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防战略:遏阻中国,摧毁台积电是必要之举
现年45岁的柯伯吉是美国川普政府中负责政策的国防部次长,虽非白宫最显眼的职位,却是五角大厦的第3号人物。与川普内阁其他人一样,稍早在参议院的任命过程中,柯伯吉也面临一定争议,甚至饱受自家共和党人质疑。不过,在副总统范斯、马斯克还有川普的大儿子相继发声力挺、公开声援后,最终获得确认。
最近,由柯伯吉(Elbridge Colby)主导的2025年新版《国防战略》(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NDS)即将揭露,让这位战略学者再度成为外界关注焦点。事实上,柯伯吉并非川普团队中的新面孔。早在川普的第1任期内,他便于2017年至2018年间,担任国防部负责战略和部队发展的副助理部长,是2018年《国防战略》的核心起草人之一,首度将美国国防的重心正式转向中国。
究竟,柯伯吉是1个怎样的人?又为何能获得川普及其团队的青睐和力挺?
柯伯吉出身国安世家,他的祖父威廉·柯伯吉(William Colby)曾在前总统尼克松(Richard Nixon)和福特(Gerald Ford)任内领导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柯伯吉本人则在国际化的背景下成长,1986年,他的父亲被派任为第一波士顿银行(First Boston)东京办事处主管,他因此在东京度过童年,就读于调布市的日本美国学校,直到13岁才返回美国。
回国后,他进入麻州的菁英寄宿学校“格罗顿中学”(Groton School),并于1998年毕业,期间担任校报主编,展现对写作和公共事务的热情。此后,他于2002年自哈佛大学毕业,并于2009年取得耶鲁法学院学位。
在进入政策核心圈之前,柯伯吉已有丰富的国安及外交履历。他在国防部、国务院与情报体系累积超过5年的实务经验,包括2003年随美军进入伊拉克,成为联合临时管理当局(Coalition Provisional Authority)一员,参与战后重建。
另外,他也曾于2005年至2006年间,任职于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Office of the Director of National Intelligence),对情报政策和战略分析有深入涉猎。这些国际历练和战略素养,成为他日后在川普政府担任国防政策要职的重要基础。
第1任期:推动国防资源转向中国
在川普的第1任期内,柯伯吉于2017年5月获任命为国防部负责战略和部队发展的副助理部长,任期至2018年。在这个职位上,他负责制定国防战略、规划兵力建构,并就政策层级的战略分析向国防部长提供建议。
在任内,柯伯吉主导制定并发布2018年版本《国防战略》,明确宣示“国与国之间的战略竞争,而非恐怖主义,已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首要关切”,他还指出,重现的“长期战略竞争”,是对美国繁荣及安全的核心挑战,尤其是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挑战。柯伯吉更直言,美国国防部和美军当前所面对的中心问题,是美国对中国、俄罗斯的军事优势正在消失。
据Politico报导,在试图推动美国国防资源重心从中东转向中国的过程中,柯伯吉曾遭遇美国中央司令部和联参体系的官僚阻止,但他的立场及战略方向获得空军和海军的有力支持。
拒止战略:大国冲突时代的美国国防
离开政府部门后,柯伯吉在2021年出版了1本书,名为《拒止战略:大国冲突时代的美国国防》(The Strategy of Denial: American Defense in an Age of Great Power Conflict),来详细阐述他的战略思想:如何以“美国优先”和现实主义为基础阻止战争发生,也就是在不诉诸战争的情况下,有效遏阻中国,并让美国在大国竞争中胜出。
在书中,柯伯吉明确指出,美国的战略重心应放在亚洲,而非中东(也包括后来的俄乌战场)。他主张美国应大幅缩减在中东的军事部署,认为过去在波斯湾地区遗留下的大量兵力及部署,不仅“不必要,也很危险”。
他写道:“保留美国在中东地区遗留下来的大量兵力态势和部署习惯,其中大部分旨在(假定可以)『吓阻』伊朗和保卫波斯湾国家,这既不必要又危险。这是不必要的,因为它超出了实现这些战略目标所需的范围。美国可以透过增强中东地区伙伴的军事能力,来更有效地实现这些目标。”
柯伯吉强调,若有必要,美军依然具备快速部署兵力、击退入侵行动的能力。他指出,与正在崛起的中国还有军事活跃的俄罗斯相比,伊朗的威胁相对有限,不足以成为美国维持大量驻军的理由。
川普在第1任期的多项外交与军事政策,也印证了柯伯吉的战略观点。包括从阿富汗和叙利亚撤军的规划,以及在2020年1月击毙伊朗革命卫队指挥官苏雷曼尼(Qasem Soleimani)后,虽然伊朗发动有限报复攻击,川普仍选择不升高冲突,未进一步动武。这一系列克制行动,与柯伯吉倡导的“聚焦亚洲、避免无谓消耗”不谋而合。
第2任期:对伊朗立场引发争议
去年12月22日,川普提名柯伯吉担任他第2任期的国防部政策次长(Under Secretary of Defense for Policy),这在共和党内引发争议,有些鹰派议员对他过往的立场表达不满。其中,参议员柯顿(Tom Cotton)便曾公开质疑柯伯吉先前声称“伊朗拥核不构成对美国的生存威胁”的言论。
今年3月4日,柯伯吉出席参议院军事委员会的任命听证会时强调,若情势须要,他会毫不犹豫向川普建议采取军事手段,来阻止伊朗发展核武。他并重申,美军必须强化在印太地区的态势部署,以吓阻中国扩张,并呼吁台湾将国防预算自国内生产毛额(GDP)的2.5%大幅提高至10%,以展现自我防卫的决心及能力。
今年4月8日,参议院最终以54票赞成对上45票反对,通过柯伯吉的任命案。唯一投下反对票的共和党参议员,是参院党鞭麦康奈(Mitch McConnell),此举也遭致副总统范斯和企业家莫里斯(Nate Morris)等多位党内人士的公开不满及抨击。
中国是美国的首要外部威胁
自我认同为“现实主义者”,柯伯吉一直主张“中国”是美国所面临的首要外部威胁,亚洲应成为美国外交及军事资源的“重中之重”。 他认为,美国应调整军事规划和资源配置,为1场可能“围绕台湾爆发”的冲突作准备,并支持加强美国的工业产能。他与保守派智库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会长罗凯文(Kevin Roberts)曾于《时代》杂志撰文指出:“我们说得再清楚不过:中国是美国面临的首要外部威胁,远远高于其他任何国家。”
另外,柯伯吉也是所谓的“优先论者”(prioritizer),认为美国的军事资源有限,因此支持将美军重心从中东和欧洲,转向亚洲和中国。《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形容他是“华府最响亮、也可能是论述最清晰的声音,主张美国应完全摒弃对欧洲、北约及俄罗斯的关注,转而面对中国带来、日益严峻的挑战”。
中国实现霸权的方式:入侵台湾
柯伯吉认为,中国正寻求在亚洲建立霸权,亚洲是全球最重要的地区。他警告,若中国主导亚洲,将严重削弱美国的未来前景和战略自主性,压低美国经济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让美国更容易受到中国压迫。
柯伯吉指出,中国实现霸权最有效的方式是攻击美国的盟友或准盟友,台湾正是最可能的目标。他主张对中国实施“拒止战略”(strategy of denial),阻止或击败中国对台湾的可能入侵。他预期台海一旦爆发冲突,将会是“有限战争”,双方都无意升级战事,动机在于减少区域震荡,因此他呼吁美国必须为此做好准备。
柯伯吉还主张美国应结束对台湾的“战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政策,改采更明确的防卫立场。他也呼吁台湾将国防预算提高至GDP的10%。不过,柯伯吉虽然认为台湾对美国很重要,但不认为台湾是美国的“生存利益”,其核心战略目标仍是阻止中国在亚洲建立地区霸权。
“摧毁台积电”是必要之举
事实上,柯伯吉还认为在中国入侵台湾时,美国应摧毁台积电(TSMC)的晶圆厂。他去年公开宣称,一旦中国有夺取这些设施的可能,“摧毁台积电”是必要之举。这位资深国安政策专家还强调,台积电的毁灭不应交由台湾政府或军方自行决定。
柯伯吉所主张的焦土策略被归类为“折巢计画”(Broken Nest)吓阻理论,这最早来自美国陆军战争学院2021年发表的报告,标题即为〈折巢:吓阻中国入侵台湾〉(Broken Nest: Deterring China from Invading Taiwan)。虽然这份报告长达15页,但其核心论点从标题就可一目了然:随著台湾半导体产业,特别是台积电制造实力的日益壮大,中国对台湾的野心也不断升高。
在有些政策制定者看来,一旦中国入侵就必须无条件摧毁台积电,这种态度必须明确且毫不含糊。柯伯吉曾在X上写道:“若中国准备接管台湾,那么瘫痪或摧毁台积电,根本是基本门槛。我们会蠢到让全世界最关键的半导体企业,在毫发无伤的情况下落入中国这样的侵略者手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