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贵州大数据产业塌方式腐败
中国贵州过去半年多加码整肃大数据领域,省城贵阳和国家级贵安新区,成为本轮反腐暴风眼。
贵阳连续四任市长、分管大数据的贵阳副市长、贵安新区两任“一把手”、三任“二把手”、贵州首两任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局长、多名大数据国企高管等,纷纷在这场风暴中落马。
受访学者认为,贵州过去十多年重金打造大数据产业,却迟迟未能把这项生产要素转化为实质经济成果,还因投资密集、资源集中滋生大面积腐败,相信这是中共最高层今年3月考察贵州时,未再调研大数据产业的主因。
贵州官场今年继续震荡,贵阳市政府中排名第四、负责大数据工作的副市长刘岚(52岁)2月26日被通报任上落马,已退休四个月的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原局长景亚萍(61岁)则在2月24日被官宣落马。
之后,贵州省政协委员、贵州省算力科技公司总经理杨云勇在4月3日被官宣落马,成为本轮大数据反腐中最新被查的国企高层。杨云勇与景亚萍同为致公党贵州省委副主委,两人曾在该民主党派共事两年半。
贵州大数据反腐关键人物马宁宇
刘岚和景亚萍都与已经落马的贵阳市原市长马宁宇有交集。马宁宇也是首任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局长。
贵阳市政府中排名第四、负责大数据工作的副市长刘岚,今年2月在任上落马。(互联网)
景亚萍曾在2016年至2019年,在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担任马宁宇的副手,并在2021年接棒局长。她的落马也意味着首两任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局长,时隔半年相继被查。
“75后”清华博士马宁宇今年49岁,曾是贵州官场一颗冉冉升起的政坛新星,一度是中国最年轻的省会城市市长。
马宁宇2005年正式到贵阳工作,先是在贵阳下属两个市辖区乌当和小河任职六年,2011年从小河区区委书记任上,直接被提拔为共青团贵州省委书记,从正处级一步跃升至正厅级,当时年仅35岁。
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第二任局长景亚萍在今年2月落马。(互联网)
马宁宇2014年至2016年在贵州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委国防工业委员会任职,期间贵州大数据行业因时任浙江副省长陈敏尔入黔迎来飞跃式发展。
陈敏尔在贵州任职的五年期间,为当地开拓大数据和生态旅游等产业。2014年,贵州成立大数据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时任省长陈敏尔任组长,大数据产业的蓬勃发展,推动贵州经济增速在2015年和2016年稳居全国第三。
贵州大数据产业一度受中共高层关注
贵州因多山地形常年发展滞后,引领大数据发展很快受到中共最高层关注。中共总书记习近平2014年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肯定贵州“搞大数据产业招商,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就是一个好的选择”。
习近平2015年6月考察贵阳时,也到贵阳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调研。新华社当时报道引述习对当地干部说:“我听懂了,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
当时陪同习近平考察的是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省长陈敏尔。习近平考察贵州后隔月,陈敏尔接替赵克志成为贵州“一把手”,与接棒省长的孙志刚搭班。
之后,贵州在“十三五”(2016年至2020年)期间将大数据列为最大发展战略之一。2016年,贵州获批成立中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2017年2月,贵州省公共服务管理办公室更名为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成为中国首个省属正厅级大数据局。时任省政府副秘书长的马宁宇兼任首任局长。
贵阳市北京路225号——这个看似居民楼的建筑,是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的办公地。(互联网)
马宁宇掌舵贵州大数据局期间,曾参与美国科技公司苹果iCloud项目2018年落户贵州的谈判。
“十三五”收官时,央视财经报道,贵阳市、贵安新区大数据企业在2020年达到5000多家,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达1649亿元(人民币,下同,296亿新元),占当地生产总值(GDP)38.2%,成为驱动贵阳经济发展新引擎。
贵阳原市长马宁宇(左二)被查前并无预兆,落马当天名字仍登上《贵阳日报》,显示他前一天赴贵阳市观山湖区调研。(互联网)
马宁宇2022年调任贵阳市长,兼任中共贵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等职,直至去年8月落马。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唐任伍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贵州过去十余年大力投入大数据,经济社会得到较大发展,贵阳声望由此提升。但与金融、能源、房地产等涉及大批项目审核的领域一样,贵州对大数据的投资也衍生出腐败,中央反腐“一查一个准”,被查高官纷纷落马是必然结果。
长期观察地方政治的重庆市协和心理顾问事务所所长谭刚强受访时指出,贵州十多年前还以农业为经济基础,当时对新兴技术仍相当陌生,也缺乏新型管理人才及产效管理经验;当政府政策和商界资本同时大举涌入,闭塞落后之地很容易出现腐败。
大数据产业为干部提供攀附机会
大数据产业的兴盛也为一些趋炎附势的干部,提供快速接近上层的攀附机会,聚集特殊利益团体。
贵州官方今年1月播出的反腐专题片披露,时任贵阳市政府秘书长安九熊2016年5月得知,省长孙志刚的黄姓妻子将参加在贵阳举办的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后,精心谋划安排,亲自为孙志刚夫人做接待服务,并请最专业的人员做深入细致讲解。安九熊在片中出镜忏悔,表示当时希望借此博取省主要领导夫人认可。
央视今年1月播出的中纪委反腐专题片指,孙志刚的妻儿、兄弟都是他的“收款员”。孙志刚在2017年接棒陈敏尔担任贵州省委书记,2020年11月退居二线,去年10月因受贿8.13亿余元被判死缓。
贵安新区“有楼无人”成反腐重灾区
贵安新区是中国国务院2014年批准设立的第八个国家级新区,位于贵阳市和安顺市之间的核心地带,规划面积1795平方公里(近2.5个新加坡大小),常住人口近46万人,成立十余年来被指留下建设规模过大,“有楼无人”的烂摊子。
这座正厅级新区过去两年也是多事之地,历任五名“一把手”中有两人(秦如培、马长青)落马,另有三名“二把手”(陈晏、马宁宇、向昀)、连续三任贵安新区开发投资公司董事长(陈晏、宗文、向昀)被查。
上述案子多数仍在调查起诉阶段,只有马长青在去年5月因受贿3309万余元被判入狱11年半、罚款120万元。他被指在贵安任职期间违法征地300余亩,远超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红线。
唐任伍指出,西部地区普遍因经济基础偏弱、营商环境不到位缺乏投资吸引力,在建设国家级新区时,会有开发商通过向官员行贿,在拿地、财政税收上拿好处,“最后产出很差,还带来很多腐败”。
谭刚强分析,贵安大面积有楼无产现象,源于新区是由“领导经济”“长官经济”而非市场经济主导,加上地方领导不断换人,容易出现大量烂尾。
贵阳各处可见写有“大数据”“区块链”“互联网金融”等字眼的招牌。 (互联网)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今年3月先后到黔东南州、贵阳市等地考察调研两天,是他在2012年中共十八大后第三次赴贵州。不过,这趟行程并未像上两次那样考察大数据产业,或指示贵州加码推动该产业。
唐任伍指出,大数据仅是一项新质生产力要素,掌握后还必须转化成标志性的科技成果,但贵州至今仍未跨出这一步,未如深圳、杭州等地以大数据作支撑产出有影响力的产业。
谭刚强认为,中共高层这趟考察也间接释放出对贵州大数据产业重视度下降的信号,反映出产业可能没有成绩或问题成堆,“参观这样的产业,可能领导尴尬,下边的人更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