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关系为何突然如此紧张?
美国总统川普于本周五下令部署两艘核潜艇,以回应俄罗斯安全会议副主席、前总统梅德韦杰夫近期发表的“煽动性”言论。这一回应导致俄美关系再次陷入高度紧张的局势。然而与普京相比,梅德韦杰夫在俄罗斯的政治影响极其有限,为何他的言论能让川普“忍无可忍”?
事态是如何演变到这一步的呢?
事情的起源是梅德韦杰夫近日发表多条充满敌意的言论。他在社交网站的一则贴文中暗示,俄罗斯很可能动用“死亡之手”系统,这是一个在俄罗斯遭到核打击、指挥系统瘫痪后,自动发射核武器的秘密机制,是苏联时期为保护当时的高层而设计的自动化系统。
梅德韦杰夫这些言论不仅充满敌意,还充满了挑衅的意味,听起来更像是一种威胁。
讽刺的是,几个月前,梅德韦杰夫还曾对川普的关税政策表示赞赏,称他敢于打破传统经济秩序,挑战西方盟友,并对泽连斯基在白宫的表现提出严厉的批评。
其实以前的梅德韦杰夫并不是这样的。一直以来,他都被视为俄罗斯自由改革派的代表人物。但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梅德韦杰夫的激进言论不断升级。
2022年乌克兰战争爆发后,他彻底抛弃了过去那种热衷科技、倡导现代化的自由派形象,转而频繁使用侮辱性语言攻击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并讥讽欧洲的衰退,还常常在言论中提及核战争。
从改革派到挑衅者,梅德韦杰夫的转变令人十分疑惑:人们不清楚这是他为了维持公众关注而所做的举动?毕竟激进而具挑衅性的言论可以让他保持公众能见度。还是克里姆林宫通过一种“外交之外的语言”向西方发出挑衅?
有分析认为,梅德韦杰夫的激烈言论反映出克里姆林宫某种程度上的“分工”策略,也就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在普京维持与西方的外交接触时,由他来扮演“坏人”,发表极端言论,以此影响舆论并扰乱西方判断。
美国总统川普于本周五下令部署两艘核潜艇,以回应俄罗斯安全会议副主席、前总统梅德韦杰夫近期发表的“煽动性”言论。 AP
但不论如何,这些言论最终还是激怒了美国总统川普。
其实梅德韦杰夫只是导火索,真正火上浇油的是许多复杂因素的叠加影响。
比如,就在川普此番声明发布仅数小时之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最新一代高超音速导弹“Orechnik”已正式投入量产,并可能在不久后部署在白俄罗斯,众所周知,白俄罗斯与多个北约及欧盟国家接壤,是俄方的重要战略盟友。
普京所提及的导弹具备搭载核弹头的能力,一旦投入量产,对西方国家的安全威胁不言而喻。
此外,真正让川普觉得忍无可忍的原因,是普京无视他为解决俄乌冲突所做的一切努力,并且还持续轰炸乌克兰。
根据法新社的统计,7月份,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了6297次无人机袭击,创下了战争爆发以来单月最高纪录。
其中大量为“诱饵型”无人机,旨在消耗并扰乱乌克兰已然紧绷的防空系统。同时,俄罗斯导弹袭击频率也显著上升,从年初的每月约77枚增长至7月的198枚。
本周三夜间,俄罗斯对基辅的大规模导弹袭击造成至少31人死亡,包括5名儿童,其中最年幼者仅两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此表达强烈谴责。
这一切都让川普感到失望。毕竟在他的第二个总统任期之初,他曾一度向俄罗斯示好,对普京态度温和,并承诺会成为全球“和平缔造者和统一者”。但随着俄方持续轰炸乌克兰,这一外交策略显然未见成效。
美国总统川普曾在六月给俄罗斯总统普京设定了50天的期限,要求其结束乌克兰战争,否则将实施制裁;而本周,他将这一期限缩短至10天,即截止到8月8日星期五。他正考虑实施所谓的“次级制裁”,即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等资源的国家施加制裁,目的是切断俄罗斯战争的重要收入来源。
普京周五对外表示,俄罗斯希望继续与乌克兰进行谈判,并暗示要求川普保持耐心,同时强调战争的进展对莫斯科有利,他表示俄罗斯“希望实现持久和平”。对此,泽连斯基回应称,他愿与普京会面,就结束战争展开谈判。
然而在持续升级的军事行动和紧张外交局势下,这一和平信号是否真实可信,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