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座位排列 无一不是规则与实力隐喻
白宫19日在社交媒体Ins上发布2张照片带上“实力带来和平”(PEACE THROUGH STRENGTH)文字的拼图,还配上如下的字句:欧洲领袖们与美国总统川普(Trump Trade)在椭圆形办公室会面,白宫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天,川普总统是“和平总统”。
这是极为罕见的画面和敍事,像极了老师在为学生们授课“川普式和平”。 川普端坐其中,欧洲8位首脑们一圈围坐向着川普,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北约(NATO)秘书长吕特(Mark Rutte)、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都被安排在边缘的座位,场面既微妙又震撼,恰真是现实权力摆拍,画面中有话。
泽伦斯基神情紧张,芬兰总统史塔布(Alexander Stubb)记笔记,冯德莱恩微笑,欧洲其他政要则面露严肃。 桌边那幅乌克兰地缘图格外刺眼,大块红色明示强权已侵占领土。 白宫用一场外交会谈座位排列的照片彻底演绎权力的结构。
英国首相施凯尔(Keir Starmer)指向赫尔松(Kherson)残余的蓝色区块说:“我们必须坚守领土完整”,话没说完就被川普打断插话说:“你现实点吧!”随即用激光笔红点点向顿巴斯(Donbas)说:“你还在用1991年的老地图指路吗?”史塔布想举手发言,川普装做看不到,还抬起手来看手表。
这场对话撕碎欧美同盟最后的体面,也把这位“欧盟女皇”作为“道德卫士”的价值丢弃一旁。冯德莱恩试图诉求近2万名乌克兰儿童被俄掳走的人道关怀,复刻2023年的人道主义高光时刻。 她当时推动国际刑事法院对普京发出逮捕令,而被西方媒体誉为“道德卫士”。
但此刻的川普早已切换战场逻辑:他手中想着与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密谈的“阿拉斯加交易”,俄罗斯开放北极航道供美国运输天然气,美国则默许俄国控乌东四州的事实。 儿童议题在地缘政治面前,如同是交易的噪音。
这场会谈前两周,冯德莱恩代表欧盟与川普达成关税协议:接受对美出口15%关税,承诺7,500亿美元能源采购和6,000亿美元投资,其中4,200亿投向美国AI产业、1,800亿购买F-35战机。 这份被匈牙利总理欧尔班(Viktor Orban)讥讽为“川普早餐”的协议,非但没换来尊重,反而让川普看透欧盟的软弱。
川普与欧洲领袖会谈前,先与泽伦斯基“一对一会晤”97分钟,让欧洲首脑们在西厢会客厅等候,“先乌后欧”的安排意在单边敲定立场,再与欧洲摊牌,达致削弱欧洲对乌谈判话语权,将欧盟变为“事后背书者”而非“共同决策者”。
川普主导会谈的议题与节奏,不顾盟国领袖转头与普京热线通话40分钟,欧盟的附庸地位已成定局。 白宫准备的午餐,冯德莱恩愤而离席,冷饭局恰似欧洲外交的残羹剩菜。 还有,7位领袖还没离开白宫,川普就也在社交媒体上宣布“正在安排普京和泽伦斯基见面”,字里行间压根没提到欧洲。
欧盟的悲剧在于,欧盟内部分歧难以整合,以及对美国的深度依赖。 面对川普的关税战如此,俄乌战争与欧洲安全议题亦是。川普很清楚,欧盟国家40%的国防开支用于采购美国武器,德国购买美制的120架F-35刚交付,以及法国核电依赖美国铀矿等,军事保护与命脉被扼住喉咙的欧洲,对川普的发声显得微弱。
俄乌战争爆发初期,普京曾预言欧洲精英将跪舔川普,如今预言正加速兑现。 当看见冯德莱恩连在白宫的发言权都被剥夺,普京深知欧美已不再是铁板一块。 白宫会谈的照片正是警示着:7个小矮人陪小红帽见大灰狼,商讨大灰狼如何优雅地吃小红帽。
外交会谈进入丛林法则时代,谁坐高椅谁主沈浮,体面礼仪变成摆设,实力才是话语权。 (取自白宫脸书)
川普的商人交易思维,更将战争彻底去道德化。 在他眼中,乌克兰儿童的人道价值远不如阿拉斯加交易潜藏的价值。
当《双普会》在阿拉斯加交易瓜分利益,若泽连斯基颤抖地签下割让领土协议时,历史将记住这一刻:强权从不因道德呐喊而退让,却会因利益计算而低头。 欧盟若想避免沦为地缘坟场,或许该想想塞尔维亚(Serbia)的一句谚语:“别在熊面前跳舞,除非你准备喂食它”。
当外交仪式感褪去时,权力本质赤裸地展现。 座椅、站位、角落、发言权与议题等,无一不是规则与实力的隐喻。 外交会谈进入丛林法则时代,谁坐高椅谁主沈浮,体面礼仪变成摆设,实力才是话语权。 “美俄直接交易”的模式,暴露出欧洲在安全问题上的话语权崩塌与的权力真空。
川普式的“实力外交”正在重新书写国际政治的规则。 正如他的金句:“我们凭实力寻求和平”。
※作者为政治经济观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