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濒临灭绝的长江江豚 中国科学家正在努力

BBC中文网 2025-08-21 19:30+-

中国科学家正努力拯救长江中濒临灭绝的一种大型动物,该地区全面禁止捕鱼的政策正在帮助他们。

在位于武汉、距离长江河岸仅5公里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内,已灭绝的白鱀豚和白鲟的保存标本静静地陈列在玻璃柜中。

“牠们已经灭绝了,我们现在要拯救长江江豚,”王熙博士对BBC表示,“牠已成为这里最重要的动物了。”

2002年,最后一只已知的白鱀豚死亡,距离研究所开始照料牠已经过了22年。一年后,最后一只已知的白鲟——一种可长达三米以上的辐鳍鱼——被渔民意外捕获,尽管被安装了超声波追踪器并放生,却从此消失。

现在的目标是阻止这种无鳍的长江江豚重蹈覆辙,目前估计野外仅剩约1,200只。

“牠是长江中唯一剩下的顶级掠食者。”王熙解释道。“牠们非常稀有,其数量亦反映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一只长江江豚在博物馆的展柜里。

最后一只白鱀豚于2002年死去,仅存的样本保存在博物馆中。

全面禁止捕鱼的构想最早由中国科学院的曹文宣教授于2006年提出,但直到其他科学家施加更多压力后,这项为期十年的禁令才终于在近五年前全面实施。

这项禁令由警方执行,违者可能面临监禁,范围涵盖整条长江及其周边湖泊与支流。禁令造成了极大冲击,使22万名渔民失业。

尽管如此,鼠海豚家族中最古老分支的长江江豚至今仍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BBC在研究所看到的江豚目前被圈养,供中国科学院研究。人们可以从水面上方或下方观察牠们,只需沿着深水池旁的楼梯走下去,就能抵达观察区。

科学家表示,江豚在有人陪伴时会变得兴奋,而牠们的行为也确实像是在表演:快速穿梭于水中,贴近玻璃游动,仿佛在向另一侧的人展示自己。牠们游过时,似乎还会露出一抹调皮的微笑。

在野外,牠们仍然能够生存在其他物种无法生存的地方。

2006年三峡大坝主体工程的建设虽未直接影响江豚,因为牠们不需要逆流而上产卵,但却影响了牠们所吃的鱼类。

一只江豚跃出水面

长江江豚是鼠海豚家族中最古老的分支。

对于其他大型水生动物如白鲟或中华鲟,大坝的建设则是灾难性的。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员、专门研究鼠海豚等鲸类动物的王丁,将一生奉献于维护长江的生态健康。他既能看到大坝带来的好处,也清楚其负面影响——并回忆起过去的情景。

“每逢汛期,我们都得组织一支实力雄厚的队伍,派很多人睡在河岸边,以防洪水来袭,”他说,“一旦洪水来了,大家就会全力以赴去稳固堤坝,确保不被汹涌的洪水冲垮。”

他表示,三峡大坝在防洪方面确实发挥了作用。

但正如王丁指出的,这座庞大的拦河建筑也阻断了长江巨型鲟鱼前往产卵地的路径。

他说,虽然这些濒危鱼类曾短暂地找到替代的产卵地,但如今情况已不复存在——现在河中出现的鲟鱼,都是研究人员一次次放流的结果,每次约一万条。

尽管去年有超过一百万条人工繁殖的中华鲟被放流至长江,但增殖放流的努力仍未成功,因为这些鱼在野外无法自行繁殖。

为了避免长江江豚重蹈覆辙,王丁与其他科学家希望,在最初的十年禁渔期结束后,能继续维持全面禁渔的政策。

他们的研究发表于《中国科学院院刊》,记录了自2021年禁令实施以来,鱼类数量的急剧增加。

然而,另一项对江豚的威胁可能更难解决。

王熙指出:“船只对动物的大脑非常危险,因为它们非常吵。”

据说这会产生一种水下噪音污染,令动物感到压力。

中国科学家认为,船只的噪音可能是导致长江白鱀豚灭绝的原因之一,因为牠们依靠声纳进行沟通。

然而,禁渔是一回事,要完全停止繁忙的长江航运则是另一回事——这条河流承载着乘客与货物,是中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命脉。

相对可行的是,强制要求生产化学品的工厂搬离长江。过去十年来,已有数千家工厂被关闭或迁移,此举据称大幅改善了长江的水质。

此外,社区也参与了保护江豚的行动。

退休后,杨河开始从事业余摄影。他说,现在每天都会带着摄影器材到河边,希望能拍到江豚的身影。

当他拍到不错的照片时,会转交给科学家们,而他们表示杨先生在追踪江豚方面的表现甚至比大多数人都要出色。

杨先生说,他曾经看到一只江豚被渔网缠住,显得非常痛苦。他立即通知了当地政府,当局随即封锁了该河段的所有船只通行,直到江豚获救——而那只即将获救的江豚当时处于怀孕的状态。他说这让自己感到非常欣慰。

然而,最具说服力的还是江豚的数量变化。

1990年代,野生长江江豚约有3,300只。到了2006年,这个数字减半。

随后,禁渔令实施、工厂搬迁,江豚数量的下降趋势终止。不仅如此,根据过去五年的纪录,江豚的数量已增加近四分之一。

科学家们对这些数字以及他们对更广泛的环境健康的影响感到自豪。

“我们拯救江豚,是为了拯救长江,”王丁说,“这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让我们知道自己在保护这个生态系统方面做得如何。”

“如果江豚状况良好,数量持续增加,那就代表整条河流的生态健康也在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