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在关税新协议外的偷偷让步
秦鹏评论分析文章:5月12日,中美两国宣布达成一项新贸易协议,标志着自2018年贸易战爆发以来最重大的突破。协议为双方带来表面上的“双赢”,实则隐藏深层博弈。它为全球市场注入短期信心,但也揭示了中美关系的结构性分歧与长期挑战。
全球市场欢呼:新协议的几个关键点
5月12日(周一),中美两国宣布达成新贸易协议,美国对大多数中国进口产品的关税将从高达125%的水平大幅降低至30%,而中国对美国产品的关税则降至10%。临时休战期将持续90天。这标志着双方对抗的阶段性转折。
全球金融市场反应强烈。美股当天迎来一波强劲反弹,标准普尔500指数开盘即上涨2.8%,突破了4月初高点,纳斯达克100指数攀升至牛市顶峰。与此同时,美元汇率走强,美国国债价格下跌,金价下跌,反映出投资者对美国信心增强。
周一,川普总统发表了讲话,称谈判实现了中美贸易的“全面重启”,未来90天会敲定一项更大协议的细节。他还说,自己可能在本周末与习近平通电话。
关于这一协议,有几个关键点值得关注:
一、超乎预期的转折,良好的起点
关税调整规模超出了市场预期,90天的休战期为双方提供了宝贵的谈判窗口。市场乐见双方达成协议,因为关税战已经对全球供应链和消费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贸易战远未结束,短暂的休战基础脆弱
协议并非一项长期解决方案,而是一个脆弱的休战协议。川普政府此前曾多次誓言对特定行业加征新关税,例如对中国半导体出口实施更严格的限制,或基于国家安全考量对美国电子产品供应链进行全面审查。这些潜在的限制措施,可能随时打破当前的休战状态。
川普周一也警告,如果华盛顿和北京在90天休战期内未能达成最终协议,美国将再次上调对华关税,尽管不会达到协议前超过125%的水平。
三、部分中国产品仍受高关税限制,小额包裹成焦点
协议并未覆盖所有商品,电动车、钢铁和铝等中国产品仍需缴纳过去几年加征的单独关税。更值得关注的是,小额包裹未被纳入降税范围,这意味着淘宝、Shein、Temu等平台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仍需缴纳高额关税,2024年相关贸易总额约为500亿美元,此前对美国进口商和亚马逊等电商平台造成了显着冲击。
未来,美国要警惕中国通过第三国转运,这可能成为未来监管的重点。
四、美方期待中方具体行动,信任仍待建立
尽管协议带来了一些积极信号,但不管是市场和美国国内鹰派人士,都对中共持怀疑态度,认为北京可能利用休战期拖延时间。
而且,双方在核心问题上的分歧依然存在,例如美国要求中国减少对国有企业的补贴,而中国则希望美国取消对科技企业的制裁。这些问题若无法在90天内解决,可能导致休战协议破裂。
五、中国对美出口额预计继续下降,经济影响深远
美国对中国30%的税率,对许多商品而言仍属高位。彭博经济研究此前估计,高关税可能导致美国对华进口量在中期减少70%,这一趋势在短期内难以逆转。
六、芬太尼问题未解,后续发展受关注
美国对芬太尼相关产品的20%附加关税未降低,显示其在这一问题上仍保持高压姿态。中共这方面前科累累,所以后续进展也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观察点。
资料照片 图片来源:KEVIN LAMARQUE/REUTERS
谁赢了?双方均受益,美国更进一步
客观来说,新贸易协议,对美国和中国、川普和习近平来说,是双赢的局面。
一、高关税形同禁运,中美双方均受重压
在协议达成之前,新增高达125%的关税,几乎等同于全面禁运,严重损害了中美两大经济体的利益。
对美国而言,高关税导致进口成本激增,许多依赖中国供应链的企业面临生存危机。此外,高关税还推高了美国国内物价,消费者信心受到打击,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一度加剧。
对中国,高关税同样带来了显着的经济压力。高盛集团估计,川普的关税措施可能威胁约1,600万个工作岗位,尤其是在零售和制造业领域。出口企业面临大量倒闭,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减少,社会稳定面临挑战。
那么,现在双方后退,各自得失是什么呢?
二、习近平:偷偷下跪,但公开场合赢了面子和里子
一些“小粉红”宣称“中共赢了,美国跪了”,这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协议显示,中国对美关税降至10%,但需承受美方30%的税率,加上小额包裹未获豁免,中国的实际让步幅度更大。
但是,对于中共党魁习近平个人来说,他在这个过程中却赢了。
首先,中共宣传是双方看起来都是基础关税10%,习近平有面子,也有有里子;其次,习近平带领中共从目前的经济压力、社会压力和外汇储备压力中缓了过来,习近平以人民为吃草为代价,拼两国人民的耐受力,至少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第三,在中共内部,习近平这段时间备受质疑,特别是搞砸经济和对美国关系,现在他可以鼓吹自己的强硬路线成功,获得更高的威望。
三、川普:多重胜利,战略目标推进
对于川普而言,这份协议带来了多方面的胜利,既有显而易见的短期收益,也有未写入联合声明的潜在收获:
1. 缓解企业和消费者压力。例如,进口圣诞节产品成本下降,美国企业会抓紧时间在未来两个月订货,避免到时候货架空空。
2. 市场信心恢复:重塑经济预期。协议公布后,美国股市和美元上涨,反映了市场信心的显着回升。这有利于美国经济。
3. 给脱钩增加缓冲期:实际上,与中共在一些产业上脱钩,已经成为美国朝野与国会的共识。协议的90天休战期,为美国企业调整供应链、寻找替代供应商提供了时间。
4. 问题解决空间:白宫《情况说明书:唐纳德.J.川普总统为美国赢得历史性贸易胜利》中指出,协议旨在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为美国工人、农民和企业带来持久利益。中共承诺增加购买美国产品并削减非关税壁垒,这些让步将在未来几个月逐步落实。
中方的额外让步:联合声明之外的秘密
但是,中共表面上的胜利,实际上还因为它们偷偷做了让步,而没有写入《联合声明》中。
一方面,媒体披露,尽管具体细节尚未公开,中国承诺增加对美国农产品和能源的采购,以解决部分贸易不平衡问题。
另一方面,路透社报道,中国承诺取消自4月2日起对美实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包括以下几项具体行动:
一、稀土出口管制放松:作为4月报复措施的一部分,中国此前将稀土列入出口管制清单,限制了全球供应链的关键原材料。新协议要求中国取消这一措施。
二、搁置反倾销调查:中国对美国化工企业杜邦以及其它美国企业的反倾销调查。
三、黑名单调整:中国将部分美国国防和科技公司从禁止与华贸易和投资的黑名单中移除。不过,声明仅涉及4月2日之后实施的措施,3月被列入黑名单的十几家公司以及2月针对Google的反倾销调查不在取消范围内。
2025年5月12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右)与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在瑞士日内瓦举行记者会,宣布美中双方就结束关税战取得“重大进展”,并详述为期两天的闭门会谈成果。(Fabrice Coffrini/AFP via Getty Images)
双方下一步计划?未来90天的博弈
协议的达成只是一个开始,未来90天的谈判将决定中美贸易关系的走向。双方在休战期内都有各自的战略目标,同时也面临不同的挑战。
一、美国:战略脱钩与问题解决
1. 继续部分脱钩,聚焦关键领域
贝森特在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表示:“双方一致认为,我们不希望出现全面脱钩。美国将在新冠疫情期间发现的涉及国家安全利益的商品上进行战略脱钩,无论是半导体、医药还是钢铁。”这一表态表明,美国将继续推进供应链的多元化,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2. 施压中共解决芬太尼问题
贝森特表示,如果北京在解决芬太尼危机上展现“良好沟通”,美国可能考虑降低相关关税。
在日内瓦谈判中,贝森特通过一个生动的比喻向中方表达了芬太尼的危害:他从碗中取出少量糖,称“这会杀死这个房间里的所有人”,随后又取出更多糖,称“这会杀死日内瓦所有人,甚至瑞士所有人”。这一坦率举动令中国谈判代表震惊。据悉,中国公安部副部长徐大彤也在场。
3. 关税前景:维持高压,但留有余地
贝森特表示,对华互惠关税低于10%“不太可能”,但也不会超过4月2日设定的34%上限。90天休战期结束后,若双方谈判进展顺利,休战期可能进一步延长。
4. 推动贸易再平衡,增加中国购买
贝森特在日内瓦对记者表示:“我们预计,随着谈判的进行,可能会达成购买协议,以平衡我们最大的双边贸易逆差。”美国希望中国大幅增加对美产品的采购,尤其是在农业、能源和制造业领域。
5. 降低中共非关税壁垒?难度巨大
美国在谈判中,会要求中国削减贸易顺差、保护知识产权、开放金融与通讯市场,但这些诉求与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体制根本对立。因为,中共强调“以党领经济”,以“政治安全”优先,难以接受透明法治与市场化改革。
地缘政治因素预计将进一步加剧僵局。美国国会常将关税减让与中国在台湾、南海、新疆等人权议题上的表现挂钩,而中国则坚持“经济不应政治化”。双方各执一词,互设前提,导致谈判难以突破。
二、未来90天,中共可能采取的措施:
1. 宣传“外交胜利”,稳内部民心
党媒还会继续宣传维稳,包括在对美态度上摇摆不定,时而批评时而示好,这或将成为常态。
2. 有限让步,争取谈判空间
为缓解美国关税威胁,中共可能承诺增加对美农产品与能源采购,但严格控制在不触及核心利益(如高科技自主)的范围。在芬太尼问题上,中共可能开展表面执法行动(如公开查缉走私),以换取关税减免。然而,实质进展恐怕有限。
3. 强化报复工具,对抗“洗产地”打击
美国在全球加强对“洗产地”行为打击,中共可能对依赖中国供应链的第三国(如越南)进行施压。
4. 分化美国盟友,转移国际压力
中共可能通过“一带一路”或贸易优惠拉拢欧盟与东盟国家,甚至可能在部分地区制造事端,增加自己的砝码。它也会对外鼓吹自己是靠强硬获得的胜利,这也会增加美国和其它国家和地区达成协议的难度,增加更多冲突。
中美新贸易协议的达成,为双方提供了宝贵的喘息机会,然而并未解决核心矛盾(如: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和产业补贴、地缘政治冲突等),这些分歧可能在未来引发双方新的冲突。
对于全球市场而言,协议带来的短期乐观情绪可能难以持续。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未来90天的谈判进展,以及中美双方在关键问题上的实际行动。中美关系的走向不仅关乎两大经济体的利益,也将深刻影响全球经济格局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