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子”新政上路 中国房市彻底凉了
中国房市陷入长期低迷,官方日前相隔10年召开“城市工作会议”,前复旦大学学者蔡为民分析,会议定调将使中国城市发展逻辑转向“存量提质增效”。 同时,5月1日起实施的“好房子”政策有助新房价格回升,但恐冲击中古屋市场。
前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地产运营研究所长蔡为民7日举行“城市会议与土拍奇迹下的楼市前景”讲座。 蔡为民表示,中共日前相隔10年召开“城市工作会议”,意味着房市发展陷入瓶颈,中国从2022年开始救房市,但从未出现救了3年依旧没有起色的状况。
蔡为民首先引用数据,指中国房市从2021年9月前后开始下跌,至今各大城市跌幅都超过20%以上。 而今年7月15日召开的“城市工作会议”定调,未来中国房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不再像过去大拆大建,而是锁定城市更新。
此外,房企到位资金也持续紧缩,只有“利用外资”逆势成长25.4%。 蔡为民表示,一方面担心大量利用外资,可能导致无法还钱的恒大悲剧重演,但也不排除可能是外资以投资开发商的方式逢低买进。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的中国的新房价格出现回升迹象,而中古屋价格则持续下跌,显示政策主导下,新房被视为救市主力。 蔡为民指出,目前政策可能采取“用一手(新房)代二手(中古屋),必要时牺牲二手”的策略。
前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地产运营研究所长蔡为民7日举行“城市会议与土拍奇迹下的楼市前景”讲座。 中央社
中国住建部5月1日起实施“好房子”政策,规定高得房率(亦即低公设比)、降低容积率、优化采光通风等。 蔡为民分析,该政策是个双面刃,将使各线城市的新房价格走出行情。 但随着“好房子”数量成长,中古屋就会面临更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