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地耗资百亿建古镇 沦为座座“鬼城”
近年来,中国文化旅游业兴起古镇风,不少地方投资数十亿甚至上百亿兴建所谓古城、古镇,却因没有游客而荒废,沦为一座座“鬼城”。分析指,这是中共体制下政绩观扭曲的产物。中共大肆破坏掉真文物,建立一系列假古董、假文物,不仅欺骗消费者,也欺骗市场。
“龙潭水乡”古镇无人问津
8月11日,有社交媒体博主到四川成都“龙潭水乡”古镇游览。古镇仿造《清明上河图》修建而成,位于成都中心城区,占地面积220亩,投资超过20亿元(人民币,下同)。
2013年4月26日,“龙潭水乡”开业。然而,开业仅三年,古镇就成了无人问津的鬼城,街道凄清冷落,一间间商铺大门紧闭,石板台阶长满了青苔,栏杆锈蚀斑驳。
在古镇游览的博主感叹:“很冷清,到处都是很冷清,很萧条,现在这些房子里面基本上都是空的,就像是一座空城,晚上的话就像是一座鬼城。我相信晚上一般人可能都不敢进来,一个人在这个古镇里面逛,真的很恐怖。”
《只有峨眉山》连年亏损 暂停运营
8月6日,旅游上市公司峨眉山发布的中报显示,主营《只有峨眉山》旅游演艺业务的峨眉山云上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实现营收846.58万元(以下简称“云上旅投”),净利润亏损1613.83万元。
半年报还披露,《只有峨眉山》项目于今年6月15日暂停演出。
《只有峨眉山》是中国南方首个行进体验式情景剧,以云海为创意元素,打造了“云之上”“云之中”“云之下”三个演出剧场。剧场项目占地面积约7.8万平方米(117亩),总建面积3.05万平方米。
据官方介绍,《只有峨眉山》总投资额8.19亿元,由峨眉山A联手峨眉山旅游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旅投航空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开发打造。其中,峨眉山A持有该演艺项目公司云上旅投的40%股权,为其控股股东。
据《时代周报》报道,2020年9月,云上旅投为建设《只有峨眉山》演艺剧场向工商银行峨眉山支行贷款5.6亿元,到期日为2036年12月5日。峨眉山A及其他股东按照持股比例对这笔贷款承担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据财报最新披露,截至2025年6月30日,云上旅投实际提款5.36亿元,已偿还4321.26万元,目前仍背负贷款4.93亿元。
报道说,该演艺项目2019年9月底正式对外演出运营,距今已有近6年时间,连年亏损。
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云上旅投的净利润分别为-6057.84万元、-7461.77万元、-9538.58万元、-2.28亿元、-1.24亿元。2025年上半年,云上旅投依然未能走出亏损泥潭,实现净利润-1613.83万元。
天眼查数据显示,云上旅投2019年也亏损,实现净利润-1995.91万元。计算可知,云上旅投6年累计亏损超6亿元。
常德桃花源古镇看不到人影
常德桃花源古镇所在地,就是东晋陶渊明笔下所描写的桃花源所在地,投资50亿元,占地面积1600余亩,2016年完工。
开发商原本要把古镇打造成涵盖住宅、商业街、大型酒店和餐饮等为一体的综合社区,但开业不到一年,古镇就濒临破产,很多已经入住的商户纷纷撤离,很多人亏得血本无归。
有视频显示,桃花源古镇被称为规模最大、荒废最严重的古镇。
很多业主花了几百万在这里买房,结果还没有入住,这里就变成了一座空城,平日里看不到一个人影,安静得让人害怕。很多人想把房子卖掉,却根本无人接盘,很多房子因此空置着,周围长满了杂草。
而类似的四合院式住房,古镇里面有逾700套,总估值15亿元,这些房子挂在阿里巴巴平台降价拍卖,依旧无人问津。
张家界大庸古城四年累亏10.8亿
湖南著名的旅游景区张家界,修建了一座大庸古城,投资25亿元,面积325亩,总建筑面积约18.5万平方米。建筑风格融合了明清建筑元素与土家族特色,配套有戏台、文庙、牌坊街等。2021年6月试营运,2022年8月全面完工。
古城由国企张家界旅游集团主导。原本定位为打造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文化旅游新标杆。建成后预计每年实现营收近5亿元,净利润近2亿元。
但是,张旅集团自运营就没有盈利过,四年累计亏损达10.8亿元。截至2024年底,大庸古城公司资产总额13.95亿元,负债总额16.97亿元,净资产额为负3.02亿元。
这座曾被视为城市文旅标杆工程的古城,每天接待的游客不到20人,唯一盈利项目竟是景区停车场。
如今,大庸古城成了资金沉没的“空壳景区”,也是中国遍地烂尾的文旅产业的一个缩影。
(视频截图)
长沙铜官窑古镇沦为鬼城
湖南省会长沙的铜官窑古镇,号称投资100亿元的文旅项目,总建筑面积达110万平方米,是由新华联文旅发展公司,以古代陶瓷文化为基础,为再现大唐风采所打造的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
项目涵盖8大博物馆、5大演艺中心、3个星级酒店、20家民宿客栈、18处人文景点和4大亲子游乐项目等,同时还有以黑石号特技秀为首的六大娱乐体验项目。
2018年8月,铜官窑古镇仓促开园,景区内项目尚未完全完工。
最初门票收费200元。但古镇一开业就被许多游客抱怨“门票贵”、景区里物价太高。如今古镇除了游客中心区域,其它街区看不到一个人,大量商铺没有营业,被网友称为“鬼城”。
资本驱动政绩工程 古镇成了廉价快消品
上述古镇是中国遍地烂尾文旅产业的一个缩影,2000年后,中国各地争相发展文化旅游景区、小镇、特色街区,并纳入GDP考核与招商项目。然而假古镇、仿古街巷同质化严重,“千镇一面”“文化失真”等批评的声音不断出现,许多古镇渐渐无人问津,沦为一座座“鬼城”。
中国问题专家王赫分析指出,“这是中共体制下政绩观扭曲的产物。地方政府相互之间的竞争,要GDP增长,要拿政绩,要拿市容作为它的脸面,这就导致大量的文旅项目出现。这些项目本身是政治的产物,而不是市场经济的产物,经济可行性很差,目的都是为了当政者,出于政治目的人为造出来的,所以造成了遍地鸡毛。”
本该承载文化记忆的古镇,如今却成了廉价的“快消品”。原居民被“迁走”,生活痕迹被清理干净,换上统一着装的“演员”假装古人表演。“文化被表演化、生活被景观化,这种割裂感日益强烈。”而真正有吸引力的古镇,如若干年前的凤凰、平遥、丽江,是有生活气息的,是“活着的文化”。
王赫认为,“这就是一个扭曲。一个真的文物,它能使人产生敬仰之心。但是,中共把这些真文物都大肆破坏掉了,建立一系列假古董、假文物。这个事情它不仅欺骗消费者,它也欺骗市场。本质上是这个政权无法无天,这个政权就在推行文化虚无主义。”
“它一切都是‘向钱看’,把这个项目表面上建得高大上,实际上是一个利益工程,一个政绩工程。它是一大片一大片建筑建起来,一批批官员倒下去,整个过程腐败问题无所不在。”王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