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见底 北京放出大消息

万维读者网 2025-05-16 23:24+-

(《万维读报》20250516-4)

1、国库见底  北京放出大消息

  中国经济持续下行导致大量资本流向海外,中共财政从上到下捉襟见肘,不得不采取“远洋捕捞”等方式补充国库。近期湖北、山东、上海、浙江四地税务机关在48小时内同步发布公告,针对中国境内居民的境外收入申报问题开展集中核查。一时间,中国社交媒体关于赴香港开户的帖子数量比往常增加几倍,大家都意识到,中共选择此时对内整治居民境外收入,原因是财税困顿、政府的日子不好过了。尽管这类整治行动并不是今年才逐渐开始,早在去年下半年就开始严查居民海外收入问题,但随着经济形势的逐渐恶化,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担心自己的钱袋子。

  中共对税收居民个人实行全球征税,这一原则自1998年《境外所得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出台沿用至今。简单来说,中共税务部门对于“中国税收居民”一事做出过明确规定,一是境内有住所: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在中国境内形成习惯性居住的个人,即使长期在境外工作或生活,只要未放弃户籍或家庭联系,仍可能被认定为居民。二是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境内累计居住达183天的个人,即使无住所,也视为居民。不过,按照规定,如果无住所个人一个纳税年度在中国境内累计居住满183天的,但此前六年的任一年在中国境内累计居住天数不满183天或者单次离境超过30天,该纳税年度来源于中国境外且由境外单位或者个人支付的所得,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这类操作存在一定的规避性,现行中国银行新开户都会签署和确认是否仅为中国税收居民的协议,但是对于那些隐瞒不报的人士来说,通过信托基金等其他非个人名下的投资进行隐蔽,也能躲避税收稽查。不少中共高官的财产和子女财产都是以这种方式资本外逃,包括一些被中共纪委查处的贪官也是如此。

  此前,中共税务部门曾颁布一个名为“6年豁免期”的税收征收策略,即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自2019年1月1日及之后算起,满足一定条件可享有6年的税收“豁免期”。现如今,六年豁免期已过,这意味着征税不可避免。海外时评人士司令分析指出,现在越来越多中国公民要么向境外转移资产,要么跨境打工,这无形中相当于把中共国内财富外流了,这当然会引起北京的警惕。最新盯上居民境外收入,也说明当局财政吃紧。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采取行动的4个省市,浙江是中国民营资本跨境流动最多的省份之一、上海是中国离岸金融交易最多的城市、山东则是的传统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出海最多的省份、湖北属于新型制造业增加的地区。主动稽查也意味着目前中国居民个人根本没有申报意愿。

另外,中共税务部门所采取的稽查方式是共同申报准则(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机制,CRS 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主导的金融帐户涉税资讯自动交换标准,即全球主要国家为打击逃税而建立的对涉税人帐户信息在成员国间交换的系统。北京于2014 年 9 月承诺实施 CRS 框架下的金融帐户涉税资讯自动交换标准,并于2018年9月完成与其他 CRS 参与国家的首次资讯交换,涵盖英国、法国、德国、瑞士、新加坡等主要发达国家,以及开曼群岛、英属维京群岛、百慕大等传统避税地的帐户余额、投资收益等核心资料。截至2025年,已有106个国家和地区加入CRS,资讯交换涵盖帐户余额、利息、股息等方面。而对于持有加密货币的中国投资者而言,现在不少西方国家的银行都对这类加密货币的收入进行限制,不再像之前那样变得更具便利性,目的也是为了防止洗钱犯罪的发生。司令认为,以前中共税务稽查是各地方各自为政,条块分割情况突出,现在当局再提整治境外收入,是要把各种监管力量整合起来出大招,等于是进一步勒紧了老百姓的钱袋子,此举将会对中国资本外流造成进一步的冲击。

2、对中共的包围网已密谋成形

  印太区域多国高级陆军将领,在日前美国夏威夷檀香山举行的美国陆军协会年度“太平洋陆军论坛”上,集中探讨如何运用陆军结合海事资产,创造所谓“阵地优势”,以反制中共在该区域的军事扩张行动。

  美《陆军时报》报道,与会代表认为,借由战略部署及能力建构,传统陆上力量亦能在海洋环境中扮演关键角色。 例如日本自卫队凭借其地理位置,处于环绕中国的第一岛链前沿; 而澳大利亚国防军与菲律宾武装部队等,则计划利用其地形优势,密切监控中共军事动态。

  美陆军太平洋司令克拉克上将在论坛中强调,有效吓阻北京的军事行动,需仰赖盟友与伙伴的通力合作,“这不仅关乎美国陆军,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盟友与伙伴。”日本陆上幕僚长森下泰臣上将则将日本的地理位置视为制约中共扩张的关键。菲律宾陆军司令加利多中将认为,现代科技发展已“根本性改变了关键地形的定义”,使陆军在海事领域能发挥更大作用,例如作更多舰艇及部署远程火力以牵制解放军船舰。 澳洲陆军司令史都华中将则认为,持续的战役经营是赢得潜在冲突竞争阶段的要务,最终目标在于吓阻冲突。

  据悉,澳洲政府已批准采购新型舰艇与轻型载具,陆军将增购28艘新船舰,为二战以来最多;同时计划采购42套“海马斯”高机动性多管火箭系统及精准打击导弹,以扩大陆海打击范围。日本陆上自卫队也积极强化相关能力,已组建新的两栖作战部队,首艘专用运输舰已于去年11月下水,该舰性能类似美军大型登陆艇,对岛链补给至关重要。 该两栖部队未来规划将拥有共10艘各型运输支援舰艇。菲律宾陆军则与美国陆战队及陆军频繁举行联合演训,包括“肩并肩”与“勇敢之盾”等,以提升自身反舰打击力,并支援美军部署。 近期,两军在巴丹群岛及巴布烟群岛进行关键海域地形安全行动,演练“远征前进基地作战”概念,并模拟部署了陆战队最新的“海军陆战队远征舰队阻绝系统”。美军陆战队第三滨海作战团指挥官勒汉上校形容此次部署为“对陆战队员而言是一小步,对美菲联手实现海上拒止能力而言则是一大步。”

      此外,台湾国防部近日首次进行自美国新购的海马斯训练火箭弹,向外海实弹射击。台湾的国防安全研究院国防战略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苏紫云指出,海马斯导弹可对中共进行源头压制,也就是“洋葱圈”的概念。海马斯火箭弹可打到中国沿岸区域,在其登陆船团出发前就先压制一波,如果有残余的登陆船团开到海峡中线以东,台湾的雷霆2000就可再实施多层次打击,更有效地反制中共的登陆企图,提高台湾的总体防卫能力。

3、不结婚不生小孩  中国年轻人无声抵抗

  “不婚不生”的中国年轻人越来越多,过去十年间,中国结婚率几乎一直在下降,去年更是暴跌近21%。专家警告,面对教育,买房,医疗三座大山的重压,未来几年中国人口下滑的趋势将加速。

  据官方统计,2024年全中国结婚登记数约610万对,这是自1986年以来的最低纪录,还不到2013年高峰的一半。今年第一季,这个下降趋势还在持续。人口统计学家何亚福表示,中国2023年30岁年轻人中未婚的比例达到30%,相较于十年前,这个比例仅为15%。如今,企业瞄准“单身经济”,为单身人士量身定做家用电器与度假规划等各种产品。北京从事婚礼策划行业的高女士表示:“生意一落千丈。”她的婚礼公司去年大约只有100位客户,远低于2012年高峰时期近2,000位的数字。

  在出生率方面,2024年,中国新生儿人数为954万人,较前一年增加52万人,终止连七跌。但总人口数仍然连续第三年减少,因为死亡人数超过新生儿人数。何亚福分析:“许多年轻夫妻在新冠疫情三年期间没有生育,拖到2024年才生下龙宝宝,这是去年生育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但估计2025年新生儿人数将恢复下跌趋势。”为了应对人口危机,各地推出不少结婚生育补贴,但难以挽回低迷的结婚生育率。年轻人因为结婚成本高、青年失业率高、经济不景气等原因,普遍感到结婚生育很困难。28岁的北京单身打工族小秦表示,结婚生育补贴只是小恩小惠,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无法成家的问题。小秦坦言,生活在中国,就像在一个大监狱一样,他和身边的朋友都活得不开心,根本没有理由要生小孩,不想要下一代像自己一样活着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