们的目标是超过去年的150万人。”

他说,去年很多家长怕被“封杀”,或者觉得言论会被压制,所以人数没达到预期。“他们被骂成‘恐跨、恐同’,”他说,“可那根本不是事实。”

性别只有2种, 不是500多种 加国爆发百万大游行

往年9月20日渥太华国会山庄的盛况 图源:X@TheMarieOakes

他觉得今年情况会不一样,家长不会那么容易被吓住。“家长们会坚持到底,他们清楚这事关重大。今年的9月20日,他们会为孩子走上街头,以后每年的9月20日也都会这样做。”

他说,现在家长们反而更有底气了,不怕恐吓、不怕阻挠。今年无论是在多伦多的省议会广场、渥太华的国会山,还是加拿大各地其他城市,热度都很高。

性别只有2种, 不是500多种 加国爆发百万大游行

渥太华今年9月20日游行海报 图源:X

“这是全国性的活动,统一在加拿大国旗下。” El-Cheikh说。

他还说,这次一定会“很震撼”。

“参加的人来自各种背景——基督徒、穆斯林、犹太人、锡克教徒、佛教徒、无神论者、退伍军人,各种各样的加拿大父母,但他们都达成了一点共识。”

那就是:他们不希望孩子在学校课堂上,学习他们认为的“激进的性教育”。

性别只有2种, 不是500多种 加国爆发百万大游行

往年9月20日渥太华国会山庄的盛况 图源:X@TheMarieOakes

El-Cheikh 说:“很多宗教都认为性别只有两种,不是什么五百多种。家长不反对成年人自己去做变性,但孩子绝对不能在没有家长同意的情况下,被引导去接触甚至尝试这些东西。”

不过,也有人批评这场运动,说它其实带有“恐跨”色彩。

加拿大反仇恨网络(Canadian Anti-Hate Network)的教育顾问 Hazel Woodrow 就曾在 Xtra 的报道里说:“这些抗议活动背后有很多右翼和阴谋论团体的支持,包括基督教民族主义者、保守派穆斯林、新冠阴谋论者、不承认政府权威的人,以及反公立教育的群体。”

但El-Cheikh强调:“我们不是要歧视、也不是要妖魔化LGBTQ群体。”

“我们只是希望家长有权决定孩子学什么。如果不同意,就该有权让孩子退出相关课程。”

他表示,今年游行的主题是:“相信加拿大的父母能教育好加拿大的孩子”,并且强调“任何年龄的孩子,都不应该在学校接受性教育灌输”。

可以预见,如果跟第一次活动一样,加拿大各大城市都会很热闹。大家都有权利游行抗议或者举行反抗议,只要保持和平就行。

  • 最新评论
  • must

    左派必须以“人类灭绝罪”被审判!!!!!!!!!!!

    屏蔽
  • lary

    白左好事不做,尽做些王八蛋的勾当

    屏蔽
  • emil

    这样的51州,送也不能要。

    屏蔽
  • hechun

    跨性别与变性的深层危机:文明的生死考验 跨性别与变性议题,绝非厕所隐私或体育公平的“小打小闹”。其真正的核心,是直指人类文明的 生死存亡。 第一重危机:自然法则的背离 性别不仅关乎个人身份,更承载着繁衍与传承的功能。漠视自然法则,放任性别与生育功能的紊乱,短期看似“自由解放”,长期却意味着 生殖动力的枯竭。 第二重危机:人口崩盘的数据警告,根据联合国与多国统计,2025年全球生育率已跌至 2.1更替水平以下。东亚、欧洲多国跌入 1.0–1.3 的超低生育陷阱,人口加速萎缩。美国最新报告指出,青少年跨性别认同比例在 13–17 岁人群中已超过 3%,而性别肯定治疗(GAHT)通常伴随不育副作用。这些趋势不是孤立的,而是叠加效应:当少子化危机遇上性别混乱,文明的根基——家庭与人口——正在被双重侵蚀。生育率低的问题是多方面的,tran 不是唯一因素,但是,LGBTQ 一定对于 人口繁衍没有正面作用。对于生育低下存在 叠加效应。 全世界生育率低主要是 女权主义,和 人类个体权益的过度扩张,享乐高于社会责任, LGBTQ 只是其中之一因素,而不是唯一因素。

    屏蔽
  • hechun

    第三重危机:文明自杀的前车之鉴:历史上,罗马帝国晚期的奢靡与生育崩塌,导致社会空心化,被蛮族轻易取代。今天的世界若继续沉溺于“幻觉式自由”,结果将是 断子绝孙的文明集体自杀。真正的慈悲,不是纵容幻觉,而是守护真理。罗马帝国晚期的确面临生育崩塌:贵族阶层出生率急剧下降(部分因奢靡生活、婴儿杀戮和女性短缺,导致罗马男女比达131:100), 这加剧了社会空心化,最终被“蛮族”取代。 古罗马文献中,奥古斯都皇帝曾立法鼓励生育,但未能逆转城市中产的低生育率。 这是“文明自杀”的前车之鉴,警示我们:忽略繁衍将酿成灭顶之灾。文明必须在尊重个体的同时,坚持生物学真理和繁衍逻辑。否则,自由的代价,将是没有未来。 文明的生死考验在于能否在尊重个体(如跨性别者的心理健康需求)的同时,坚持生物学与繁衍的底线。 “自由的代价”不应是没有未来,而是通过对话与证据,构建可持续的社会——鼓励生育、提供医疗选择,并避免极端化叙事。深层文明病理,“自由”与“责任”的失衡:现代文明强调“自由选择”,却忽视了生育的“社会责任”属性。 “个体幸福”与“文明延续”的冲突 如果人人只顾自我幸福,文明将失去人口基盘。

    屏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