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他州爆发“末日级”昆虫灾难,引多起车祸
犹他州正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虫灾:数以百万计的摩门蟋蟀(Mormon cricket)成群结队地横扫城市、农田与公路。这些昆虫体长可达5公分,红褐色且具有攻击性,甚至会互相啃食。
在Fillmore、Tooele等地,居民形容情景“宛如世界末日”:昆虫爬满墙面、围栏、屋顶,甚至铺满公路,空气中弥漫着腐烂虫尸的恶臭。密密麻麻的虫尸压得路面发滑,已导致多起车祸。部分县区甚至出动“铲雪车”来清理虫尸,每日清除量以吨计算。
摩门蟋蟀偏爱干旱和温暖的气候,常在这些条件下快速繁殖并形成百万级的迁徙大军。它们会吞噬农作物、破坏花园和房屋材料,严重威胁农民的收成。当它们死亡或被碾压后,会释放出强烈臭味,造成环境卫生问题。
在一些偏远乡镇,居民的花园一夜之间被啃光,甚至连房屋外墙都被咬穿。农民已报告早期的庄稼损失,而昆虫孵化周期显示:今年夏天可能会出现第二波更大规模的爆发。
“摩门蟋蟀”之名源于19世纪:当年西迁犹他州的摩门教徒曾遭遇类似虫灾,整片麦田、玉米田和大麦被啃光,濒临粮荒。
据传,当时成群结队的海鸥降临,吞食了大量蟋蟀,拯救了即将绝收的农作物,被誉为“海鸥奇迹”(Miracle of the Gulls)。如今,这段历史在犹他州仍被广泛传颂。
面对当前的危机,犹他州政府正考虑采取更多农药喷洒措施,并对受灾农民提供财政补助。农业与食品部和犹他州立大学(USU)都提供虫情通报和应对建议,鼓励居民报告虫害并采取防护:
密封门窗和墙缝
清除屋外食物与积水
定期清理垃圾
检查黑暗角落是否藏有虫群
虫害防治公司也提醒:春季和秋季是爆发高峰,越早处理效果越好。有议员提议修改该昆虫名称,称其不应与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LDS)有直接关联。此提议引发讨论,一些人认为该名称带有误导性,尽管其历史渊源确实源于摩门教移民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