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强逼此人 北京唯有隐忍接受

世界新闻网 2025-08-29 09:36+-

韩国总统李在明上任后首度出访美国,在白宫椭圆办公室,李在明极尽恭维之能事,从川普的“历史功绩”到奉上高尔夫球杆与签名笔,展现精心设计的“迷汤策略”,即便如此,川普依旧直指驻韩美军基地的土地“所有权”问题,要求韩国支付更多军费。川普的强势与交易逻辑,正在压缩韩国长年依赖的“安美经中”空间,这并不是一场盟友对话,而是赤裸裸的施压。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反应相对温和,虽然网民不满,但官方却表示体谅李在明的立场,只关切韩国民间的反中情绪,相比起来,中国外交较过去短线操作的“战狼外交”,已有长足的进步。

川普将安全视为可交易的商品,已非新鲜事。但这次他暗示美军基地应“收归美国所有”,踩中了韩国的敏感神经,也将美韩合作架构推向不对称的强迫关系。经济同样如此,川普打出“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的口号,要求韩国投资美国1500亿美元,并购买上百架波音飞机。

李在明在华府智库演讲时坦承,“安美经中”,即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的型态,恐怕走不下去。这句话既是现实,也透露无奈。近年来,美方对中牵制,愈来愈明显,国际也出现供应链重组的新趋势,韩国只能在美方的政策框架内,被迫做出选择。

自从韩国部署美国萨德飞弹系统,导致中国祭出限韩令以来,首尔深知与华府在安全上的合作,往往将引来北京的经济反击。如今川普的“美国优先2.0”更是强度加倍,把盟邦逼到墙角,不只要求安全跟随,更要求经济全面靠拢。

台海议题尤其凸显韩国的焦虑;李在明竞选期间,曾把中国入侵台海斥之为假设性议题,“外星人侵略地球再考虑援助台湾”说法惹议,但也反映首尔不愿被卷入中美对抗。但台海真要生变,势必牵动驻韩美军,韩国恐难置身事外。

相对于美国全面公开施压,李在明的表态,部分中国网民反应强烈,代表这种看法的环球时报就指出:“如果韩国在芯片、供应链乃至台海、南海等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不加甄别地追随华盛顿的遏华指挥棒起舞,无异于将自身的国运绑上了一辆充满危险的战车。”

然而站在中国政府的角度,其实能够理解韩李在明的处境──他并非不重视中国,而是必须优先处理对美关系,只要不拿中国利益去交换,中韩关系持续改善,中方是可以接受的。因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韩关系发展源于双方共同利益,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应受第三方因素的影响。中方对韩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希望韩方同中方相向而行。”

川普强逼此人 北京唯有隐忍接受

资料图

中国最在意的是,韩国内部的反中示威游行,愈演愈烈,甚至有人企图袭击中国驻韩大使馆。李在明派遣访中的特使团会见的所有中方人士,对美韩高峰会,都并未特别表态,可是几乎都提及韩国国内的反华情绪,并要求韩方对此采取措施。

李在明在出国前的国务会议上,对于韩国国内发生的涉华示威,他批评称这与“作为民主典范国家的大韩民国的形象完全不相称”,在前往美国的专机上,他还表示:“韩美同盟是我们的外交基础,如果仅仅因为我没有与中国断绝关系,就说我是亲华的话,那我必须亲华。”

川普强逼此人 北京唯有隐忍接受

韩国总统李在明上任后首度出访美国,在白宫椭圆办公室,李在明极尽恭维之能事。

对中国尤其重要的是,李在明还对介入台海画出了红线,美国虽希望必要时,可将驻韩美军快速投入台湾等韩半岛以外地区,但他表示,“这是难以轻易同意的问题”,明确与此保持距离。

川普的粗暴施压,使得李在明“务实外交”这条路愈来愈窄。国际格局已不再给予韩国太多模糊空间,不过中国此刻却能谅解李在明的处境,这使得美中对韩态度高下立判,短时间,似乎美国占上风,但拉长时间来看,与中国的关系也许更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