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收到5份病危通知书 00后女孩拼死挣钱续命

羊城派 2025-07-04 20:43+-

今年6月,22岁生日那天,胡心瑶收到了一份病危通知书,这是近10天内的第5张,她自己签下了名字,又在抢救结束后独自返回出租屋。由于消化道出血,她吃不了甜食,只能用一碗粥代替蛋糕,她默默许愿:希望能继续活下去。

2003年6月,胡心瑶出生在重庆市垫江县的一户农家,有个年长18岁的姐姐,父母种田维持生计。14岁那年,胡心瑶被确诊为lgA血管炎(又称“过敏性紫癜”),自此病魔缠身,求生艰难。

为了给女儿治病,父亲掏空了家底,在68岁的年纪外出打工挣钱;胡心瑶则在16岁时便出外工作,为自己挣来治疗费用。胡心瑶不怕疼、不怕苦,以超人的毅力奋力求生,却不得不面对疾病日渐沉重的事实。她偶尔沮丧,更多的时候咬牙硬顶。未来,她还希望能成立一个“病友之家”,将自己的经历分享出来,鼓舞更多人努力地生活下去。

疼痛成了生活的底色

“剧痛让我周身颤抖,冷汗如注,我紧攥双拳,指甲深深嵌入掌心,拼尽全身的意志在这疼痛的深渊中苦苦支撑。”胡心瑶如此形容发病时的痛苦。

胡心瑶所患的lgA血管炎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这是一种侵犯皮肤及其他器官小血管的全身性免疫性血管炎,可导致血管壁损伤、血液外渗,表现为皮肤紫癜及其他脏器损害。今年3月,胡心瑶进一步被确诊为ANCA血管炎,该病发病率极低,但患病后累及上下呼吸道、肾脏、神经、皮肤等多器官多系统。

患病7年多,胡心瑶的病情日渐加重,如今她有严重的气喘、心衰、肾衰竭和腹痛、关节痛,为了控制病情,她不断增加服用的激素药和免疫抑制药,“以前吃4颗管用,现在需要12颗。”

10天收到5份病危通知书,“00后”女孩拼死挣钱续命

伴随着疾病到来的,是无休止的疼痛。那些轻微的疼痛已不值一提,需要外部干预才能缓解的剧痛,最初10天半个月才会出现一次,现在已经发展到两三天一次。今年4月21日,胡心瑶在摆摊卖果汁时突然发病,在人群惊诧的目光中满地打滚、尖叫,有人好心扶她,有人上前关心安慰,但痛还是痛,除了忍耐没有其他出路。待最剧烈的疼痛过去,胡心瑶独自去医院接受抢救,独自在病危通知书上签字,又独自回家。

每次发病时,她都感觉生不如死。在长期的患病与治疗中,胡心瑶成长出了远超常人的疼痛耐受力,她曾经体验过模拟女性分娩痛苦的仪器,哪怕开到最高的10级,她也只是“有一点点痛”。她身体的耐药性也在不断提高,最初2颗止痛片可以缓解痛苦,后来是4颗,现在只能靠曲马多和吗啡来帮助止痛。

疼痛已是胡心瑶生活的底色,发病前的症状出现时她不会慌张和害怕,只是机械地去处理它、克服它。自14岁生病之后,她辗转重庆、北京、上海、武汉等多地治疗,早已锻炼出坚毅求生的品格。疼痛,对她来说只是诸多难题之一。

拼死挣钱续命

更大的困难是钱,有钱才能续命。胡心瑶好似一架马力全开的旧机器,明明需要停下来休息,却不得不“拼死去挣钱”。

每天早上7时起床,吃完药和早餐后,胡心瑶开始在网络平台做心理咨询,一分钟5毛钱;下午3时,她需要准备食材,出摊卖水果汁,直到晚上10时收摊回家,还要继续在网上连载小说,直到凌晨3时睡觉。

如此劳累一天,胡心瑶能挣到三四百块钱,却依然不够药费。“现在每个月固定的药费是2万多元,如果再算上医院抢救的费用还要更多。”入不敷出,胡心瑶只能靠网贷借款及爱心人士的捐赠勉力维持。

为了省钱,胡心瑶早餐只吃白粥配咸菜,正餐偶尔丰盛些,会有滋补的排骨汤和鸽子汤,一天餐费不过二三十元。22岁的年纪,胡心瑶很少逛街,没有娱乐。最近一次买衣服,她在朝天门的批发市场买了8件夏装,一共220元。

谈及此处,胡心瑶有些无奈。目前在重庆医院的治疗方案,虽然可以减少并发症,但整体病情仍是在不断加重;如果能去到上海治疗,可以稳定住病情,不过5万多元的治疗费用完全超出了她的承受范围。

“在爸爸顶不下去的时候,我才真正感受到生活的残酷。”更早之前,父亲靠着打工挣来的钱,每个月能资助女儿6000块,帮助胡心瑶承担当时每月3万多元的治疗费用,但如今父亲已年满70,实属高龄,再难工作。父亲的资助一断,胡心瑶只能选择更便宜的治疗方案,不料病情发展迅猛,身体出现肾衰竭,连锁反应下,她还丢掉了高薪稳定的销售工作,只能摆摊自救。

在多重压力下,胡心瑶一度想要放弃。

计划组建“病友小家”

肾衰竭是无法治愈的,胡心瑶对这个结果难以接受。“为了看病前后花了100多万,最终却是这个结果,谁能不灰心呢?”胡心瑶一度觉得继续治疗也是无用功,自己反成了父母的负担,心生退意。

10天收到5份病危通知书,“00后”女孩拼死挣钱续命

2024年12月18日,胡心瑶独自约了摄影师到嘉陵江畔拍照,她让摄影师将画面调成黑白色,自己抱着一捧花,背对灯火璀璨的洪崖洞。她已经在社交媒体上写好遗言,准备留下最后的人世影像。

细心的摄影师看出了不对劲儿,偷偷地报了警,警察赶来,听胡心瑶讲完自己的经历后,转给她1300元,鼓励她好好活下去。素不相识的人流露的善意,让胡心瑶留在了人间。“那么难的岁月都熬过来了,为什么不能继续坚持呢?”

命运对胡心瑶是不公的,但善良的人们给了她许多温暖。“我的老师、医生,那么多人愿意借钱、捐钱给我,是他们的力量支持我和疾病斗争,支撑我活到现在。”胡心瑶的心是热的,她愿意尽力把自己感受到的温暖传递出去。近期贵州榕江发生洪灾,在身上只有700元的情况下,她捐出去了200元。

在多家媒体报道后,胡心瑶的故事被越来越多的人听到,许多有着相似经历的病友纷纷向她留言倾诉。她心里动了念头,想要建立一个“病友小家”,帮助病友们建立信心,共同抵御病魔。目前,有意愿的病友大概在30人,胡心瑶希望能在今年10月实现这个梦想。“我无法预知未来,或许这件事最终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我愿意去尝试一下。”

想到的就要去做,时不我待,胡心瑶活得很“着急”。激素药物的副作用,会不断加重股骨头坏死,胡心瑶对此并不乐观。“我现在还能走路,还能摆摊,说不定哪天我就再也站不起来了。”因此,胡心瑶珍惜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哪怕是记者电话采访的这段时间,她都在聊天的过程中做完家务,熬好了排骨汤,切好了下午摆摊用的柠檬片。

除了成立病友之家,胡心瑶还有两个简单的愿望,一是带父亲去一趟北京,二是自己去一趟新疆旅游。“我好像很少接触到大自然的美景。”14岁生病至今,胡心瑶的生活在挣钱和看病之中摇摆,很少拥有闲暇惬意的时光。她曾抱怨命运,但却始终没有逃避。她选择坚强地活下去,为自己,也为了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