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还是老的辣

罗sir财话 2025-08-29 09:57+-

这位九十多岁的老人,仍然足够睿智,足够像“巴菲特”。

最近,关于李嘉诚的流言再次传遍大街小巷。

起因是就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李嘉诚旗下的长实集团将四个楼盘项目中的400套房源,进行了一次超级大甩卖。

根据不完全统计,这次甩卖的400套房源中,门槛最低的一套房子仅需要40万元,而高端一点的,总价则在700万至800万之间。

这是李嘉诚又一次的资产大撤退,过去十年时间里,关于李嘉诚“跑了”的消息就层出不穷,而这一次,李嘉诚再次选择大甩卖,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姜还是老的辣。

这已经不是李嘉诚第一次卖掉资产了。

李嘉诚每一次抛售资产,总有人站出来说,李嘉诚又跑了,但从一个商人的角度来看,在商言商,从实际的结果反过来推导,我们都不得不佩服李嘉诚每一次超前的眼光。

而李嘉诚的超前眼光,总结起来其实就四个字“囤地捂盘”。

在李嘉诚众多囤地捂盘的案例之中,最知名的恐怕就是成都曾经的“地王”,南城都汇项目。

差不多20年前,也就是2004年时,李嘉诚以21亿的价格,在成都购得南城都汇项目所在地块。该地坐落在成都高新区核心地段,成都希望它延续梓桐林板块的魅力,用高品质房源,帮高新区吸引高净值人群落户。

在拿地的两年时间里,李嘉诚几乎没有什么动作,而真正让李嘉诚名声大噪的,就是他将部分土地抵押给银行,从中获得了贷款。

李嘉诚,还是老的辣

在这个过程中,高新区一直催促李嘉诚尽快动工,而李嘉诚则将这块土地分成了8期来建设,12年过去了,项目却只开放了6期。

到了2020年,高新区勒令李嘉诚完成建设,而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此时的李嘉诚早已经金蝉脱壳,他把剩下的7、8期的股权卖给了其他公司,单凭这笔交易就赚了38亿港元。

而那个时期,正是房地产的巅峰时刻。

时间,在李嘉诚的手里变得愈发值钱。要知道,李嘉诚拿地的2004年,此项目的楼面地价仅有1030元/平方米,到了2020年,住宅均价已经来到了2.4万/平方米,以时间换金钱,仅在这块地上,李嘉诚就躺赚了数百亿。

而当年不少房企一年的总利润,也就百亿。

以超低价买入土地,捂盘十几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的升值,然后再开发,这就是李嘉诚在房地产上的一系列操作。

从北京到东莞,再到上海成都,以及如今的400套房源,李嘉诚几乎都是这么干的。

作为华人首富,我们都佩服李嘉诚老道的经验和惊人的目光,但在商业运作之外,李嘉诚的这一系列操作也带来了不少风险。

以成都南城都汇项目为例,在李嘉诚一系列的操作之后,接盘的企业深陷债务纠纷,欠税就超过了20亿,甚至还上演了抢公章的闹剧,此外,哪怕是到了2025年,仍然还有约5000套房屋待售。

风光都让李嘉诚得到了,而背地里的鸡毛,则留给了接盘侠。

李嘉诚,还是老的辣

李嘉诚不赚最后一块铜板的理念深入人心,但少有人知道,李嘉诚还曾说过:“投资首先是要看退出机制通畅不通畅,其次才是看收益高不高”这句话。

从这个角度来看,李嘉诚不是“跑了”,而是遵循了投资的避险原则。

这几年李嘉诚在国内的一系列操作,也近乎完美还原了他的这两个投资原则。

第一,是不赚最后一块铜板;第二,就是投资首先要看退出机制通畅不通畅,其次才是看收益高不高。

以广州的逸翠庄园为例,2020年开盘价1.2万/平方米,现在打折清仓,直接6-7折,看起来比法拍房的折扣还大,丝毫亏损很高,但如果看李嘉诚的成本价就会发现,他只是不赚最后一块铜板而已。

2005年,和记黄埔开发与广州增城签订了转让合同,出让的楼面地价仅157元/平方米。

另外,拿地楼板价仅仅只有157元/平方,加上建安成本和财务,今天8500元/平方米清仓跑路,怎么算仍然是赚的。

去年,李嘉诚在港的一些房源也是打折甩卖,比旁边的同类房源低了不少,引发不少人抢购,当时也有人说李嘉诚是疯了,但其实李嘉诚深知不赚最后一个铜板背后的逻辑。

李嘉诚严格意义上是投资家,这一点和巴菲特很像,投资的逻辑就是赚钱,而赚钱最大的缺点就是贪心,对李嘉诚来说,盈利才是首要目的,而贪心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李嘉诚,还是老的辣

细数李嘉诚在国内的资产,几乎清一色都是老早就拿地,吃尽了时代的红利,然后在房地产的高峰甩卖出去,乍一看很亏,但如果以当时的拿地价计算,仍然是大赚。

而这几年,李嘉诚“跑路”的动作可谓是人尽皆知。

除了变卖资产之外,另外还有传言说李嘉诚资助的汕头大学,似乎也要开始收费了。

李嘉诚,还是老的辣

汕头大学,一直以来是李嘉诚出资之一,过去一直都是四年本科免学费,但今年流传出汕头大学似乎要开始收费了。

尽管目前不知道这个消息的真假,但如果是真的话,这就说明李嘉诚在国内的一系列操作,似乎真的越来越有“跑路”的味道了。

从商人的角度来看,李嘉诚投资内地,一直以来遵循的都是有利可图的原则,而出资创办汕头大学,在国内搞公益事业,则是他企业家责任的一部分。

又能赚钱又能搞公益,李嘉诚无疑是成功的。但今天,随着房地产时代的下行,李嘉诚不仅卖地卖房,还反过来加码投资西方。

这也从侧面说明,李嘉诚的投资地再次转变了。

撤离内地的千亿资金投资了欧洲公用事业,买下了英国电网、港口、电信、能源、铁路等抗周期行业,高峰期甚至一度占据英国25%的配电市场,近30%的天然气供应市场,近40%的通讯,近三分之一的码头,被称为“买下半个英国的男人”。

最近几年,李嘉诚则开始热衷于投资东南亚的基建和科技医疗,随着地产的黄昏,李超人早已经转型,重拾新的投资领域。

对李嘉诚自己来说,他也许一直没有变,只是遵循着哪里赚钱去哪里的逻辑,但对我们来说,李嘉诚只是李嘉诚,他还是多年的华人首富。

从这个意义上讲,巴菲特是从未离开过美国本土,而李嘉诚的投资布局,则是全球化的四处布局。

两者差距,高下立见。

姜还是老的辣,李嘉诚亦如此。

  • 最新评论
  • 白草

    总结起来其实就四个字“囤地捂盘”。 这不正是让他名声败坏的小聪明吗?他什么都不干却赚了大钱。对他个人是成功的,对其他任何人都是有害的。被人贬低为跑路,实在不怨。而他从大陆跑路到英国的投资是否仍然能这样赚钱?他出售港口给美国的时候不是说不赚钱吗? 商人无祖国,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屏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