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顿·马丁全新Vantage S官图发布

汽车之家 2025-07-08 18:56+-

7月9日,阿斯顿·马丁全新Vantage S官图正式发布,该车是在全新Vantage基础上针对外观/内饰细节进行升级,并且针对底盘等方面进行优化,搭载4.0升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为3.4秒,最高车速325公里/小时。

继近期发布的DBX S之后,全新Vantage S进一步延续了阿斯顿·马丁以“S”后缀命名高性能特别版车型的品牌传统。

这一规则可追溯至2004年在巴黎车展上首次公开亮相的Vanquish S,随后,品牌于2011年和2013年相继推出了搭载V8发动机和V12发动机的Vantage S车型。

值得一提的是,该车将在2025古德伍德速度节完成亮相,预计四季度交付。

外观方面,阿斯顿·马丁全新Vantage S采用标志性的家族设计,其前部采用了中央布局的引擎盖导流翼片作为标志性设计。

这些通风口翼片采用亮黑色或2x2斜纹碳纤维材质打造,不仅赋予前脸更具张力的设计风格,更优化了“Hot-V”结构V8发动机的散热气流排放效率。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车型身份仅以低调却极具辨识度的专属“S”标识呈现于前翼子板上,据官方透露该“S”标识是手工精制而成,并采用黄铜铸造,红色“S”字样以玻璃珐琅工艺填饰,搭配亮面或深色镀铬外框,外框颜色可根据客户选定的品牌翼形徽标颜色进行匹配,彰显尊贵。同时,该车还可以选配专属定制的21英寸缎面黑Y形辐条轮圈,延续了“S”系列车型标志性的红色元素设计。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尾部方面,全新Vantage S的贯穿式尾箱盖扰流板设计让其有着不错的视觉辨识度,同时全新设计的后扰流板不仅以视觉张力强化性能基因,更能在车辆极速行驶状态下额外增加44公斤的车尾下压力,使整车极速总下压力达到111公斤。新扰流板的引入也进一步优化了整车的空气动力学表现,在增强行驶稳定性的同时,将整体下压力重心前移,从而带来更敏锐的入弯响应与持续的高强度弯道抓地力。此外,新增的前扰流板和前部文丘里导流叶片等底盘系统优化措施,共同贡献了另外67公斤的极速下压力增量。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内饰方面,该车继续延续了“S”车型专属的设计语言,标配由独特Alcantara材料与真皮打造的“Accelerate竞速级”内饰,并辅以缎面2x2斜纹碳纤维饰条。同时,全新Vantage S的内饰也以同色系手工刺绣“S”标识点缀于座椅靠背上沿,据官方表示每一个“S”标识刺绣均由近2.500针、消耗逾16米丝线精工打造,用细节诠释极致奢华的追求。

汽车之家

全新Vantage S座椅上精绣的“S”标识与头枕处的阿斯顿·马丁翼形徽标形成呼应,同时客户可选采用行业首创的立体雕刻(凸印和凹印相结合)工艺,其通过高达1.5吨的极高压力配合高温处理,在皮面上雕琢出立体阿斯顿·马丁翼形徽标。此外,该“S”标识也在迎宾踏板与发动机铭牌设有,继续提升设计感。除此之外,该车内饰中的驾驶模式旋钮的滚花金属表面经阳极氧化工艺处理,提升精致感。值得一提的是,全新Vantage S还可选装“Inspire Sport匠心级运动”内饰,提供全车半苯胺真皮包覆或半苯胺真皮与Alcantara材料拼接两种材质选择,并支持单色或双色搭配方案。

汽车之家

动力方面,全新阿斯顿·马丁Vantage S搭载4.0升双涡轮增压V8发动机,最大功率665马力,最大扭矩为800牛·米。官方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3.4秒(全新阿斯顿·马丁Vantage 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为3.5秒),0-2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10.1秒,最高车速为325公里/小时。同时,为进一步强化驾驶者的驾控感与性能体验,阿斯顿·马丁工程师对油门踏板的阻尼与响应进行了深度调校,通过匹配对应“S”车型专属线控油门曲线的阻尼,并针对每种驾驶模式进行精细化调校。此外,该车的动力总成系统也进行了优化,其中起步控制系统经过调校后,使得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缩短0.1秒至3.4秒,0-200公里/小时加速则仅需10.1秒。车辆最高时速依然保持在惊人的325公里/小时(202英里/小时)。

全新Vantage S还针对新款Vantage悬架硬件、动力总成支架和控制软件进行了一系列细节升级,不仅提升了车辆的敏捷性,更优化了驾驶反馈、人车连接感与行驶稳定性。针对Bilstein DTX自适应减震器的硬件调校与软件标定的优化升级,显著提升了车辆的前轮路感与响应速度;同时,降低后弹簧辅助刚度以平衡压缩与回弹,从而改善低速行驶质感。变速箱支架刚度降低了10%,有助于控制动力总成与车身及底盘之间的动力传递。通过将后副车架直接固定于车身(而非使用橡胶衬套固定),进一步增强了车辆的转向直接性与路感反馈。最后,为了最大化硬件与软件升级的综合效益,阿斯顿·马丁工程师对于悬架的外倾角、前束角与主销后倾角设置均进行了精细调校,以提升响应速度和高横向载荷下的前轮抓地力,并精确实现了整体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