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至6个月 非常关键
《纽约时报》报道,川普贸易战初期,企业普遍选择观望或者吸收成本,但随着关税税率尘埃落定,获利情况恶化,美国消费者恐怕很快就会更强烈地感受到物价上涨。
富国银行(Wells Fargo)经济学家豪斯(Sarah House)更点名,未来3至6个月非常关键。
对此,经济学家列出几个关税影响有限的原因。 首先,在关税生效前,美国企业争相囤积商品,让他们在进口更高关税商品之前,有了很大的缓冲。 在一些产业中,商品被进口商购入,直到交给消费者之前,存在很长一段的延迟时间,例如零售商通常就会提前数月向制造商下订单,因此最近出现在货架上的许多商品,早在高额关税生效的几个月前,就已经装入货柜。
此外,美国消费者如今已对通胀感到厌倦,很多企业都不愿在找到解决方案之前,就把更高额的成本转嫁给他们。
不过,尽管通胀相对温和,物价仍以大部分消费者难以察觉的速度上涨。 哈佛经济学家卡瓦洛(Alberto Cavallo)说,3月初以来,进口商品价格平均上涨3%左右,中国进口商品的涨幅又更大,“零售层面的成本转嫁往往非常缓慢,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感觉什么事都没发生。”他直言,“最终,美国人将支付这些关税的大部分成本。”
富国银行(Wells Fargo)经济学家豪斯(Sarah House)认为,随着更多关税税率确定,接下来3至6个月将是关键时刻,企业正在努力应对关税持续存在的事实。 随着更高额关税环境的确定性提高,他们将更愿意,也更有能力调整售价。 我们已经到了开始看见这些回应的阶段。”
根据美国商务部等政府机构数据,今年6月受关税影响较大的商品价格上涨,例如家居用品、玩具与家电产品。 最近几天,爱迪达、宝侨(Procter & Gamble)、史丹利百得(Stanley Black & Decker)等大型企业都告诉投资人,他们要不就是已经涨价,要不就是计划这么做。
童装品牌Carter's首席财务长韦斯滕伯格(Richard Westenberger)直言,“我们没有兴趣经营利润率更低的业务...... 如果这将对我们的成本结构造成永久性的增加,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来应对。”
目前尚不清楚,关税在下半年将会促成多大幅度的涨价,只会造成一次性影响或者更长久的后果。 尽管如此,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美国消费者最终将更强烈地感受到关税带来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