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川普新AI计划 如何与中国竞争?
白宫官员认为,该策略对于在与全球竞争对手的“人工智能竞赛”中获胜至关重要,尤其是对抗中国。
美国政府周三发布一项具重大战略意涵的“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意图藉由放宽监管规定、加速出口推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并以中国为主要竞争对象,展开一场新世代科技主导权的角力。
这份长达28页的蓝图,由川普政府的人工智能与加密货币事务专员萨克斯(David Sacks)与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主导撰写,内容涵盖90余项具体政策措施。计划一经公布,随即引发美国国内科技界、政策圈与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此前曾警告,中国有可能在人工智慧主导地位的竞争中超越美国,周三他表示,在这份行动计划中,川普政府大幅转向市场导向政策,与前任拜登政府主张以安全监管为首的作法形成鲜明对比。计划中明确指出,将削弱目前存在于州与联邦层级,对人工智能开发的环保规定与多元化目标,并取消对“误资讯”与气候议题的政策限制,理由是要“维护言论自由与美国价值观”。
川普政府承诺加快数据中心的兴建程序,松绑《国家环境政策法》与《清水法》相关限制,允许在联邦土地上兴建并使用电力供应数据基础设施,以应对近年因人工智能与云端运算需求暴增而出现的电力瓶颈。同时,为了减少企业营运负担,联邦层级将取代分州监管,建立统一的人工智能法律与标准。
在国际竞争方面,行动计划特别针对中国进行战略布局。美国商务部将带头,堵住现有对中国出口先进芯片与芯片制造设备的漏洞,并加强对出口终端用户的追踪监控。美国还将透过技术定位与验证措施,防止中国等所谓“关切国家”,绕过禁令取得美国高性能计算资源。
此外,美国也将与欧洲与亚洲盟友合作,推动全球芯片与人工智能技术出口管制体系,阻止中国企业在国际标准制定领域中扩大影响力。白宫特别指出,当前国际间过多的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受到中国企业主导,意图透过制定人脸识别、监控与内容审查标准来输出中国模式,这与美国所坚持的自由与开放原则背道而驰。
为了反制此趋势,川普政府计划由商务部与国务院牵头,向全球盟友推动采纳“符合美国价值观”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并将主导开发“全栈式AI出口套件”,也就是涵盖硬体、软体与相关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以推广美国制技术,压制中国模式的国际渗透。
美国政府于2025年7月24日周三发布一项具重大战略意涵的“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旨在与中国对抗。
尽管行动计划对企业界无疑是重大利多,尤其对英伟达(Nvidia)、超微(AMD)、谷歌(Google)、微软(Microsoft)、OpenAI与Meta等科技巨头而言,更代表政府在出口政策与监管松绑方面提供背书,但这项政策也遭致国内不少批评声浪。消费者权益组织Public
Citizen发表声明指出,这是一场对企业的“大礼包”,让科技公司得以在毫无问责的状况下,推出未经验证的人工智能产品,甚至借此削弱原有的环境与资讯透明保护机制。
川普政府的立场则是认为,唯有积极行动、加快布局,美国才能维持领先地位。副总统万斯(JD Vance)在活动中直言,若继续自我设限,反而会让中国迎头赶上。他指出:“这不是中国抢走我们的优势,而是我们自己愚蠢的政策让他们追上来。”
川普上周才批准英伟达向中国出口H20芯片,该型号原为避开拜登政府禁令设计,但其再次开放出口亦引发部分共和党内保守派的批评,担心此举将再次削弱对中国的技术封锁。白宫方面则表示,这项问题仍属司法审理范畴,不在行政命令的调整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