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对华态度转软 是转机还是交易
作者翁履中/美国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
根据媒体的报道,美国总统川普对中国的贸易态度出现明显软化。 知情人士透露,川普正在为与习近平举行峰会铺路,并试图重启类似其第一任期中的采购型贸易协议。 这与他同时对盟邦祭出高关税手段的强硬立场形成鲜明对比。 英伟达CEO黄仁勋在与川普会面后成功争取H20芯片对中出口许可,美国政府此举已被视为向中国展现“贸易诚意”的一环。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第二季表现优于预期,GDP增长率达5.2%,中国企业在贸易协议可能破局前积极“提前发货”,也展现出北京在压力下的应对力。
川普对中政策始终都是生意!
美国对中政策态度软化或是趋于和缓,并非失败主义或意识形态出现变化,而是基于美国利益计算的真实脉络与逻辑。
川普希望跟中国做生意而不是开战,这点其实早在第一任期就有明确迹象。 他关注的是可见的交易成果、可计算的数字利益,这与鹰派长期的战略抗中立场有所不同。 从英伟达芯片解禁到稀土政策交换,我们看见的是务实交易逻辑胜过安全鹰派论述。
这不是和解,而是因为要交易所以必须要有能谈得下去气氛。 而且,美中双方的领导人,现在其实正扮演着面对内部鹰派势力时,最大的缓冲器,防止竞争全面升温。
对台湾而言,我们不必过度担心成为筹码,但也不能天真以为我们始终会有特殊对待。 台湾不太可能主导美中议程,也没有机会真的成为棋手,但我们必须充分理解自己在谈判桌上的角色。
尤其在川普风格主导下,美方的台湾政策灵活性极高,这意味着,台湾必须准确掌握每一次过境、会谈、军售等事件的时机敏感度。
赖清德总统即将出访中南美,预计过境美国。 虽然美中双方都不太可能在此刻挑衅对方,但台美互动的每一步,都可能被北京解读为谈判筹码。 民进党当局需要比过去更精确地掌握节奏,不要让无心的细节影响未来的对话空间。
对台湾来说,稳中求进的外交智慧,在当前不稳定的关系中,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