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2.0是赖清德棘手难题

上报 2025-08-13 15:23+-

超过20年历史的明尼苏达州圣约翰大学政治人格研究中心(USPP)曾对拜登做出心理诊断,在根据传记资料、媒体报道,结合人格学家米隆的概念(成年人格综合档案/MIDC)后,归结拜登的性格特征是外向、善于交际,其次是随和,之后才是野心和自信。 表现于外,拜登会在乎别人喜不喜欢自己,并希望对方视自己为盟友(朋友),因而厌恶冲突,倾向规避风险。 这是蔡英文时代遇上的美国国家领导人。

至于川普,在历经2020大选不承认败选的国会暴动,过去几年没有止休的个人司法缠斗(有35项重罪遭起诉),到今天因制度设计(迫使)遂无连任顾虑下,其“1.0”已完全是过去式。 就川普2.0可见行事风格,完完全全呈现出和上述拜登特质的反向状态。 观察他自上任之初的领土扩张论到关税策略,加州大学兼任教授西蒙唐曾说川普的外交政策理念,就是以霸权为主导,是典型零和博弈的霸凌外交。 这是赖清德眼前遇到的美国国家领导人。

若以拜登时代国会陆续通过的友台法案,诸如《台湾盟邦国际保护与加强倡议(台北)法案》(2020年)、《台湾学人法案》(2022年)以及《美台21世纪贸易倡议首批协议实施法》(2023年)等等,称其为台美关系友好例证,自是理所当然。 而另一方面,川普第二任上台迄今,众议院倒也已提出多项题旨中带有“台湾”的法案,包括《对台六项保证实施法》和《台湾国际团结法》等,后者且明确指出: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并未涉及台湾及其人民在联合国相关组织的代表权问题,由此更明确将中国的“一个中国原则”与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做出区隔,叙述当然同是“友台”。

不过,尽管都是友台法案,两任总统治下氛围则不尽相同。 其中,美国国会今天欲将“对台六项保证”(里根时期美国对台承诺)编纂成法,一方面,虽代表了美国国会跨党派长期对台湾巩固自治、民主和经济繁荣地位的支持,另方面,就布鲁金斯学会(非常驻)高级研究员里格尔近日分析,美国国会实是鉴于川普政府的不可预测,才欲赋予“六项保证”(六项保证要求美国不采取以下行动:暂停或终止向台湾提供防御性武器;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谈判向台湾提供防御性武器; 调解台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有关台湾主权的问题; 改变美国在台湾主权议题上的长期立场; 向台湾施加压力,迫使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谈判。 )法律效力,以协助在紧张局势加剧之际,稳定美国的台海政策。

至于“川普政府的不可预测”是什么? 今年四月,彭博社曾写到,无论有没有关税,台湾都将面临围困(Taiwan is under siege with or without tariffs),因为随着川普的贸易战,北京和华盛顿之间加剧了紧张关系,川普的交易性格,恐怕非常不利台湾,而中国更可能藉由美国的注意力分散,藉军事、经济、外交和心理层面进一步打击台湾。 所以说,关税谈判从一开始台湾就处在不利地位,一边是之过急(对关税效应)的美国总统,另一边是对台湾持续威逼的中国。 所以,当台湾向川普提出关税协议时,就不仅只是为确保贸易救济,还必须要同时保障台湾安全。

回到川普2.0,早从上任之初,川普就已重申了他的世界观:联盟并非基于彼此价值观,而是基于各自的影响力,这让他无畏威胁北约,侮辱亚洲盟友,然后对从美洲到欧洲的所有国家征关税。 接着,对台湾近期连三件事,其一,取消国防部长顾立雄的华府访问; 其二,不让赖清德过境纽约; 第三,对台商品征收20%对等关税(高于日韩)。 那么,以川普2.0全球性的行事表征,若真要以“美国新右派”角度看台湾对川普政府的使力不足,所当撷取,或在认清真正塑造川普对外联盟的核心──谁有筹码、谁有权力。

怎么应对一个崇尚零和博弈的特朗普,将是赖清德任内持续不断的考验。 (合成照片/美联社/王侑圣摄)

怎么应对一个崇尚零和博弈的川普,将是赖清德任内持续不断的考验。 (合成照片/美联社/王侑圣摄)

只是,现在问题还在于──一旦踏进川普交易型世界观,让步,恐被予取予求,抵抗,一定招致惩罚。 再借用西蒙唐对川普的描述——他从不奖励善意,他奖励的是卑躬屈膝,即便如此,也很少能得到他的保证。

这应该是包括台湾在内许多国家这阵子以来的领悟。

不过,美国国会(甚至五角大楼)直到今天所关切(担心)的,并非台湾如何失去川普,而是美国如何失去台湾(这将实质冲击美国),《对台六项保证实施法》的起草,是美国国会传递出的一个讯号,既是对川普,也是对台湾发送。 眼前,台湾并不会因为关税就变得脆弱,赖清德的挑战是在遇到崇尚“零和博弈”的川普时,如何在多条战线上同时面对中国的藉机围攻。

 

※作者李濠仲为《上报》总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