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谈判背后原因曝光 中国害怕2下场只好让步

自由时报 2025-05-09 17:15+-

美中贸易谈判终于要在周六(10日)于瑞士展开,在会谈前夕,路透揭露中国决定与就普关税问题进行谈判的关键是,在中国内部已发出警讯,即中国企业正在努力避免破产并取代美国市场下,加上随着中国的贸易伙伴开始与华盛顿进行协议谈判,中国官员在私下越来越担心关税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孤立的风险,在担忧下促成了北京的让步。

官员向路透社表示,这些因素,加上美国的主动接触和川普言论的缓和,促使北京派出中国经济沙皇何立峰本周末在瑞士与美国同行举行会谈。

由于中美外交关系的不稳定性,两国重新接触变得复杂。

路透社报道,3位了解中国政府想法的人士表示,北京方面让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内部发出的信号,即中国企业正在努力避免破产并取代美国市场。

1位官员表示,受到直接影响的产业包括家具、玩具制造业以及纺织业。

美国驻华外交官也一直密切关注中国南方工业中心地带的工厂倒闭、罢工和失业。

许多分析师下调了对中国2025年经济成长的预测,投资银行野村证券警告称,贸易战可能导致中国失去多达1600万个工作机会。

1位官员表示,中国企业难以取代美国市场,因为发展中国家无法购买那么多产品,对许多企业来说,这是生存威胁,需要在几天或几周内解决。

此外,两位了解北京想法的官员表示,北京担心,当越南、印度和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开始与华盛顿进行谈判时,北京将在谈判桌上失去一席之地。

中国商务部本周在1份声明中向与美国谈判的国家发出警告:“绥靖政策不能带来和平,妥协得不到尊重,坚持原则立场、维护公平正义才是维护自身利益的正确途径。 ”

2位消息人士向路透社透露,作为对抗美国举措的一部分,中国将于5月底派总理李强前往马来西亚,参加与新成立的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集团的峰会。

一位驻北京的地区外交官告诉路透社,中国向东南亚传递的信息是“我们会向你们购买东西”。

在日内瓦,北京似乎抱持着不高的期望,据1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内部已将谈判从更高级别降级为仅仅是1次会议,反映出中国认为,在川普和其他美国高级官员数周来不断发出相互矛盾的信息后,谈判将主要是为了了解华盛顿的要求和红线。

1位官员表示,中国可以利用其广泛的工具箱,效法亚洲邻国,购买更多的美国液化天然气。

谈判中也可能包括购买农产品,类似川普第1任期内2019年的“第一阶段”协议。 当时,北京表示将在两年内增加购买320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