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中共威权教会我的事:顺从无法换来仁慈
作者王亚秋:2014年,中国作家慕容雪村在《纽约时报》发文宣布,他将回国向警方自首。这篇文章刊出的两周前,慕容雪村的三名朋友在北京参加了一个纪念1989年天安门抗议活动的小型私人聚会后,当局逮捕了他们。慕容雪村认为,如果当时他不在澳大利亚的话,也会在那次聚会上被捕。飞回中国后,他在网上发贴,宣布已做好被警察带走的准备。
十多年来,我一直在为国际人权组织工作,积极倡导中国人民的权利。慕容雪村无疑是勇敢的,但他的故事并非个例。许多中国的作家、记者、维权律师和其他人士也选择站出来,勇敢反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尽管他们知道这样做可能会导致自己被捕入狱。
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正面临来自政府的威胁——这也许是他们有生以来的第一次——仅因履职尽责、畅所欲言或参与抗议就遭此境遇。作为世界上最残暴、最强大政府之一的反抗者,我要分享一条重要的经验:展示勇气。这不只是一种道德力量的展示,更是反击慢慢加剧的威权主义的有效策略。
为了自保,甚至不惜牺牲原则,以避免潜在的报复,这是人之常情。在川普总统发布行政命令,谴责多元化、公平和包容性项目(简称DEI)以及那些专注于促进民主和公民社会的项目后,我亲眼见证了这一幕。一些倡导组织作出的回应是,把它们网站上与DEI有关的内容删掉,改写促进民主项目的描述,将其与川普的“美国优先”议程联系起来。
类似地,包括塔吉特、沃尔玛、Meta在内的家喻户晓的公司也先发制人地缩减了DEI项目。我对这种做法感到失望。美国人在世界上出了名的蔑视权威。但我也能理解。恐惧的力量实在强大。
但在恐惧下顺服是因为软弱,而不是力量。中文有一个描述政府行事逻辑的成语:“欺软怕硬”。中共长期以来的行为与街头恶霸一样。但中共也很少用仁慈来奖励顺从者。
每当听到直言不讳的活动人士身陷囹圄,我们或许会认为沉默是更安全的选择。但情况并非如此。那些看似什么都没做的异议者同样难逃惩处的故事往往不为人知。
多年来,我收到过无数来自中国各地的信息,他们说自己受到了政府的不公正对待,但出于恐惧,不愿将这种不公正待遇公之于众。
我见过霸凌者在力量面前退缩,即使是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掌控着也许是世界上最复杂压制系统的政权也是如此。审查、试图恐吓和以莫须有的罪名控告人是要付出代价的,不仅资源消耗巨大,也会损害声誉。你一旦展示自己不会轻易被吓倒,会不停地制造麻烦的话,霸道者也许会不再把你作为打击目标。
以慕容雪村为例,他把帖子发到网上两天后,警察传唤他进行询问。但他们决定不逮捕他。慕容雪村的大胆做法已在公众中引起了一波关注。我猜中共认为将他逮捕所带来的负面报道与逮捕产生的威慑力相比得不偿失。
话虽这样说,反抗并不能保证施虐者退缩。许多批评中国政府的人都已身陷囹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在被警方羁押期间于2017年去世。
根据我与中国政府暴行受害者打交道的经验,当第一次被中共的铁拳击中时,大多数人会被吓到并屈服——但渐渐地,良知会激励许多人站起来。有些人会因此成为出色的维权活动人士。
挺身而出能让人重拾尊严,更能带来一种内心得到解放的重要感觉。中国活动人士王峭岭曾面临可怕的骚扰,包括遭警方监视、被警察赶出租房,只是因为她揭露了自己的丈夫、人权律师李和平被绑架和拘留的情况。尽管如此,王峭岭后来说,她一点都不后悔。
我正在目睹类似情形在美国上演。尽管一些机构和个人最初屈服了川普,但越来越多的人正在站起来:哈佛大学表示不让步后,其他大学的校长们也发誓不屈服于政府的高压政策。第一批律师事务所与政府达成协议后,一些律师愤而辞职表达抗议。
马里兰州居民基尔马·阿布雷戈·加西亚遭川普政府错误驱逐到萨尔瓦多,他的妻子詹妮弗·巴斯克斯·苏拉已成为丈夫的坚定支持者。“如果上帝让我卷入此劫,必会指引我脱困。所以这是上帝的战斗。我要战斗下去,为了基尔马,为了所有人,”她今年4月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这样说。我已从中国受迫害者家属的嘴里多次听到了类似的话——这些声音饱含痛苦,却坚定不移。
美国素有支持世界各地自由民主斗士的悠久传统,其中包括我本人在内。我仍然相信这个国家的承诺。所以,我用一种中国的说法来激励美国人民:加油!不要放弃!