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紧急提醒 去这54处要小心
近期,广东佛山等地发生输入病例引发基孔肯雅热本地传播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据广东省疾管局发布,7月27日0时至8月2日24时广东新增报告2892宗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其中深圳6宗。 福建省福州与泉州两地分别在7月29日与31日发布健康提示,提醒返榕、返泉人员进行14天自我健康监测,其间若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等疑似症状,请立即就医并告知旅居史。
此外,8月3日,扬州市卫健委发布倡议书,建议市民归来后14天内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及时就医。 8月4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致电泉州市疾控中心咨询,工作人员表示,对于自我健康监测,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并不需要特别向社区报备。
8月5日,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7月下半月(16日—31日)的全市伊蚊密度监测结果,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增大! 目前正是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流行季,深圳人去这些地方尤其要小心!
在全市设置的447个监测点中,不合格的有245个,占了54.81%。 不合格的监测点中——高密度有9个、中密度有45个、低密度有191个。 54个中、高密度监测点中,居民区占了32个、公园占了12个、工地占了5个、医疗机构、学校分别占了1个。还有3个其他场所,这些点很可能就在你身边!
近期出门尽量穿浅色长袖长裤, 不去蚊子多的地方! 出现不适别死忍,药别乱吃,及时就医。
目前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都没有特效药,要避免使用布洛芬和阿士匹林等非类固醇抗炎药,它们会增加出血风险。 因此,一旦出现发热、关节痛或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早期对症治疗,可有效缓解不适症状。
如果怀疑是登革热感染,建议及时到附近医疗机构进行登革病毒抗原检测,具体检测点可通过以下方法查询:在“深圳疾控”微信公众号后台菜单栏选“便民服务” — “基孔病毒检测点”。
基孔肯雅热后遗症可怕吗? 关节会毁掉吗? 别慌,华山感染回应!
近日,广东佛山“三水发布”推出了一份《基孔肯雅热后遗症告知书》,一下子把“基孔肯雅热会不会落下病根”推上热搜。 网上留言五花八门:有人担心“一感冒就要疼一辈子”,有人说“关节会被毁掉”,也有人好奇“有没有药能预防”。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发文回应了5个大众最关心的问题。
Q:得过基孔肯雅热,慢性期会有哪些不舒服?
A:最常见是关节痛➜ 关节炎
手腕、脚踝、手指、膝盖最常“中枪”,通常左右对称。 有时不只是痛,关节周围还会“鼓包”发肿,甚至伸不直。 还有人会遇到:持续乏力、浑身酸、夜里睡不好; 皮肤瘙痒或起色素斑; 情绪低落、心情闷闷等。 这是由于病毒残留+免疫“刹车失灵”——残留的病毒碎片像钉子一样卡在关节滑膜里,免疫细胞火力全开,一边“清理现场”一边也误伤自己的关节,于是痛感循环不止。
Q:后遗症严重吗? 多少人会遇到?
A:3个月后,仍有关节痛的人大约3-5成,真的影响日常生活的人约1成; 1年后,仍有关节痛的人大约2成,真的影响日常生活的人远低于1成。 换句话说,大概率会好,但有少数人痛得久一点。 真正需要拐杖、彻底失去劳动能力的情况相当少见。
Q:会痛多久? 会不会落下残疾?
A:大多数人,6-12个月内疼痛越来越轻,最后“想起来才隐隐痛”。 少数人的症状能拖到2-3年,但也多是“间歇性发作”。 而关节本身拍片子很少看到像类风湿那样的骨头侵蚀,绝大多数变化可逆,不至于毁掉关节。 如果疼痛厉害还硬摃、不肯活动,也可能出现关节僵硬、肌肉萎缩。 所以早干预、早锻炼比什么都重要。
Q:真痛起来,怎么治疗最可靠?
A:参考下表怎么治疗基孔肯雅热最可靠? (深圳攻略通)
以上方案综合参考了包括WHO指南在内的多份国际治疗指南的推荐意见。
哪些是不推荐的?
“吃点保健品慢慢熬”但不用正规镇痛,易错过最佳干预时机; 长期激素单打独斗,疼痛一停药就反弹,还添副作用; 盲目买“秘方贴膏”,但少数含激素或止痛药,治标不治本。
Q:已经感染了,还能预防慢性痛吗?
A:急性期好好休息+正规止痛,痛得厉害要吃药,不要硬撑。 待急性炎症消退后再逐步活动。 但是别拖着不动,炎症初退就开始循序渐进地做关节伸展、小负重训练。 通常,高危人群(> 40 岁、糖尿病、急性期痛得厉害)建议1个月内就去看相关专科,医生会评估需不需要提前上慢作用药。
目前,没有公认的预防性特效药,抗病毒、秋水仙碱等都在探索中,暂未写进权威指南。 目前国外上市的基孔肯雅热疫苗只针对未感染者,对已经得过病的人也帮不上缓解疼痛。 而国内暂无。
总结
基孔肯雅热不是“小感冒”,但也不必妖魔化。 绝大多数人会逐渐痊愈,少部分人如果及早就医、规范用药、坚持康复,也能把疼痛收拾到可控范围。 遇到关节痛千万别硬撑,痛到影响日常生活就去看医生,科学合理治疗很关键。
最后再次提醒,无积水就无幼虫,无幼虫就无成虫,无成虫就无蚊媒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