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人民日报刊文纪念李克强冥诞,《求是》删文
前中共总理李克强前年被官方宣布突发心脏病离世,但留下重重疑团,其死亡被疑与内斗有关。
今天(7月3日)是他70岁冥诞,中共党媒《人民日报》大篇幅刊文赞扬李克强,但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官网却在发表此文后删文,分析认为或涉中共派系斗争。
中共最大党媒《人民日报》3日在6版刊登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撰写的纪念文章,从保党角度吹捧李克强。
这篇纪念文章描述了李克强生平简历,并指李克强“带头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等。
文章也提到,2023年3月李克强“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拥护和支援习中央领导,还形容李克强“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云云。
但奇怪的是,网友发现,作为中央期刊的《求是》网站发布的李克强70周年冥诞文章已经被删除,显示404,求是网的搜索中也无法找到这篇文章。
时事评论员李林一表示,中共党媒发文纪念党国领导人仅70周年的冥诞,可谓是前所未有,这也让更多人联想猜测李克强的真实死因。特别是最近盛传习近平大权旁落,又是在北戴河会议、四中全会前夕之际,可能这篇文章的发表,本身涉及派系斗争。
值得注意的是,该文作者是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是现任中共第二十届中央委员,前几年他也曾在党媒发表疑似暗批习的文章。
曲青山2021年12月曾在《人民日报》发文赞扬所谓“改革开放”,九提邓小平、提及江、胡,却未提习近平。
自由亚洲电台当时引述香港时事评论员林和立的话表示,此文不提习近平,可能只想集中探讨“改革开放”历史,但也可能借此暗示习近平对“改革开放”没有贡献,表达对习近平背离“邓小平路线”的不满。
按官方资料,李克强1955年7月3日生于合肥,与习近平搭档,担任两届总理。2023年10月27日,已卸任总理职务、人在上海的李克强因突发心脏病死亡,终年68岁。他是中共建政以来离任年纪最轻、离世最早的总理。有人质疑他是直接或间接死于中共内斗。
李克强任内不时传出“习李不和”。特别是李克强在2020年的两会记者会说出中国6亿人月收入不过千元的实情,让习近平后来宣布中国全面脱贫显得缺乏说服力。
2023年2月底,即将退休的李克强在发展改革委讲话,喊出“人在干,天在看,看来是苍天有眼啊”。2023年3月人大会议上,李克强作最后一份政府工作报告。会议散场时,习李只有一两秒握手和目不对视。这些后来都被观察人士认为佐证李克强死因可疑。
2023年10月30日,新华社老记者顾万明在网上发出公开信《查清李克强死因,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把矛头指向了中共中央。公开信要求解剖李克强遗体,还指党内有野心家、阴谋家,等。
2025年2月9日,独立评论人蔡慎坤在其X平台账号披露,顾万明公开质疑李克强死因付出惨重代价,不仅被判刑一年,还失去了退休待遇。
李克强去世后,在他的安徽故居周边,一度出现民众自发悼念他的“花海”,但不久便被清除。去年清明节,多名网友表示,合肥红星路李克强故居在清明期间戒备森严,警察多到令人连拍照片都不敢拍。
就中共党媒刊文纪念李克强,有海外网友在X平台留言说:“这是政治风向标,风向变了。看来10月份真有大事。”“好像局势有点变了?”
独立评论人杜政6月26日在台湾《上报》撰文表示,北京一位颇有知名度的反习政治老人传来一句话,大意是要大家静待一下,秋天有变,到10月可见眉目。此外,一位已故退休高级军官之子说“最近北京官场一直很异常”,但不便多说。杜政认为,这两句话如同政治暗语,和近期的种种政治传言有所呼应。
独立评论人蔡慎坤今天(7月3日)在X平台上发帖评论:“去世的正国级国务院总理逢十纪念是惯例,按说应该开一个座谈会,但现在看并没有这样的安排,单纯发一篇纪念文章,并不意味着政局大变,也不意味着李克强的死因会有新的说法,对他的评价也如同两年前一样。”
他还指出一点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方,就是《人民日报》连早逝的人也不放过,在结尾部分特别强调纪念李克强就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习中央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