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师驰援德州厂...苹果与北京共进退
新书揭苹果执行长库克催生红色供应链 德州厂竟靠中国工程师救援
苹果执行长库克(Tim Cook)笑逐颜开地跟中国代工厂“立讯精密”女作业员交谈,身后则是富士康作业员出身的立讯精密创办人王来春。这个画面道尽了,苹果这家世界最伟大公司与中国“红色供应链”的复杂关系。
英国一本最新著作指出,苹果先后在台湾及中国与电子制造巨头合作,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薄弱的法治及规模经济,却不经意地扮演了“国家建设”的角色。
最反讽的是,2019年11月,时任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曾在库克陪同下,参观苹果的德州奥斯汀工厂。川普不知道的是,这个德州厂在生产过程中曾多次出现状况,最后是靠著苹果中国代工厂的中国工程师“即刻救援”,才让德州厂的生产上了轨道。
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科技记者麦吉 (Patrick McGee)近日出版新著“苹果在中国:捕获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Apple In China: The Capture of the World’s Greatest Company,暂译),描述苹果如何崛起成为设计及制造巨头,并危险地“依赖”与中国建立的盈利关系及供应链网络。
华盛顿邮报昨天写道,苹果拥有无穷资源,能影响一国的产业政策,且国内生产毛额(GDP)可能与一个小国不相上下,但它没有军队,必须照别人的规则来玩,而这就是“苹果在中国”一书的观点。
苹果执行长库克(右)与中国代工厂立讯精密的员工(左)交谈,身后为立讯精密创办人王来春。资料照片
贾伯斯与库克催生“红色供应链”
新书中指出,过去20年来,苹果在已故共同创办人贾伯斯(Steve Jobs)及执行长库克领导下,向中国市场投入数千亿美元。结果是催生“红色供应链”,同时也助长中国的科技竞争力。
华邮指出,正如作者麦吉所描述,苹果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薄弱的法治及规模经济,不经意地扮演了“国家建设”的角色。
苹果先后在台湾及中国与电子制造巨头合作,这些伙伴能在短短几个月内将“田地变成工厂”。苹果有所求,台湾和中国的公司必应之,甚至不惜成本。
苹果不只将设备制造外包,也派出大批工程师、设计师、经理及其他员工,与中国对口“共同发明”新制程。
据库克表示,苹果在中国创造500万个就业机会。由于航空运输需求大,苹果说服联合航空公司开通从旧金山国际机场直飞中国工业中心的新航班。
苹果执行长库克(右三)与中国代工厂员工谈话。资料照片
苹果在中国创造500万个就业机会
麦吉指出,在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爆发前,苹果每天购买50张商务舱机票从旧金山飞往上海。
华邮形容,“苹果在中国”是偶尔枯燥的产业和企业史,但也深刻描述一间强大企业如何被劳动与消费市场“所虏”。
本书最精彩的部分提到中国企业家与苹果的复杂关系,前者包括大型工厂创办人,后者追随政治风向。
中国几代以来最强势的领导人习近平上任,引发全国性的劳工运动打压行动。而正如一位评论家告诉麦吉,苹果在“极权主义”环境中运作,几乎没有付出任何代价。
华邮指出,在库克领导下,苹果可能已经掌握供应链及生产流程,但也发展出政治手腕,库克定期拜会中国领导人。苹果还做出让步,例如下架应用程式商店App Store中的翻墙软体VPN,及将用户资料储存在中国境内。
2019年,时任美国总统川普(中)在库克(左)陪同下,参观苹果德州厂。路透社
批评人士:库克被利用、苹果在中国受保护
批评人士表示,库克被中国利用,而苹果则得以在习近平巩固权力的同时受到保护,一些中国科技巨头却遭监禁。
麦吉认为,中国电信巨头华为的崛起让苹果措手不及,但苹果也因政治关系受益,因为川普于第一任期祭出一系列制裁,一度阻碍华为智慧型手机业务。
库克当时反过来向川普示好,并于2019年陪同川普参观德州一座苹果工厂,这座工厂被称为苹果回流美国制造业的典范。
书中提到,德州厂在生产过程中持续出错,苹果最后必须找来富士康的中国籍工程师。“这种讽刺无论怎样形容都不过分”。
麦吉写道,“在派遣顶尖工程师前往中国十多年,培训员工如何制造出符合苹果品质的产品后,古柏迪诺(Cupertino,苹果公司总部所在地)需要将中国工程师运来美国腹地,来完成这个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