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元购”外卖爆单 阿里与美团顶风内卷
在中共高喊“反内卷”的大背景下,大陆外卖市场却上演一场前所未有的价格战。阿里巴巴与美团两大互联网巨头,近日在即时零售与外卖领域激烈交锋,补贴力度升级至“0元购”,红包狂洒市场,导致订单量暴增、平台瘫痪、店员崩溃、骑手暴走。这场顶风开打的“红包战”,恐还将持续。
“0元喝奶茶”引爆消费潮 店员与骑手吃不消
7月5日,阿里旗下的淘宝闪购与饿了么突然启动“闪购日”,推出高额红包补贴,优惠包括“满25减21”、“满16减16”,用户实际几乎可“免费用餐”。消息一出,全网轰动,不少用户晒出“0元喝奶茶”、“4元吃汉堡”的外卖订单。
美团迅速还击,升级补贴至“满19减19”,也出现大量“0元购”优惠,当日单量突破1.2亿笔,创历史新高,甚至导致APP一度瘫痪。
“0元够,昨天晚上美团也回应了,就有个特别有意思的事,他一直在讲那个行业反内卷,然后李强又讲超级消费大国。结果是消费了,全都是0元购。”
“昨天晚上六点以后,美团突然给全中国所有的美团用户投放了。我昨天去现场看,北京好几个店,我去那个店,离我比较近的,就光那一个茶摆道(谐音),澳大利亚也有茶摆道,还有密雪冰城。有三百号人围着那,就不要钱吃饭。免费的,纯免费,然后我今天还有七八杯要去取。”
“搞这个0元购,我昨天问了店员,店员说这个活动是昨天下午开始,说是最近不定期在搞。然后这两天外卖界这个内卷大战,就是比之前还要猛烈。
“像淘宝的闪购,竟然有满25减24的券,昨天朋友圈一个人是三毛钱满了十五单。我的天,这简直跟白剽没什么区别。这个确实上了热搜了。”
据星岛日报报道,一间知名茶饮店员表示,店员人均工作14个小时,有老板自己上手打包,“外卖单量是平时的5倍,做单已经赶不上出单速度。”还有奶茶店员说,“一天把半年的库存都卖完了。”网民则称,去自提时,“看服务员都是生无可恋的样子。”
“美团的补贴投放是突然进行的”,骑手卢叔表示,“突然发现单量哗啦啦的,单子深不见底。”他坦言,“平台之间的竞争,让骑手赚到了钱,我们还是开心的。”
在这波补贴制造的消费潮中,不是人人都怀着捡便宜的心态参与其中。大陆一位律师表示:“我不会参加这类活动。主要就是内卷太严重,大陆市场的常态。把市场上的对手卷死,退出竞争。再垄断。”
美团守城 饿了么力图反超 京东被边缘化
长期以来,美团稳居中国外卖市场霸主地位,市占率达七成以上,饿了么则仅有两成多。此次饿了么突袭出招,被视为阿里集团重组后的首场实战,背后意味深长。
6月底,阿里将饿了么与旅游平台飞猪并入中国电商事业群,由蒋凡统一领军,实现集中化决策与资源调配。此次补贴战正是新架构下的第一步棋,反映出阿里在对本地生活业务的重新布局。
面对大陆“0元购”现象,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专任教授孙国祥表示:“市场饱和与存量竞争,在经历了高速增长期后,中国外卖市场已进入成熟阶段,主要玩家(如美团和阿里旗下的饿了么/淘宝闪购)都在争夺有限的用户和订单。
“这种“烧钱”补贴是获取或巩固市场份额最直接、也最激烈的方式。”
时评员高天佑在信报财经撰文表示,这场由饿了么与美团主导的补贴战,最大输家可能不是“烧钱”方,恐为今年才进军外卖市场的京东。京东曾祭出百亿元补贴计划抢市,但在双雄正面对决中,显得势单力薄,既无稳固用户基础,也缺乏持久烧钱能力。
目前京东在补贴战中按兵不动,未正面应战,却面临艰难抉择:“跟”会违背中央“反内卷”方针,不跟则可能前功尽弃,早期累积的市场份额恐被重新瓜分。
政策红线下的“不得不卷” 茶饮股成赢家
上周,中共财经委员会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整治内卷式竞争”。阿里与美团却发起补贴大战,抢占市场份额。孙国祥认为,此轮补贴战的目标是藉高频次服务抢占用户入口流量,进而导流至利润更高的电商、旅游等业务板块。
孙国祥说:“平台生态战略,外卖不仅是餐饮服务,更是平台吸引用户、建立高频消费习惯的入口。特别是对于阿里巴巴而言,将饿了么和飞猪并入其中国电商事业群,显示其希望利用外卖的高频次服务,向低频次的整体电商或旅游服务进行交叉销售,实现“低价引流、供应链变现”的战略。
据港股表现观察,在7月8日前后,多只茶饮股强劲上扬,反映市场看好这轮补贴战的外溢效应。 7月7日,茶百道(02555)飙升11%,古茗(01364)扬逾6%,沪上阿姨(02589)在这波外卖价格战中股价也上涨 4%以上。
信报财经报道券商观点,咖啡茶饮将成为外卖平台大战的最大得益者。 当平台为了流量“烧钱抢单”,这些品牌却凭借用户心智与产品刚需,在无成本的情况下实现营收与市值的双重提升。
各自“烧钱”至少数十亿 胜负未定 战火恐持续
世上没有“免费午餐”,背后总有人要付钞。据业内人士估计,饿了么和美团这趟“斗派红包”,各自“烧钱”至少数十亿元。
孙国祥表示:“抢占即时零售市场,除了餐饮外卖,这种补贴战也延伸到了即时零售领域,包括生鲜、药品、3C数码等。平台希望通过补贴,快速扩大其在即时零售市场的占有率。”
孙国祥还认为:“这种模式是‘烧钱’换市场,对平台的资金链和盈利能力构成巨大压力。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无限期地承受巨额亏损。一旦平台无法再维持高额补贴,或市场格局基本确定,这种模式就会趋于缓和甚至消失。”
市场观察人士预估,此波补贴战将延烧至9月达投资高峰,之后视政策风向与资金压力或将出现拐点。最终,外卖市场或重回“两强共治”格局,京东可能被挤出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