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三个反常举动 习大内总管出事?

万维读者网 2025-05-22 22:43+-

(《万维读报》20250522-3)

1、接连三个反常举动  习大内总管出事?

       近期,中共政治局常委、习近平大内总管蔡奇一连发出三个反常行为,再一次佐证了习近平被削权,四中全会交权下台的传闻。此外,中资港媒近日突然爆料,北京“某政治局常委的子女”已担任经济部门副司长,并负责管理日常事务,有分析指出,报道中的这位常委就是蔡奇,敏感时刻港媒突然爆料蔡奇家事,涉及中共最高层内斗。

  据最新爆料,中共四中全会将于8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由于前段时间习家军、习亲信不断出事,一时反习派提前布局、习将交权的传闻盛传。在这样背景下,掌握习近平个人身家安全的中办主任蔡奇的举动就格外引人注意。5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于发布《关于防止和克服极左思想干扰当前工作大局的通知》,文件措辞尖锐,明确批评近年来党内存在的个人崇拜、形式主义及以斗争代替发展的错误做法,干扰了党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损害了党的形象。时评人士分析,蔡奇作为主任的中办出台这份文件,有明显暗指习近平的“斗争”思想和个人崇拜等极左路线倾向的意味,特别是文件中提到的“定于一尊”“一锤定音”、“防止文革式做法复燃”等措辞,几乎直指习近平近年来的核心地位与意识形态宣传。而这种意识形态的宣传,本来也是蔡奇主刀搞出来的。如今中办出了这么个通知,唯一能解释的是,骑墙派蔡奇看到党内元老派联手太子党、红二代、军方高层的对习的反攻,加上习近平健康确实出现了问题,实权可能已被他人掌握,蔡奇不得不反戈。

  与之有点相关的反常举动是,近日,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题研讨班开班,中共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并作开班报告,组织部部长石泰峰主持,中央党校校长陈希出席。蔡奇没有出席讲话。按照以往的惯例,从2017年至2023年,涉及习的著作、思想的研讨班、座谈会,出席的高官都是主管文宣的中共常委、书记处书记。而且,这次学习党媒报道突出了“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丁薛祥在研讨班上两次强调“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而没有提习核心之类的。第三个异常,5月16日至17日,习近平在河南洛阳考察,极罕见的是蔡奇未能随行,改由何立峰与刘宁陪同。分析人士认为,作为习近平的贴身大秘,蔡奇若有二心,习近平的权势岌岌可危。蔡奇有可能迫于元老派压力,听从于新的中央的安排,顺水推舟,避免螳臂当车。海外时评人士陈破空推测,蔡奇极有可能在四中全会下台。如果政治局常委出现变化,连习近平的总书记在四中全会都交出来的话,那蔡奇就有可能走人下台。有消息指,除了蔡奇举动异常外,政治局常委中其余五人——丁薛祥、赵乐际、李希、李强、王沪宁眼下均与习近平保持距离。

  此外,据多个渠道的消息,中共在5月14日召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主要焦点是商讨“废习”。海外时评人章天亮分析指出,中共如果要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常是涉及到国家出现重大方向的调整,或是面对重大的危机还是重大的人事调整,这样的会议召开需要中央办公厅的配合。如果召开这样的倒习会议,只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中办倒戈了。中办不但倒戈,而且还参与了倒习。但章天亮认为,蔡奇不可能倒习,中共内部有很多人想要倒习,包括元老、太子党、团派等,但是真正的问题是可操作性到底有多少。

  此外,还一条和蔡奇有关的消息也引发了关注。阿里巴巴旗下港媒《南华早报》近日报道,随着中国经济陷入困境,越来越多的官二代不再选择经商,而是进入体制内。其中包括一名中共政治局常委的子女,此人已进入一个经济部门,担任副司长,目前负责该部门的日常管理。报道没有提到此人是哪个常委的子女,但该爆料与此前有关蔡奇之子的传言吻合。早在去年底就有爆料,蔡奇之子蔡尔津目前在国家发改委基础设施发展司担任副司长。据悉,蔡尔津是从二级调研员直接跃升到二级巡视员。有自媒体指出,2019年蔡尔津还是中共发改委综合司经济安全处属于处级的二级调研员,至今则是司局级副职的二级巡视员,而这个职务是个肥差。发改委官网资料显示,基础设施发展司的主要职责是:统筹能源、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与国家发展规划的衔接平衡。而能源和交通运输,是中共油水很多的地盘。

2、二战以来首次  普京最忌讳的事发生了

  5月22日,德国总理默茨访问立陶宛,出席德国二战以来首支常驻海外军事部队的正式组建仪式,该部队旨在加强北约东翼的防卫和威慑力。默茨警告称,俄罗斯威胁着欧洲安全,德国将和盟友一道共同保卫北约的每一寸领土。

  德国决定在未来几年在立陶宛部署一支5000人规模的装甲旅,以应对俄罗斯于2022年全面入侵乌克兰带来的安全威胁。默茨当天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对记者说:俄罗斯对我们所有人都构成了威胁。德国决心保卫北约领土,并指“我们波罗的海盟友的安全也是我们的安全”。尽管德国已参与包括阿富汗和马里在内的多国军事行动,但源于二战历史的和平主义传统意味着德方总体上不愿采取更多行动。在海外建立一支常驻旅,对于德国联邦国防军而言,是战后史无前例的举措。

  22日,本月就任德国总理的默茨正式宣布重型作战部队——第45坦克旅(又称“立陶宛旅”)的成立。该旅由约4800名军人和200名文职人员组成,将在未来几年逐步部署,预计到2027年达到全面作战能力。德国国防部称,约400名联邦国防军人员组成的先遣队已抵达立陶宛。默茨强调:任何挑战北约的人都必须知道,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任何威胁任何盟友的人都必须知道,整个联盟将共同保卫北约的每一寸领土。陪同出席仪式的立陶宛总统瑙塞达盛赞立陶宛与德国的联盟是“牢不可破的力量”。瑙塞达表示:我们将携手确保立陶宛和德国人民永远不会面临最终的考验:战争。

3、哈佛被禁招国际生 数千留学生面临转学

  5月22日,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克里斯蒂‧诺姆下令终止哈佛大学的学生和交流访问者项目(SEVP)认证,这意味着哈佛大学将无法再招收外国学生,现有数千留学生必须在转学和离开美国之间选择。不过。诺姆表示,若哈佛能在72小时内补提交国际学生纪录,就能重新取得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对哈佛最新要求包括:提供所有纪录,特别是涉及外籍学生参与校园抗议或危险活动的音讯、影像资料与相关文件。目前尚不清楚如果哈佛提交所要求文件,川普政府是否会恢复其SEVP认证。

  美国土安全部在一份声明中说,哈佛大学领导层允许反美、支持恐怖主义的煽动者,骚扰和殴打包括许多犹太学生在内的个人,并以其它方式妨碍该校曾经令人尊敬的学习环境,从而营造一个不安全的校园环境。国土安全部表示,这些煽动者中有许多是外国学生。此外,哈佛大学领导层还协助并参与了与中共的协调活动,包括接待和培训参与维吾尔族种族灭绝的中共准军事组织成员,“这意味着哈佛大学将无法再招收外国学生,现有的外国学生必须转学,否则将失去合法身份。”

  SEVP认证是美国大学招收持F-1或M-1签证的国际学生及学者的必要条件,由国土安全部下属移民与海关执法局负责管理;失去认证后,哈佛将无法继续招收新的国际学生,且现有国际学生必须转学、更改居留身分或离开美国。哈佛大学在2024-25学年有6793名国际学生,占学生总数的27%。哈佛大学回应称,美国土安全部此举违法,并将提告。该校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种报复性行动可能对哈佛社区和我们国家造成严重损害,并破坏哈佛大学的学术和研究使命。”

  这场争端源于诺姆稍早前于4月16日提出的一项要求,诺姆当时在信中要求哈佛大学交出有关外国学生的信息,如果哈佛大学不遵守规定,将撤销其SEVP认证。5月初,诺姆在致哈佛校长的信中说哈佛大学于4月30日提交的记录“不足”,未能满足“简单报告要求”。根据诺姆的信,国土安全部在哈佛大学最初回应后重申其记录请求,并给予该校总法律顾问办公室第二次提交更多文件的机会,但哈佛大学“忽略”了第二套文件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