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中东行影响深远 “阿拉伯之春”不再
美国总统川普在5月13日至16日出访中东的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阿联酋,作为他第二任期的首个正式外交活动。从此行的表现观察,这反映他颠覆美国既有中东战略的意图。川普挥舞商业利益逻辑的快刀,一举斩断困扰中东地区数十年错综复杂的宗教仇恨与地缘矛盾的乱麻,对开启全新的区域格局,带来潜在的深远影响。他的新外交逻辑或许会改写中东的利益格局,甚至还有可能外溢至大国博弈的全球领域。
川普中东行的具体收获在经贸领域上尤其突出,包括得到沙特6000亿美元投资美国承诺(涵盖1420亿美元军购和200亿美元人工智能与能源合作)、卡塔尔960亿美元波音客机订单和1万2000亿美元航天科技等投资合作,以及阿联酋2000亿美元商业合同(波音客机、能源、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三国总计超过2万亿美元大单。沙特的巨额军购并不简单,专家认为这相当于构建全套的美式军备,让沙特在国防上依附美国,成为以色列之外的另一个区域安全支柱。
外交上的收获则包括解除对叙利亚的制裁,并宣布对也门胡塞武装停火,同时警告绝不让伊朗获得核武器,这些举措都赢得中东逊尼派国家的普遍欢迎。川普在沙特的演说中表明,要放弃华盛顿新保守主义在中东推广民主理念的传统政策,尊重当地文化并强调用经贸取代冲突。川普在沙特同叙利亚过渡时期总统艾哈迈德·沙拉会面,并呼吁叙利亚同宿敌以色列恢复正常关系,让阿拉伯世界万分惊喜。
以色列或许是川普中东行的最大输家。川普此行没访问特拉维夫,还不顾以色列与叙利亚的边境冲突,承认沙拉政权。强调反对战争的川普也对胡塞武装停火,没有考虑胡塞此前刚发射导弹击中特拉维夫机场。华盛顿更绕开特拉维夫直接同哈马斯谈判,成功争取美国人质获释。以色列没有实现加沙停火,相信让反对战争的川普不满。冲击最大的则莫过于川普对伊朗的政策。虽然他强调不会让伊朗拥有核武器,但却积极要同德黑兰对话,并解职支持对伊朗动武、对以色列友好的国家安全顾问沃尔兹,难免要让以色列感觉被边缘化。
中东行并非毫无瑕疵。卡塔尔宣布赠送4亿元波音客机作为美国空军一号总统专机,在美国引发不少争议,多少让此行失焦。此外,川普家族利用新获得的区域外交影响力,在到访的中东三国大做生意,包括建造大楼和高尔夫球场等,被反对者抨击为没有回避利益冲突。对于传统盟友以色列的漠视,同样引来美国国内的尖锐批评。川普第一任期引以为傲并有意拓展的《亚伯拉罕协议》,特别是争取沙特跟以色列关系正常化,并没有取得具体成果。沙特由于担心加沙冲突无法快速善后,而对同以色列建交有所保留。
川普在沙特的演说中表明,要放弃华盛顿新保守主义在中东推广民主理念的传统政策,尊重当地文化并强调用经贸取代冲突。 (法新社)
川普颠覆性施政的外交作用,充分展现在此轮中东行。他放弃意识形态,不再鼓动“阿拉伯之春”革命和强推民主制度的做法,强调用商业合作促进地区和平发展,得到阿拉伯世界的普遍赞许。若此行的经贸合作得以落实,则不仅美国经济会获得巨大好处,美国在中东的地位也能进一步巩固。然而被边缘化的以色列会否制造新难题,仍然是未知数。川普中东行确实开辟新局面,但结果如何,仍需时间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