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躺平圣地,正在拼命修机场
你心里的那个房价如白菜的“天选躺平地”鹤岗,要修机场了。
8月底,黑龙江鹤岗萝北机场正式破土动工。机场按照4C标准修建,也就是说,规模并不很大,但也能适应较大型飞机的起降,可兼容波音737、空客A320等常见的窄体客机,这类飞机的飞行距离一般在2000公里左右——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从此距离鹤岗不再遥远。
或许你对鹤岗的印象还停留在“五万一套房”的神话中。在人们的印象里,这座东北之东北的小城笼罩着一种陈旧又忧伤的情绪,因煤而兴的历史曾带给她盛极一时的辉煌,资源枯竭又让她一夜定格在昨天。房价跌到全国倒数第一,年轻人大量“出逃”造成人口快速流失……一切的一切,让鹤岗“可能比苏州先拥有机场”的事实略显几分魔幻。
无数人幻想过“有朝一日要去鹤岗躺平”,但——
鹤岗,不想躺平。
鹤岗,现在到底怎么样了?
2019年,一篇《流浪到鹤岗,我五万块买了套房》让鹤岗成为了全国渴望“躺平”的打工人的梦中故乡。
6年过去了,我们不禁要问:鹤岗的房价还那么低吗?
“躺平天堂”,正在修机场。摄影/鹤岗:@校长
不久前的鹤岗森林半程马拉松,场面热烈极了。摄影/鹤岗:@校长
完备的基建与廉价的房屋,构成了年轻人心中“天选躺平地”的样子。摄影/鹤岗:@校长
是的,还那么低。
鹤岗住建局的数据显示,过去的五年,鹤岗新建商品房的均价从3046元/㎡涨到了3860元/㎡。而二手房的均价,从售房平台上看,大约在1800元/㎡。平心而论,鹤岗并不是“遍地五万的房”,但房价依然在全国地级市中吊车尾,只要稍稍往市郊走一走,几万块钱的房源还有大把——反正你已经离开大城市了,房子在不在市中心好像也没那么重要。
是的,鹤岗的房价还是那么低。摄影/陈默田
鹤岗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知道一些。
煤炭曾是这座小城的一切——实际上,整座城就是在煤矿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滚滚“乌金”如流水一般涌向亟待建设祖国各地,也为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带来空前的繁荣。随着煤炭而来的一切又随着煤炭而去,当鹤岗被列入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名单,“黄金时代”也就此落幕。
鹤岗,与煤炭一同潮起潮落。摄影/鹤岗:@校长
人口流失,房价暴跌,财政缺口持续扩大。
鹤岗在渐渐被人遗忘,虽然这座城市也走出过大企业:开遍东北的超市比优特、火遍全国的饺子品牌喜家德,但我们好像失去了记住鹤岗的理由。
超低的房价,却给鹤岗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生机——大群的“数字游民”们来了。数据显示,近年来外地人在鹤岗购房的数量连年攀升,到2024年,已经有34.05%的二手房交易为外地人贡献,说明人们真的正在涌向鹤岗安家落户。在今天的鹤岗,你能在时代广场的咖啡店里看到有年轻人拿着笔记本电脑,“班味”十足地赶工;也能在松弛感满满的早市里看到有人手持云台与相机,连拍带剪。直播、电商、内容创作,这些不显山不露水的行业正在为小城带来新的活力。
鹤岗啤酒节和公园直播人群。摄影/鹤岗:@校长、杜广磊
拥有了年轻人的鹤岗,玩起网红打法来也是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打开社交平台搜索“鹤岗”,除了“xx万定居”的帖子之外,最火的可能就是在“东北小瑞士”的出片教程。所谓“东北小瑞士”,其实是北山公园附近的一条路,有秀美的自然风光,也有红砖垒成的欧式建筑。2公里长的街道,竟然也引得无数人特来打卡。
只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鹤岗也有“小瑞士”的风光。摄影/马建斌
即使你没去过鹤岗,可能也知道这句话:“到鹤岗,见面三分熟”——2021年,鹤岗小串爆火,连锁店很快开遍全国。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到鹤岗撸串,当地政府又是组织“鹤岗小串烧烤节”,又是设计专业的logo和slogan。现在开车去鹤岗,高速口最显眼的就是广告牌上一把冲着你招手的小串。
不久之前,鹤岗市政府还组织了一场半程马拉松赛,6000多名跑友积极参加,可惜不少人跑了30多分钟就败下阵来——
6000多跑友参与了这场半马。摄影/鹤岗:@校长
没办法,实在是吃不动了。
好家伙,这哪是跑马啊,简直就是逛小吃街来了:沿途的补给站,活生生摆成了百米长的“流水席”。新鲜出锅的铁锅炖、现切现吃的哈尔滨红肠、装在盒里的饺子,冰碗里是堆成山的大冻梨,个顶个的酸甜爽口。重头戏当然是小串——上好的牛肉炭火微燎出鲜嫩的口感,撒点秘制小料,口口上头。吃到终点,还有个巨型的烧烤架拱门,市文旅局长亲自烤串相迎。一趟跑下来,咬肌都累坏了。
吃不完,根本吃不完。摄影/阿七的航拍日记、鹤岗:@校长
近年来,把“流水席”搬上马拉松跑道的也不止鹤岗一家。毕竟,“马拉松热”正在流行,许多跑友“全国巡跑”不只为了拿名次,更为了一边锻炼身体一边领略城市风光。而鹤岗,是真的很想接住这波流量,让更多的人“跑一场马,爱一座城”。
在小兴安岭上的云天阁看云卷云舒。摄影/鹤岗:@校长
其实,鹤岗本身就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黑龙江与松花江在她的南北两侧勾勒出一个振翅欲飞的轮廓,黑龙江“龙头”一甩,就留下一个“黑龙江最美的地方”龙江三峡;鹤岗的森林资源更不是吹,背靠着小兴安岭,这座“煤城”的森林面积竟占全市的七成;她作为边境城市还有满满的异域风情,到萝北的名山岛上转一圈,打卡“中俄边境”的同时还能看到满眼色彩碰撞的俄式风情建筑。
9月6日,鹤岗姑娘辛芷蕾拿下威尼斯影后,让这座小城又多了一个“影后故乡”的标签——
辛芷蕾凭借《日掛中天》摘得影后桂冠。图/视觉中国
鹤岗,似乎真的在被更多人看到。
鹤岗为什么拼命也要修机场?
那么问题来了:这两年东北旅游这么火,你听说过有谁到鹤岗旅行吗?
去鹤岗一趟,可太麻烦了。
浸润了岁月气息的鹤岗火车站。摄影/鹤岗:@校长
她位于中国铁路网的“末梢”,只有一条佳鹤铁路连接着她与佳木斯,这也就意味着通过铁路去往鹤岗的人员、物资全部依赖着佳木斯这个枢纽的流转。而且鹤岗没有高铁,最快的列车只有“绿巨人”动车组。什么,你想走高速?没问题,从哈尔滨或者大连出发,六个小时起步——你不在东北,还想去鹤岗玩,路上就妥妥地折腾一天。
近三年鹤岗才拥有了“绿巨人”动车。摄影/鹤岗:@校长
没人来玩,这只是小问题。这种闭塞更将鹤岗隔绝在广阔的经济圈之外。如果连返乡的年轻人都觉得路途艰难,又如何吸引外来的投资和人才?
正因如此,鹤岗从十年前就开始谋划一件大事:修机场。不久前,其可行性研究、总体规划、初步设计等终于先后获批。
谋划十年,机场终于破土动工。摄影/鹤岗:@校长
这座机场位于鹤岗市的萝北县,按照年旅客吞吐量45万人次、年货物吞吐量1600吨设计,力争2027年校飞通航。
10.66亿的投资,对长期人口外流、经济发展停滞、前两年还因濒临“破产”而经历财政重整的鹤岗来说并不轻松,但鹤岗已经无法只算“经济账”。这座曾经依赖煤炭、如今积极转型的小城市,正将机场视作一扇必须打开的门——一扇通向天空、通向关注、通向生机的门。
鹤伊高速也正在建设之中。摄影/马建斌
石墨“乌金”能否成为鹤岗腾飞的关键?
机场的价值,当然不止于促进文旅发展。鹤岗“破局”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能在煤炭之后为城市再续辉煌的黄金产业——
石墨,这就是鹤岗的希望所在。
连绵的石墨矿区,颇显“中国石墨之城”的气势。摄影/王献德
在我们熟悉的传统工业领域,石墨常被用于制造铅笔、铸造、润滑、制作耐火材料。随着技术发展,它已经成为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及核电领域的关键资源。作为锂电子电池负极核心材料,在新能源电池成为全球竞争焦点的今天,石墨的战略地位更是日益显著。
而亚洲最大的单体石墨矿,就在鹤岗市的萝北县!
鹤岗已探明的石墨储量高达22.89亿吨,而且品质高、埋藏浅、易开采,尤其以鳞片大、纯度高的晶质石墨为主。目前全国负极材料中使用的石墨,超过80%来自鹤岗。如果鹤岗能够将这一资源优势充分释放,不仅有望重塑昔日的辉煌,更可能成为中国新能源战略的重要支点。
亚洲第一石墨矿,承载着鹤岗腾飞的希望。摄影/王献德
鹤岗十分在意的,是避免走回“粗放开采”的老路。
2019年以前,鹤岗的石墨开采也曾出现过“一矿多开、大矿小开”的问题,但通过引入世界500强央企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等超级企业,这座城市正在以更集约、更智能的方式整合石墨资源,不仅让集中开采、统一供应成为现实,智能爆破、无人矿卡、数字化矿山管理系统也在逐步落地。如今,鹤岗云山石墨矿区已经成为了全球单体资源量最大的石墨矿山。
全球单体资源量最大的石墨矿区。摄影/马建斌
今年8月24日,萝北被正式授予“中国石墨之城”的称号。与其说鹤岗是凭借石墨储量摘下桂冠,不如说是凭借清洁生产、高效提纯、产业聚集等方面的硬实力获得了认可。鹤岗的野心非常明显:不再只做原材料供应地,而是要打造从开采、研发到深加工的全产业链集群,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石墨谷”。
建设中的萝北机场,距离矿区只有70公里。可以想见,它将成为打通石墨产业“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拼图。吸引高端人才、促进商务洽谈、支撑技术创新,并把球形石墨、石墨烯等高附加值产品更快地运抵全球市场……从“能源旧城”到“材料新城”的展望,都将通过这座“空中走廊”一一实现。
五矿石墨成品车间。摄影/王献德
鹤岗,不是,也不会是一座“正在死去的城市”。
你能看到的她,“层次分明”:上世纪辉煌时代留下的,是厚如钢铁般的基础建设,沉默而可靠;而如今街角涌动的,是精品咖啡的香气、手作烘焙的温度、独立唱片店的旋律——它们像一朵朵娇嫩却顽强的花,破开煤炭的黑色土壤,向着天空生长。
露营这种新一代的网红生活方式,正在鹤岗生根发芽。摄影/鹤岗:@校长
她曾开创时代,也曾坠入低谷;她被称作“天选躺平地”,却偏偏不肯躺平。这座城市带着自己的节奏与倔强,在蜕变中寻找尊严,在收缩中酝酿新生。
我们不会失去希望。我们还有鹤岗。
平安塔,鹤岗新地标。摄影/马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