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扛不住了 全球知名生活品牌在中国大规模闭店
近日,日本知名生活用品品牌无印良品(MUJI)在中国多地门店相继宣布闭店,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从北京到上海的“闭店潮”
据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报道,北京世茂工三商场的无印良品即将闭店——淡灰色闭店通知贴在玻璃门上,“8月31日终止营业”的黑色字体,在店内暖黄灯光映衬下显得格外刺眼。
目前,店内当季商品普遍6到8折促销,还有闭店特惠,指定款服装折扣商品在现有折扣基础上再享2件及以上10%折扣。
一位店员表示,“一开始这边挺盈利的,但后来不那么盈利了,加上三里屯那边新开了一家店,两家离得太近互相影响,公司就决定关闭我们这家了。”
对此,无印良品回应称,这是公司基于经营效率的正常调整,面对部分商圈人流下降的挑战,会对经营效益不佳的门店做出取舍。
《界面新闻》报道,对于无印良品今年在华战略的调整,有业内人士分析,关闭一些低效的店铺减轻财务负担,然后集中资源做高坪效的旗舰店,实现从规模扩张转向盈利优先。
价格与质量 绕不开的“中国困境”
在中国市场,无印良品长期以来面临着两个核心问题:价格与质量。
尽管自2014年起,无印良品已在中国市场进行了11次的“断腕式”降价,部分商品降幅高达50%,但消费者普遍认为其价格依然偏高。此外,产品品质问题也屡屡被消费者吐槽。例如,有消费者抱怨不锈钢盆在短时间内就出现掉漆。
因为产品问题,无印良品受到一些处罚。
天眼查显示,2016年至今,无印良品(上海)商业有限公司涉13条行政处罚,其中多条涉及产品质量问题。
最近一次,无印良品(上海)商业有限公司被罚款3万余元。违法事实为其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要求的不锈钢剪刀、超声波香薰机(加湿器),销售未依法标注生产厂厂名和厂址的不锈钢剪刀。
财报向好 但前路仍充满挑战
根据无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计划的最新财报,截至2025年5月31日的9个月内,公司销售额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无印良品中国团队表示,其在中国大陆市场的直营店和电商渠道已连续10个月录得增长,累计增幅达到117.3%。
但是,近年来,中国市场的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一大批本土品牌崛起,它们在风格上与无印良品相近,但价格却更具亲和力,对无印良品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无印良品能否在调整战略后,有效应对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并重新赢回消费者的青睐,仍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