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正在失去权力,政治“占卜”?

DW 2025-07-31 08:36+-

对于近来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可能“失势”的各类传言,《新苏黎世报》评论写道:有传言、有迹象、也有理由,但却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商报》发表评论称,同川普强加给欧盟的“不平等条约”相比,中国才是欧洲更大的威胁。

关于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是否正在失去权力,近来各种版本的猜测徒然增多。《新苏黎世报》客座评论写道,传言真假姑且不论,这种“政治占卜”本身,正是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这篇题为《习的影响力正在消失?》的评论写道:

“2023年,习近平连续第三次出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一职,此举公开违背了中国宪法中两届任期限制的规定。作为对毛泽东残暴统治的反思,中共对领导人任期做出了限制。习近平打破任期限制后,大多数评论员都认为,习已经登上了权力的巅峰。

开启第三个总书记任期的过程中,习近平在2022年10月的二十大闭幕式上,当着全世界的面羞辱了他的前任胡锦涛。胡锦涛属于中共改革派,他在看到习近平拟定的人事安排时神情震惊,因为他所属的改革派阵营中没有任何人得以进入权力核心。这是习近平进一步背离后毛时代中共改革开放政策的明确信号。

然而,近几周来,胡锦涛显然又重新返回了政治舞台。热衷北京政情的专家们认为,这是习近平路线不再毫无争议的明显信号。5月19日,《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双双发表文章,强调了胡时代‘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等治国理念。这显然是对习近平定于一尊式执政风格的公开叫板。习近平将自己的思想写入宪法,并使之成为全国从小学生到法官必须学习、不可置疑的内容。党媒如此高调地为胡锦涛的公开平反,显然不可能符合习近平的心意。”

"任何人的权力都有终结的一天"

《新苏黎世报》客座评论作者Alexander Görlach 写道,除了胡锦涛的“意外复出”之外,其他被解读为习近平大权旁落的迹象还包括:党内人事的微妙变化、军队内部的整肃,以及习近平本人神隐多日等等,不一而足。评论写道,在极度封闭的中共政治体系中,真相往往隐藏在细微信号与复杂派系斗争的背后。

“无论如何,这些传言都无法得到证实。不过,习近平一系列政策失误确实引起了民众的不满,对于遵从‘稳定压倒一切’的中共来说,这一切确实有可能会削弱习近平的地位。习近平严苛的清零政策引发了1989年天安门事件之后最严重的反对共产党政权的抗议活动。而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更使无数中国人血本无归、倾家荡产,与此同时,青少年失业率也创下了历史新高。

关于‘习近平失去权力’的故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反复出现,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确凿证据可以显示‘习时代的终结’已近在眼前。中美贸易战中,习近平在同川普的博弈中占据了上风,为了获取稀土和其他矿产品,美国最后被迫做出了让步。这有可能会令习近平的地位得到巩固。然而,人世间,任何人的权力都有终结的一天。”

习近平正在失去权力,政治“占卜”?

“同川普相比,中国对欧洲构成了更大的威胁”

《商报》发表评论写道,上周末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同美国总统川普签署的贸易协议,不禁让人想起了十九世纪下半叶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一向自信而强大的欧盟突然变得软弱而虚伪。评论写道:

“考虑到欧洲在军事上的单薄与脆弱,为了延续从川普那里‘购买保护’的希望,承担这样的风险和成本仍是必要的。诚然,对于一向自豪的欧洲来说,被川普如此粗暴对待,确实极度屈辱。但这是欧洲在自食其果,毕竟多年以来,欧洲没有在军事与技术领域努力赢得自主的实力,也没有坚定推进内部市场的一体化。因此对欧洲而言,更明智的做法是将对这份‘不平等条约’的愤怒与羞耻,转化为加强自身实力的动力。

与此同时,特别是德国决策者们不能忽视一个更大的威胁:从汽车、机械制造到化工等核心产业面临的最大威胁,其实源于与中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制度性竞争。同川普相比,即将到来的‘中国冲击’更会给欧洲带来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威胁。川普及其幕僚们都曾羡慕德国和欧洲仍然保有远超美国的工业底盘,而这也正是未来重建军事实力不可或缺的基础。但是今天,这一基础正在面临威胁。

即将到来的‘中国冲击’却几乎没有在公众舆论中受到足够的重视,这简直是一种玩忽职守的行为。欧洲必须在夏季休假后调整对华战略。”

  • 最新评论
  • lary

    俄罗斯及其同伙的行径也许会唤醒欧洲

    屏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