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惊传罹癌 医曝面对沉默杀手需改变生活5件事

世界新闻网 2025-05-19 14:58+-

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前总统拜登18日证实罹患恶性摄护腺癌,且癌细胞已扩散到骨骼,病情为第四期。美国专家指出,癌细胞一旦转移至骨头即无法根治,不过透过抑制睾固酮的疗法延长寿命,患者存活5到10年以上并非罕见。

台北荣总遗传优生科主任张家铭于脸出指出,拜登被诊断出罹患侵略性摄护腺癌,震惊全球,“摄护腺癌不仅仅是年长男性的问题”,它可能悄悄地影响著每一位男性。摄护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尤其在60岁以后急遽攀升。

每天在门诊听过太多摄护腺癌患者的疑问,“我没症状、没家族史、为什么我会中?”其实,摄护腺癌太过沉默,我们常说:“男人不怕痛。”但摄护腺癌不是痛,是不痛时就已经悄悄发生了。要做的,不是等到晚期才后悔。摄护腺癌危险因子与生活应对,从基因到环境,我们该怎么办?

张家铭说,研究显示,年龄、生活习惯、环境污染、荷尔蒙变化、基因排列等,都是潜在风险来源。首先,年龄,是我们无法逆转的自然进程。数据指出,摄护腺癌的诊断中位年龄为67岁,而黑人男性的发病率高于白人两倍以上。

而男性荷尔蒙睾固酮向来被视为青春的象征,但研究显示,过高的自由睾固酮水平,可能增加摄护腺癌风险。生活中的环境荷尔蒙干扰物更是值得警惕,特别是来自塑胶瓶、农药、化妆品与防火材料等物质,将影响体雄性与雌性荷尔蒙平衡,尤其是摄护腺,不只对睾固酮敏感,也会受到雌激素调控。因此,环境激素干扰的影响对摄护腺癌来说,是双重威胁。

此外,家族史与遗传基因,如 BRCA1/2 或 TP53 突变,也会显著增加风险。特别是在 Li-Fraumeni 症候群的家族中,摄护腺癌已被列为高度关联的肿瘤之一。现在遗传检测技术,已能分析出多基因风险分数,帮助我们更早识别潜在高风险族群。

张家铭指出,如果基因无法改变,饮食与生活方式就是手中最强的改变权。第一、研究指出,富含植物性植化素的饮食与癌症风险呈现明显负相关,特别是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芥蓝、豆类与大蒜。第二,维生素A、D、E、C与B群也在免疫调节、抗氧化与细胞修复中扮演重要角色,对摄护腺健康具有潜在保护作用。

第三,Omega-6脂肪酸的适量摄取也被发现与较低的摄护腺癌风险有关,但前提是整体饮食平衡,并避免过度摄取加工油脂。

由于肥胖、胰岛素阻抗与慢性发炎不只与糖尿病与心脏病有关,也与摄护腺癌形成密切相关。过重的男性与内脏脂肪过多者,经常被发现在摄护腺肥大或手术后意外发现癌细胞。张家铭建议,第四招,每周至少150分钟中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打太极。这不只是为了体态,更是为了调节荷尔蒙、减少胰岛素阻抗,并提升免疫细胞功能。

拜登惊传罹癌 医曝面对沉默杀手需改变生活5件事

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前总统拜登18日证实罹患恶性摄护腺癌,且癌细胞已扩散到骨骼,病情为第四期。(美联社)

第五、从今天开始,减少使用塑胶微波容器、避免塑胶瓶重复使用、不使用含双酚A的产品、选择天然清洁用品与环保洗剂,降低体内暴露于环境荷尔蒙干扰物的机会。民众不可能完全隔绝污染,但可以选择少碰一点、少用一点、晚一点累积。

最后,摄护腺癌早期没有症状,却有高达9成以上在早期可以治愈。只要每年一次 PSA(摄护腺特异抗原)检测,加上数位肛门指诊(DRE)或摄护腺超音波,就能早一步发现异常。有家族史或超过50岁的朋友更应主动询问医生,是否该进一步做筛检。

  • 最新评论
  • K.Jim

    危險在攝護腺癌症的轉移。

    屏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