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深重 北京开罕见会议

新唐人 2025-07-15 10:24+-

7月14到15日,中共在北京召开了罕见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七个政治局常委全都出席了。

说罕见,因为自中共建政以来,以中央名义召开的全国城市工作会议只有过4次,分别在1962年、1963年、1978年和2015年。

习近平在这次会上喊话,说要加快建立所谓的“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声称要“稳步推动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但并未提出具体的振兴房地产市场措施。

就在会议之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再度出现明显恶化迹象。

根据中共统计局的数据,6月份中国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下降了0.3%,是八个月以来最大的月度跌幅,同比也下跌了3.2%。而且,今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了11.2%,新房开工面积更大幅减少20%。

面对这种局面,市场本来对这次城市工作会议充满期待,希望能有一些具体的刺激政策。

没想到,习近平只讲了一堆大话,完全没给出明确措施。

彭博社报道,晨星公司(Morningstar Inc.)的房地产分析师张杰夫(Jeff Zhang)说,投资人对这次会议期望过高,现在发现实际内容没想像的好,接下来可能会大量抛售房地产相关股票。

果然,今天消息一出,中国房地产开发商股票指数在香港一度暴跌4.27%,之前靠预期刺激上涨的行情,全部打回原形。

路透社也引述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资深经济学家徐天辰(Xu Tianchen)表示,现在中国房市明显疲软,接下来当局恐怕只能靠放宽购房限制、降低交易税费这些“小动作”,来勉强稳住市场。

虽然中共一直宣传会增加保障房供应,但高盛在6月份的报告就指出,中国房市的需求已经长期萎靡,未来几年新房需求可能一直在2017年高峰期的75%以下徘徊。

摩根大通则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现在还在“摸索底部”,未来市场可能会进一步分化。也就是说,一线城市和低线城市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民营房企和国企的境遇也将继续分裂。

市场人士普遍担忧,中国房地产持续下滑,恐怕会进一步拖累整体经济复苏。

危機深重!北京開罕見會議 習喊話難救房市7月14到15日,中共在北京召开了罕见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七个政治局常委全都出席了。图为,2023年8月15日,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碧桂园在北京的一处开发项目。(PEDRO PARDO/AFP via Getty Images)

  • 最新评论
  • 莘莘游子

    2)政治: 2.1 这是一次对房地产系统性风险的共识托底会议 会议文件清楚点出:房地产已经深陷困局,过剩、需求枯竭、信心崩塌是当前的基本面。与其说这次会议是为了救房地产,不如说是一次全系统的心理辅导与底线划定,告诉所有的人,政府官员,房地产公司等等,别再幻想靠房地产翻盘,也别指望中央会大水漫灌地救市。这是一次政治止血式的共识建设,为的就是避免出现大规模系统性风险。 2.2 重塑政绩评价体系,终结靠房产拉动政绩的旧逻辑,强调民生与治理 一直以来,地方官员升迁的路径清晰可见:搞大项目、建新区、拉地王,房地产搞得好,仕途也光明。这次会议却强调城市内涵式发展、城市韧性、城市温度,也就是说,未来的政绩标准,不再是你建了多少,而是你城市的居住品质、服务能力有多强。从房价、地价的逻辑,转向民生、生态与治理能力的逻辑,这意味着一次实打实的官场风向转向。 3)产业: 3.1 房地产让位,新质生产力正式上场 虽然会议主题是城市,但从结构和表述看,背后的方向极其明确:未来增长要靠新质生产力来接棒。人工智能、新能源、半导体、先进制造,这些才是国家真正愿意投入的方向。会议中的城市更新,也被赋予了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功能,让城市成为创新生态的载体、现代产业的支撑平台。房地产被称为死水池,而科技产业才是活水源,这就是资源再分配的背后逻辑。 ... 开了这次会议以后,哪个高级官员,要是看不清这些,可以依此受罚了。

    屏蔽
  • 莘莘游子

    从表面上看,这场会议聚焦于城市发展和房地产转型,但实质上,它传递的政治信号远比通稿内容更深刻,涉及了财政、产业、政治、治理体系的深度换轨,是国家层面对未来发展逻辑的全面梳理与重塑,显示了国家战略系统性转向。 1)财政: 1.1 为地方财政换道转轨提前定调 过去二十年,中国地方财政极度依赖土地财政,靠卖地、收契税、征房地产增值税维持政府运行。但如今,开发商不愿拿地,市场也冷淡,卖地收入大减,财政压力越来越大。会议没再提房地产刺激政策,是在明确告诉地方政府:今后没地可卖了,也不会再靠放水拉动房价,你们要想办法靠创新和城市治理自己活下去。 1.2 房地产资产价格软着陆,争取时间窗口 会议并不激进,而是稳中求变,意思很明确:房地产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暴涨暴跌,起死回生,这次政策的目标是逐步转型、慢慢托底。怎么托底?靠城市更新、靠改善居住品质、靠限制高杠杆和盲目开发,最终实现房地产市场的平稳退出机制。 1.3 为财政重建做技术与制度准备 这场会议透露的一个关键信息:中国正在为未来的财政新结构作技术准备。 这次会议,谈得最多的不是盖房,而是城市更新、基础设施改造、老旧管网重建、防洪排涝系统等。这些看似工程问题,实则是为新的城市产业链与未来的服务型税收机制铺路。将来可能会出现的城市资产证券化、土地储备的投资信托基金或其它更新型的财政工具,就是这种架构的雏形。

    屏蔽
  • 莘莘游子

    读后感。 时隔十年,习主席亲自主持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并召集大批省部级高官与会,这充分显示会议的重要性。 这次会议的结果完全出乎很多人原先的预料,会议最直白的两个台面上的意图,表达的非常清晰: 第一,是宣告房地产支柱产业地位的终结。 中国房地产曾经是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但今天,这条轨道已经走到尽头。房子太多、人口太少、债务太重,继续押宝房地产,只会拖累国家整体发展。 第二,是向省部级高官发出明确信号:不能再靠房地产拉动增长。 这次会议,通篇没有提任何房地产刺激措施,也没有打算再搞“棚改2.0”,意思再明显不过:要各地官员收起“靠卖地搞GDP”的老思路,转向更高质量的发展方式。

    屏蔽
  • antiflz

    独轮团体对中国的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关心一把,没见过他们对供他养他的美国加拿大做出过任何有益的事情,任何公益活动体育文化活动都没见过他们现身,倒是街头鼓噪扰民的事情没少干。

    屏蔽
  • 曹刿论战

    250治国,难得一遇

    屏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