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这是发出什么信号 求是网转载又被删
中国前总理李克强逝世快两年,人民日报7月3日第六版载文纪念其70冥诞,署名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多少出人意料。有人质疑这是被利用,还是风向变了?
诡异的是,网友发现『求是网』转载此文后不久又被删掉,记者上网查询,果真题目仍挂在『求是』名下,点开后显示“404”,难道事涉内斗?另外,一个名叫『家传』的媒体也以“一个人的‘历史进程’”为题,以文配图纪念李克强从青年时期到执政的最后阶段,但因“内容涉嫌违反相关法规和政策”被微信删除。有网友指这是只许州官放火,连纪念李克强都要圈定范围。
尽管没有证据,然而中国民间怀疑其遭遇不测的说法至今仍难止息,至少可见对当权者和官媒的信任度之低。今日官方发表长文纪念,或许是一种对民间疑虑的有意平息?或许是惯例,走过场而已?
然而有很多人相信李克强是憋屈而死的,一如当年的中共总书记胡耀邦。胡于1989年4月8日出席政治局会议时心脏病猝发,15日逝世,成为八九民主运动的导火索。被认为有开明思想,为数万人平凡的胡耀邦于1987年一月突遭薄一波等元老召开党内生活会清算,以反资产阶级自由化不利罢免总书记一职。其实最重大的原因是胡耀邦误以为邓小平自己表态要在十三大全退的话是真话,胡在政治局会议上说了一句“我赞成小平同志带头退下来”,惹下大祸。
中共二十大开幕后海内外传言不断,直到最后公布中央委员会委员名单前,都在传李克强汪洋仍继续留在常委会,李克强当时67岁,按照“七上八下”的不成文规矩,留下来的可能性更大。然而,两人最后连中央委员会都未入,出局不算,官方还称其“高风亮节”,主动退让。
李克强与胡耀邦,都是中共党内斗争的失败者,都是“猝死”,不少分析指或与心情郁闷甚至“蒙冤”不无关系。不过,李克强仍与胡耀邦不同,胡赵时代,虽有老人帮督军,但借着毛发动文革巨大罪孽的反弹力,万众对改变赤贫生活的期盼,胡赵大力推进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成为一代开明领袖,以至于后来有赵紫阳这种拒绝镇压学生,主张理性和解的总书记,而终于遭致被邓小平罢免的结局。
李克强的时代与胡赵时代完全不同,甚至都不能与他的前任温家宝相比,温家宝尚有关于探讨宪政及普世价值观的零星言论,大堂上明言对文革的痛恨,虽被有人冠之以类似电影名星表演,然而在温的位置,几句话的份量也不可小觑。到了李克强一辈,宪政一类常识是绝对不能提了,就连发生了水灾,都不敢像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那样亲赴现场,指挥抢救,管他是否演戏!
中共19大以后,李克强的总理实权几乎完全被习近平架空。2020年,面对异常困难的经济环境,李克强体贴民生,肯定有“人间烟火”的地摊经济,遭到习近平亲信蔡奇及北京市委抵制。当年5月28日,他当着中外记者的面,说出六亿人月收入仅一千元人民币的大实话,给高歌“全面脱贫”的习近平一个软棒。知名记者高瑜在题为“李克强的底色”推文中评论:“人民日报发的纪念长文没有这句真话,再高调的语言也呈现不出李克强的底色,这个底色在人民心中”。
李克强其他被广泛传颂的话也不在官媒的这篇长文中。2022年八月,李视察深圳时说出”改革开放不会停顿,长江黄河不会倒流“,正是“坚决清零不动摇”的黑暗时期,其言也慷慨,似有难以抑制的愤懑;2023年3月临退时所说的人在做,天在看,更像是警喻。这些言论,在李克强猝死后,每每被提起,也是许多人至今怀念他的原因,他的安徽家乡人民,不顾当局阻挠,到故居彻夜送花,就是明证。
一些观察中国政治的人们注意到,李克强的发言,提到习近平的次数是能少尽量少,这比起栗战书、蔡奇、李鸿忠等,实在罕见,但他的后任李强就不一样,言必称习近平。当然,这也是李强晋升全赖习近平拔擢的原因。
这篇题为『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身—纪念李克强同志诞辰70周年』的长文最后说,纪念李克强,就是要学习他的“崇高品德”:“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这些三字经,四字诀,要旨都是要维护习核心,应是这篇文章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