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正在重返欧盟吗?
已经脱欧超过5年的英国,如今却在欧洲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2025年5月中旬,齐聚欧洲各国领导人的Weimar+ group会议在伦敦召开,英国作为地主国,主持讨论乌俄战争进程、欧陆安全措施、以及行将于5月19日举办的英国与欧盟峰会。随著欧洲安全问题愈趋关键,以及美国在川普上台后对乌克兰的态度转变,欧盟愈发重视“战略自主”,而英国此时再度成为核心角色,而英国与欧盟之间的关系会随重新加深,甚至让英国以无论哪种形式,重返欧盟吗?
美国总统川普在第二次任期就职之前,就已经明确表示过其对于乌克兰的态度,与大力提供支持的前任拜登政府远远不同,同时川普凡事“美国优先”,对欧洲传统盟友来说,早已是一项可能改变现况的警讯,而欧洲亦不会对此毫无行动——早在2025年2月,欧洲主要国家,如法国、德国、英国等,为应对美国在乌俄战争和跨大西洋安全架构的政策改变,组成了Weimar+ 。
Weimar+的成立是在2025年2月12日,川普与俄国总统普京通话谈论乌俄战争,却将乌克兰排除在谈判之外,其他欧洲国家同样被排除,法国总统马克宏(Emmanuel Macron)旋即举行紧急峰会以回应美国强势主导乌俄战争和平谈判一事,当时法国指出,若无欧洲参与,则乌克兰不会有公正、长久的和平。情势迫使欧洲各国必须团结,才能争取维护乌克兰以及欧洲在战争谈判过程中的地位和声音,Weimar+于焉诞生。
该峰会结束后,与会的欧洲国家(还包括西班牙、义大利、波兰、欧盟执委会等)以Weimar+ 名义首次发表公开声明,确认无论美国参与与否,欧洲都会继续支持乌克兰、欧洲有必要参与任何有关乌克兰未来的谈判进程以及欧洲国家增加军费开支的可能性。
之后美国副总统范斯(J. D. Vance)在慕尼黑会议上指责欧洲民主倒退、限制言论自由、加强媒体监管,美国对待欧洲的态度明显不再如过去密切,法国随之再次举办Weimar+,欧洲“战略自主”的议题越来越重要,欧洲自二战之后,于安全问题上大幅仰仗美国的时代,显然必须走上改变——在此情形下,英国的角色亦凸显。
英国本就是排在美国之后,全球支援乌克兰抗俄最多的国家,在川普与普京通话之后,英国首相施凯尔(Keir Starmer)也公开表态英国力挺乌克兰的态度,直指此刻是百年不遇、攸关整个欧洲大陆集体安全的时刻,乌俄战争牵涉的不只是乌克兰安全问题,也是整个欧洲的生存问题;同时他也仍强调美国的角色和影响力至关重要。
在5月12日,Weimar+会议在伦敦兰开斯特宫举行,由英国外交大臣拉米(David Lammy)主持,重点讨论的议题仍是乌克兰和欧洲安全,拉米发言指出:
“我把我们的朋友和伙伴带到伦敦,明确表示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共同保护主权、和平和乌克兰。强大和安全的英国是我们变革计画的基础,如果不对抗普京并加强我们共同的欧洲安全,就不可能实现这一目标。”
很显然,除了本就是欧盟重要领袖国家的法国之外,已经脱欧5年多的英国,也在这个欧洲必须在安全议题上做出变革的时刻,与欧盟紧密相连,号召著欧洲团结。
欧洲必须团结
乌俄战争和美国对乌克兰态度改变,带来的影响是,英国和欧盟在国防和安全领域不断加强合作,除了Weimar+会议之外,拉米还在乌克兰利沃夫(Lviv)与欧洲各国领袖一起宣布英国支持设立特别法庭,究责侵略乌克兰罪行的责任人。另外拉米还在波兰参加会议时强调了英国和欧洲之间建立新的安全关系的必要性,而这种关系将支持经济成长、保护公民并支持欧洲集体安全和国防,Weimar+正是继续推动英国与欧盟成员国进行这些谈判的重要机会。
英国政府的态度明确:清楚认知到目前是一个重要的时刻,并准备把握。
脱欧从公投到实际脱欧,都是在保守党政府任内,而在脱欧之前,英国首相每年会前往欧盟总部的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至少4次,为的是参加欧盟成员国领袖峰会,而这自英国脱欧之后就戛然而止。
到2024年工党压倒性赢得英国国会大选,施凯尔接任首相,他在竞选时便承诺“改善与欧洲伙伴的关系”,并设想与欧盟建立新的、定期的互动。
过去在安全协议方面,英国2020年1月正式脱欧之前与欧盟历经长时间谈判,但当时因英国与欧盟关注的优先事项不同,双方最终没有达成任何相关协议(当时也没有人设想到,2年后欧洲爆发大型战争)。目前,英国与欧盟已就新的安全协议进行了数月的磋商。
英国国内意见
不过英国国内对于和欧盟之间加深合作,尤其是国防安全的合作这一点,心存疑虑。保守党议员伯格哈特(Alex Burghart)就在下议院表示:“我们国防的基石是北约,北约足矣。”工党政府的回应则是指称与欧盟达成安全伙伴关系决不会破坏北约,反而补充北约不足,双方合作将延伸到国防之外的领域,例如经济基础设施、能源供应,甚至移民和处理跨国犯罪。
例如,以欧盟正在设立的欧洲安全行动 (SAFE) 计画为例,该计画旨在为新计画提供高达1,500 亿欧元的贷款。如果英国与欧盟达成安全伙伴关系,那么英国军武制造商就有可能获得部分资金,而对欧盟来说,英国也可以提高欧盟的国防武器产量。
英国自由民主党也认为,与欧盟达成安全协议对英国国防工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只是,与欧盟新建立的这些联系、合作、互动,会不会伤害脱欧的成果?这也是英国政界许多人所担心的问题;如今英国仍有多项事务需和欧盟谈判协商,举凡边境、渔权、移民、青年移动、关税等等,当年在英国脱欧公投投下同意票者,很多人期望的就是取回控制权,如今若英国寻求与欧盟更拉近距离、密切合作,则反对者担心失去脱欧多年后努力取得的成果;且欧盟国家的经济情况未必比英国更好,对反对者来说,走近、甚至走回欧洲,不具吸引力。
不过,施凯尔与工党会遭遇的政治阻力可能不会多大,因为在工党支持者中,大多数在2016年的脱欧公投,投的是反对票。换言之,在近期内,预计会看到英国在欧洲事务上更加活跃、话语权愈多(原本主导欧盟的德国,本身国内政治纷扰半年多,如今新上任的联合政府也存在不少隐忧),尤其是在欧洲安全防务的建立和讨论上,英国将是不会缺席的要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