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星顶流释小龙 竟是争议方丈释永信的关门弟子

懒羊羊看娱乐 2025-07-31 16:00+-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大跳! 释永信被调查,结果还查出个意想不到的关联人物,竟然是释小龙!

你们敢信吗? 当年在荧幕上耍着醉拳、萌翻全国的“小展昭”,居然和如今深陷调查风波的少林寺方丈是这种关系!

2015年7月,一份实名举报信投到了河南省有关部门。 信中直指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挪用寺院资金、侵占少林资产、私生活混乱……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关部门迅速介入调查,一场针对这位高调“明星方丈”的风暴正式开启。 当时的报道铺天盖地,少林的账目、捐款的去向、寺产的归属都被摊在阳光下检视。 很多人以为这只是一场关于宗教场所商业化的争议,没人料到,调查的触角会伸向另一个意想不到的名字。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尘封的档案记录被翻了出来,里面的关联人物让办案人员都愣了一下:童星释小龙。 这个名字立刻被上报、核实。 结果证实,档案记录无误——释小龙,这个几乎全国人民看着长大的功夫小子,法名“释小龙”,正是释永信正式剃度、收入门下的徒弟!

原来,早在1990年,才两岁的陈小龙(释小龙本名)就被父亲陈同山送进少林寺。 1992年,年仅4岁的他跪在释永信面前行拜师礼,由释永信赐予法名,正式成为少林弟子。 这个身份,一直被低调处理,直到这次调查才被意外抖落出来。 有当年嵩山当地的知情人说,这事在圈里算半公开的秘密,但外人极少知道。

消息一出,舆论炸了锅。 大家记忆里的释小龙是什么样? 1993年《笑林小子》里扎着冲天辫、调皮搞怪的“小沙弥”;1994年《新乌龙院》里不苟言笑、拳脚虎虎生风的“龙太子”;特别是2000年《少年包青天》里那个赤胆忠心、奶萌十足的小展昭——在开封府房顶偷吃包子被噎着的镜头,成了多少人的童年快乐源泉。 成年后,他没有像很多童星那样沉寂。 他转型演硬汉,打戏亲自上阵,拒绝替身。 2010年在拍摄《刀客外传》时被道具铁片削破额头,鲜血直流,他缝了针就赶回片场。 公众场合,他对长辈鞠躬、双手接物这些细节一直被粉丝津津乐道。 一位合作多年的武术指导提到他:“这孩子,戏里戏外都讲个‘规矩’,从小在少林扎下的根儿,透在骨子里了。

反观他师父释永信呢? 这次调查的核心,直指其治下少林寺的“商业化迷途”。 举报材料指控他将千年古刹变成了“公司”。 数据显示,1998年释永信成立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亲自担任法人。 随后,少林寺商标被疯狂注册在医药、食品、地产等数十个领域,甚至闹出“少林寺火腿”的争议。 2005年,他策划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实景演出被爆投资高达3.5亿人民币,门票高达数百元。 更被诟病的是2009年将少林寺上市的风波,尽管后来被叫停,但舆论认为此举“彻底背离了佛门清净”。 当年河南当地一份内部报告曾显示,少林寺下属机构的商业收入构成一直模糊不清。而就在调查期间,释永信被拍到身穿15万的云锦袈裟,与清苦僧众的形象反差强烈。 一位原少林寺僧人曾匿名对媒体说:“师父(释永信)常讲‘少林要适应时代’,但没人想到是适应生意场。 ”

师徒二人,两种截然不同的道路和口碑摆在公众面前,引发了巨大争论。 新浪微博的话题“释小龙竟是释永信徒弟”不到24小时就冲到热搜第一,阅读量破3亿。 评论区吵翻了天:“从小展昭的包子脸到方丈的金袈裟,这‘师徒情’我看懵了! ” 有人惋惜:“小龙的干净劲儿是少林给的,师父却把少林变成了秀场? ” 也有人反驳:“师父是师父,徒弟是徒弟,释小龙拍戏辛苦是事实,他师父的问题不该连坐! ”

网易娱乐的报道页面下,一条热评被顶到首位:“查个方丈居然拔出萝卜带出小萌龙,这剧情国产剧都不敢写! ” 佛学论坛里则议论更深入:“释小龙在外拼的是‘真功夫’,释永信在寺内算的是‘真账本’,少林精神,到底该谁说了算? ” 直到风波过去很久,仍有媒体在讨论这个极具象征意义的“师徒对照”——他们各自的选择像是某种隐喻。 记者尝试联系释小龙方面询问对此事的看法,其团队始终没有给出任何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