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AI圈 扎克伯格最血腥“偷人”
“有人闯入我们的家并偷走东西”! OpenAI研究团队领导人,同时也是台裔资深副总裁的陈信翰(Mark Chen)近日在内部信中写下了这句疯传硅谷的话。 因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问世而风光无限的Open AI,终于无法淡定看待科技圈越来越疯狂的“AI军备竞赛”,因为这次被脸书母公司Meta上门“偷走”的,可是牵动AI关键发展方向的核心研究人员。
扎克伯格的“天才名单”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一份名为“The List”的秘密名单,成为了硅谷的热门话题,这是扎克伯格耗时数个月整理出的“天才名单”,目的在于网罗AI领域最有才华的工程师与研究人员。 祖克伯亲自出马向这些人才抛出橄榄枝,不惜开出上亿美元的薪资条件,还在湖边别墅设宴拉拢。
报道中指出,“The List”上的人才大多数为20、30岁,通常拥有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卡内基美隆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麻省理工学院等精英院校的博士学位,在OpenAI与Google旗下AI部门DeepMind有过工作经历。
报道中强调,这批精英很可能相互认识,且在业界被视为稀有人才,价值甚至高过数十亿美元的AI芯片,且对彼此的忠诚度已经超越了公司。 这意味着,当他们决定是否加入Meta时,很可能会相互沟通、交换信息,并一起规划他们的未来。
传教士打败佣兵?
据《连线》(WIRED)杂志报道,扎克伯格向顶尖研究人才开出了高达3亿美元(约新台币87亿元)的4年期薪酬方案,其中首年总薪酬超过1亿美元(约新台币29亿元)。 消息人士透露,Meta已向OpenAI员工发出至少10份令人咋舌的天价邀约。 薪酬方案虽然包含股权,但第1年的股票可以立即兑现。
OpenAI执行长奥特曼(Sam Altman)6月中旬还曾在播客节目中狂酸,Meta砸钱挖角失败,“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最优秀的人才没有接受他们的挖角”。 然而他在6月30日向研究团队发出的内部备忘录中,却怒斥Meta的挖角行径“令人反感”,并宣称“有使命感的人终将胜过为钱而来的佣兵”,强调OpenAI的长期价值与使命,远胜于Meta提供的短期金钱诱惑。
不过OpenAI内部显然对高层的做法存有杂音。 OpenAI资深研究员路橙(Cheng Lu)在一则目前已经删除的推文中指出,公司外部很少有人知道他们(被挖角人员)多么有才华和专注。 这对OpenAI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我真的很失望领导高层没有留住他们“。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扎克伯格则是向潜在招聘对象承诺,他们无需担心资源短缺问题。 在AI行业,获得尖端芯片或GPU的机会竞争激烈,这直接影响研究成果的影响力。 然而相较之下,OpenAI的研究人员则抱怨奥特曼经常承诺提供GPU资源,但领导阶层却缺乏后续跟进。
华人科学家撑起AI世界?
随着AI人才抢夺战已达到狂热程度,一些明星研究员就如同职业运动员一般受到各方争相招揽。 而扎克伯格对OpenAI等公司的挖角更被业界内部喻为有如外科手术般精准。
在扎克伯格首波公布的AI超级团队名单中,11名成员竟有高达7人是中国留学生,凸显出中国AI人才的崛起,已成为全球科技领域不可忽视的现象。 《南华早报》报道中指出,毕树超(Shuchao Bi)、常慧雯(Huiwen Chang)、林季(Ji Lin)、任泓宇(Hongyu Ren)、孙沛(Pei Sun)、余家辉(Jiahui Yu)与赵晟佳(Shengjia Zhao),这7人全都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大陆知名学府,之后都前往美国名校深造并发展事业。
根据美国保尔森基金会(Paulson Institute)下属的马可波罗智库 (MacroPolo)在2024年发布的一份报告,2019年,美国顶级AI人才中,有27%来自大陆的大学,到了2022年,这一比例上升至38%,超过了来自美国大学的37%。
过去2年,这一比例显然还在上升。 英伟达执行长黄仁勋在3月受访时就直言,“全球50%的AI研究人员来自中国,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单一群体,没有接近的第2名。 因此,大陆自然在AI研究方面将会做出巨大贡献。 事实上,美国每个AI实验室都活跃着华人研究者的身影,无一例外“!
一位前OpenAI成员则形容,AI实验室的招聘,就像在下国际象棋。 人才是骑士,是王。 谁掌握人才,谁就有机会订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