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非救楼市 中央城市会议 习讲话揭秘

星岛日报 2025-07-17 19:08+-

时隔十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一如本栏预测,尽管内地楼市仍然低迷,但会议的重点并非救市。 官方发布的会议公报,没有“二次棚改”,城中村改造不会像10年前那样大干快上,而是提出“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议发表讲话,官方《人民日报》和新华社昨天分别披露了部分讲话内容,值得一读。 习指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城镇化不能面子可以、里子不行,不要搞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事情。 有些事要打攻坚战,有些事要久久为功。”

会议重点非救市

关于城市建筑,他强调要“让我国城市建筑更加体现中华美学和时代风尚”,“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层建筑最多的国家,要严格限制超高层建筑,增强高空消防能力,全面提升房屋安全保障水平。”

熟读历史的最高领导人特别重视城市发展的文脉赓续。 曾经主政福州的他在会上说起一个故事:北宋年间,福州知州张伯玉倡导“编户植榕”,多年后绿荫满城、暑不张盖。 “我在福州时,就提倡多种树,少种草,不能让老百姓挨晒。”

几年前,广州因为大种凤凰木,砍伐3000多株老榕树,被定性“破坏了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风貌”,导致广州书记与市长双双撤职。 习近平在这次会上说:“像大规模迁移砍伐树木、滥建文化地标、随意更改老地名那样的事,决不能再干了。”

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新华社

习近平在会上还谈到领导干部政绩观,平常的考核不能光盯着GDP增长了多少、建了几个大项目,还要看欠了多少债。 不能让一些人击鼓传花,把问题留给后人。”“过去搞GDP论英雄,别的都忽略不计,一俊遮百丑。 现在很多事一丑掩百俊,一件事搞坏了,信誉、形象、声誉马上就下去。 老百姓的感受在哪方面最强烈,大家一定不要忽视了。”

不能把问题留给后人

习近平主政浙江,曾经对世界超市义乌市实行史无前例的扩权,推动经济发达的龙港撤镇设市,由温州市代管。 会上,他回顾浙江两地破题收获的启迪:“对经济规模大、人口增长快的县级市和特大镇,适时调整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过去海外舆论认为它是不可破解的”,习近平在会上还赞扬北京的“大城市病”明显缓解:“最为人称道的是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蓝天成为常态。 我在北京APEC会议上向全世界宣布的APEC蓝没有食言,实现了。”

“推进城镇化是一个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的过程”,习近平说,“上项目,一说就是几样:人工智能、算力、新能源汽车,是不是全国各省份都要往这些方向去发展产业?”

  • 最新评论
  • 莘莘游子

    从理念和目标上看,2024年的会议进一步将“人民城市”的理念具体化、系统化,提出“一个优化、六个建设”的战略任务。六个建设分别指向城市未来发展的六个目标——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体现了“以人为本、功能优先、生态低碳”的发展方向。这些目标远不止GDP,更关注城市是否让人民生活得更方便、更舒适、更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在城乡关系方面,2015年强调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鼓励农民进城落户。2024年则更进一步指出,城市发展不能以牺牲农村为代价,“不能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强调城乡融合发展,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习近平特别提出,退出宅基地和责任田必须坚持自愿原则,不能强制收回,这展现出对农民利益的高度重视。 另外,在治理和考核方面,2015年会议强调科学规划、依法治理。2024年会议则更进一步提出,“不能光看GDP增长,还要看欠了多少债”,把考核重点从“显绩”转向“潜绩”,并要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防止喊口号、搞形式,强调真正落实和长期责任。 总的来看,2015年会议是定方向、建框架;而2024年会议是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校准战略、深化改革。十年之间,中国城市发展由“快”转“稳”,由“量”转“质”,治理逻辑也由“管建设”转向“管生活”,更加注重服务人、尊重人、提升人的生活质量。这种理念的变化,既是对城市发展规律的顺应,也是对人民群众真实需求的回应。 这次会议再次确认“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根本立场,也表明中国城市化已进入一个更加复杂、更需智慧的转型阶段。未来的发展,将更加依赖制度设计、干部能力和历史耐心,而不再是单纯靠投资拉动和土地扩张。这不仅关乎城市的面貌,也关乎中国式现代化的成败。

    屏蔽
  • 莘莘游子

    -产业发展:盲目追风、急于求成、政绩冲动 解决方案:“规划产业布局必须按规律办事”,不能全国都去搞AI、新能源,必须立足本地基础条件、市场规律和长远战略,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强调“推进城镇化是水到渠成的过程”,必须循序渐进,不能搞短期拉动、拔苗助长。 -干部作风:三拍干部、不懂装懂、政绩冲动 解决方案:督促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重实绩、讲责任、讲科学决策;严防“自以为是”“不懂装懂”导致的错误决策。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提出“抓落实如敲钉子”,要“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不能只喊口号。 -城市理念:面子工程、外延式扩张 解决方案:“不能面子可以、里子不行”,城市建设要注重功能性、人民体验和可持续性,避免形象工程;强调“久久为功”,要有历史耐心。推动城市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注重结构优化、资源效率、公共服务和生活质量提升,而不是简单扩张地盘。 -城乡关系:城乡割裂、强制收地 解决方案:推动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避免“城市现代化掏空农村”的失败路径。明确指出:“农村宅基地、责任田退出必须坚持自愿,政府不能强收”,体现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 -文化生态:滥建乱砍、文化失序 解决方案:“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反对文化造假与破坏传统文脉,强调“老地名、老建筑、老习俗要保护”;讲述福州榕城植树传统案例强调“留住乡愁”。提倡“多种树、少种草”,注重生态功能与城市气候适应性;将绿色低碳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方向之一。 -治理与执行:片面考核、落实不力 解决方案:“不能光盯着GDP增长,还要看欠了多少债”,从单一增长指标转向综合绩效、风险与民生并重的考核体系。“要听到落地的回响”,强调每项政策和工作必须可执行、可追责、可反馈;继承“之江新语”时期的“钉钉子”作风。

    屏蔽
  • 莘莘游子

    时隔十年,中央再次召开城市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习总书记全面总结了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经验与问题,并对未来方向作出新的战略部署。本次会议既延续了2015年那次城市工作会议的核心精神,也展现出更为清晰的问题意识和系统性的发展理念。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中国城市工作正从“做大做强”向“做实做细”发生深刻转变。 2015年召开的第一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是在中国城镇化快速扩张、农村人口大量进城的背景下召开。那时,城市建设仍以大规模扩张为主,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初步提出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并明确提出“一个尊重、五个统筹”,即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统筹空间、规模、产业、生态和文化五大要素,为城市发展奠定了基本方向。 十年后的2024年会议,所处的背景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城镇化率已从50%提升到接近70%,城市新增空间收缩,增量扩张已不再是主要方向,转而进入“提质增效”的阶段。习近平指出,中国城市发展要从追求速度和规模,转向更加注重质量、功能和可持续性。他特别强调“城市不能面子可以、里子不行”,必须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与2015年相比,2024年这次会议的问题导向更加强烈。总书记罕见地点名批评地方盲目追风热门产业,比如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指出各地不顾自身条件,扎堆上项目,带来资源浪费与债务风险。他还严厉警告要防止出现“拍胸脯、拍脑瓜、拍屁股”的“三拍干部”,批评一些人拍脑袋决策、轻诺寡信、最后拍拍屁股走人,造成严重后果。此外,还特别点出了搞“面子工程”的问题,批评一些地方为了形象搞大广场、地标建筑,却忽视了民生和公共服务。 这次会议提到的这些问题和提出的解决方案都非常实在、到位,切切实实触及要点。如果能深刻理解和领悟并加以切实执行和落实,这城市建设将会有一个非常理想的美好的前景。

    屏蔽
  • lary

    人民群众从来都不能够参与,都是少数人在那里指手画脚,多少年来都一个道道

    屏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