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奇!科学家揭6600万年前暴龙“断骨重生”之谜

自由时报 2025-09-07 19:12+-

根据《每日科技》(SciTechDaily)网站报道,一个跨学科研究团队在一具暴龙(Tyrannosaurus rex)化石中,发现了保存完好的血管。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些软组织证据,来自于史上已知最巨大的暴龙标本“斯科蒂”(Scotty)一根曾断裂并部分愈合的肋骨。这项发表于《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的发现,为我们理解恐龙的生物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见解。

“斯科蒂”的化石标本,目前典藏于加拿大的萨克其万皇家博物馆,是迄今发现最完整的暴龙骨骼之一。骨骼上的证据显示,这头生活在6600万年前的巨兽,经历了艰苦的一生,身上带有多处可能由打斗或疾病造成的伤痕。其中一根肋骨上,有著巨大的、在它死前已部分愈合的骨折痕迹。研究团队相信,骨骼在经历创伤后,愈合过程会引发血管活动的遽增,而他们发现的,正是这一生理反应所留下的矿化血管网络。

同步辐射光源穿透化石之谜

由于传统电脑断层扫描(CT)能量不足以穿透致密的化石,研究团队转而使用粒子加速器产生的特殊高强度X光——“同步辐射光源”(synchrotron light)。这项技术让他们在不破坏标本的前提下,成功对骨骼内部进行成像与化学分析,并发现这些血管是以富含铁质的矿物铸型形式被保存下来。

圖為史上最大暴龍「斯科蒂」(Scotty)一根帶有巨大斷裂傷痕的肋骨化石。科學家正是在這處傷口癒合的過程中,發現了深藏其中、保存完好的血管網絡。(圖:J. Mitchell / Scientific Reports)

此次发现意义深远。分析此处伤口的血管,将有助科学家了解暴龙的创伤疗愈机制,推测“斯科蒂”如何在重创后存活。这项成果不仅有助于比较恐龙与其现代近亲(如鸟类)的演化关系,也为未来探索提供了新方向:优先锁定带有伤病痕迹的化石,或能显著提高发现更多珍贵软组织的机率。

科學家利用同步輻射光源技術,對「斯科蒂」的斷裂肋骨進行掃描後,所3D列印出的內部血管網絡模型。這些複雜的結構,正是暴龍在6600萬年前創傷癒合過程中,血管大量增生的珍貴證據。(圖:J. Mitchell / Scientific Reports)

科学家利用同步辐射光源技术,对“斯科蒂”的断裂肋骨进行扫描后,所3D列印出的内部血管网络模型。这些复杂的结构,正是暴龙在6600万年前创伤愈合过程中,血管大量增生的珍贵证据。(图:J. Mitchell / Scientific Re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