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0亿美元基金的“同床异梦”
韩美双方于31日达成协议的3500亿美元(约合487万亿韩元)规模的投资基金,预计在半导体、核电、船舶等尖端战略产业领域展开前所未有的经济安全合作。不过,投资时间、方式等敏感条件未在谈判文件中公开,而是选择了记录在“备忘录”上的方式,可能成为今后项目推进过程中两国产生矛盾的隐患。
当天总统室、企划财政部和产业通商资源部的说明综合显示,在3500亿美元对美投资中,1500亿美元(约合209万亿韩元)作为“韩美造船合作基金”, 韩国将掌握投资对象的决定等方面的主导权。总统室政策室长金容范在发布会上表示:“1500亿美元涵盖船舶建造、MRO(维护、修理、检查)、造船器材等整个造船业生态系统,计划基于韩国企业的需求投资于具体项目。”说明称,将动用政策金融机构,综合提供投资、贷款、担保等支持,以推进造船业进军美国和收购当地的造船厂等。拥有船舶基金领域专业知识的产业银行等预计参与运营。这相当于韩国政府向美国提议的造船合作项目——“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MASGA)”的实施方案。
对此,金容范说:“不同于我们以往讨论过的基金,这是(不同形式的)开放型基金。我们理解的2000亿美元是限额的概念。虽然会有一部分直接投资,但比例不会很高,大部分会是贷款和担保。”这意味着在2000亿美元的范围内,经过韩美双方讨论,每次确定单个项目时,决定的投资方式和金额每次都不同。该方式与此前美日达成的5500亿美元(约合765万亿韩元)投资基金类似。在韩美基金运营的过程中,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进出口银行将为在美国投资或出口的企业提供大规模贷款,而贸易保险公社负责为企业从银行借款提供担保。
但如果川普今后要求进行国内政治用途的过多投资或主张获取更多的利益,可能引发争议。对此,金容范说:“我们在备忘录中写明,该基金包括投资(equity)、loan(贷款)、guarantee(担保)。我们(比日本)加入了更多的安全措施。” 对于美方在利益分配方面的主张,金容范表示:“90%的利润归美国,在正常的文明国家是很难理解的。我们的理解是,这基本上是(对美国境内产生的利润进行)‘再投资’的概念。”意思是说,美国方面并非单方面受益,韩国企业和国家也能从中获益。
西江大学国际大学院教授许允说:“国际谈判很容易让一方吃亏,如果在国内得不到支持,可能会在政治上变得非常危险。现在两国之间彼此保留了解释的空间,(对保持关系)可能反而更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